嘉義市揪你運動 增肌減脂飆汗贏健康113.07.20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政府衛生局今(20)日於嘉義市國民運動中心舉辦「增肌減脂」運動課,由專業教練帶領全齡市民運動飆汗,全場逾300位民眾跟著教練專注練習,鍛鍊全身肌群。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廖育瑋局長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底發佈《關於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引》最新運動建議,其中對於18-64歲成年人,建議每周應至少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一周至少75-15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或合併中等與高強度活動達到相同效用。另外應該每週2天以上採中等或更高強度運動,進行包含主要肌群的肌力強化訓練。
廖育瑋局長說明,中強度有氧運動包括健走、騎單車、游泳、跳繩、打球(例如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登山、瑜珈等,在運動過程中,心跳率保持在最大心跳率的60%到80%之間,呼吸和出汗會增加,但仍然可以輕鬆交談但不能唱歌。肌力訓練則是伏地挺身、仰臥起坐、抬腿、使用彈力帶、啞鈴、或使用健身設備訓練。廖局長說,台灣上班族每天工作忙碌,依據「110年工作人口健康促進現況電話調查」,近5成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運動量、近4成5面臨BMI(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4(含)以上有體重超標的問題、有慢性病的比例也增加。衛生局已經連續3年舉辧「增肌減脂競賽」,以量測「體脂率」、「肌肉量」為計算標準,由職場員工揪團組隊參賽,利用團隊的力量揪團運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達成增肌減脂、維持健康體位,預防慢性病的目標,同時還能爭取競賽的獎勵。今年增肌減脂競賽共有36隊、650人參加,人數逐年增加。衛生局也將持續辦理運動、健走等活動,鼓勵民眾參與,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達到健康體位目的。
今日課程由國民運動中心3位專業教練輪番教學,以動態熱身喚醒身體,增加肌肉活動度,做足運動前的熱身準備,減少運動傷害; 徒手核心訓練加強腹背、骨盆周邊的肌群,主要功能為保護脊椎、協助運動過程中穩定軀幹,維持力量的供輸及運用,是各種(多關節)動作的力量泉源;藉由彈力繩輔助訓練上、下肢肌群;以高強度間歇訓練交替進行短暫劇烈運動,可有效鍛鍊心肺功能;課程最後以靜態伸展及藉由滾筒讓筋膜放鬆,減緩肌肉緊繃,促進血液循環順暢,加速肌肉修復、消除身體疲勞。
衛生局表示,規律運動是所有健康體重管理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更重的是,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高血壓,都有顯著的效益。對於喜歡在家運動的民眾,衛生局也拍攝一系列肌力操運動教學影片,民眾可依需求至嘉義市政府衛生局YouTube頻道觀看跟著教練一起練習,影片包含:動態暖身操、彈力繩指導篇、彈力繩訓練篇、抗力球篇、水啞鈴篇、毛巾操篇等6部影片。衛生局系列影片:https://reurl.cc/lQ8YoE。衛生局7月25日也協助參賽單位團訂購健康餐,幫助參賽者控制熱量吃得均衡健康。8月17日(週六)另安排一場運動課程,歡迎民眾參加,相關活動訊息請持續關注衛生局嘉市A健康臉書或致電衛生局劉小姐洽詢(2338066#518)。(圖文/嘉義市政府衛生局)
更多新聞
嘉市科學168活動開跑 20週年為孩子打造一趟充滿驚奇的科學之旅
嘉市科學168活動開跑 20週年為孩子打造一趟充滿驚奇的科學之旅 113.07.19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暑期科學盛會「嘉義市科學168教育博覽會」今(19)日上午於港坪體育館前舉行盛大開幕記者會,為於7/19-23在港坪體育館、風雨球場及港坪國小熱鬧登場的科學168活動揭開序幕。嘉義市長黃敏惠出席活動,邀全國大小朋友來嘉探索科學,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彭富源更以「三好」-讓孩子以五感學習真好、親子一同動手玩很好,對嘉義市好、對台灣更好,盛讚科學168帶來的影響。 市長黃敏惠表示,科學為社會進步的動能,嘉義市長期扎根科普教育,致力於培育科學人才。科學168今年歡慶20週年,活動由原先只是各校老師們帶著學生動手玩科普,發展至今結合定向越野、樹攀體驗、慈濟環保車、科教巡迴車等資源,並網羅全國科學教育資源,邀請全國大專院校、高中職、科教場館及民間單位,共同為孩子打造一趟充滿啟發與驚奇的科學之旅,成為全國科普盛事。不僅從規模上看出科學168的成長,也展現嘉義市以「人文第一、科技相佐、精緻創新、國際視野」為教育發展綱領,鼓勵學生們在科學遊戲中學習、探索,跳脫學習框架的精神。 黃敏惠市長提到,今年滿20歲的科學168以「科學樂在嘉 創意無限+²⁰」為主題,結合永續與科技,將繼續陪伴孩子們度過充實暑假,讓學習成為更加開放而多元的體驗。科學168是人文與科技的對話的具體展現,許多嘉義市的孩子們都分享「科學168就是他們的童年」,希望大小朋友把握今年活動展期,來嘉探索科學。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彭富源表示,科學168迎來20歲,在過程中看見科學教育為孩子帶來的「三個好」,首先是「對孩子好」,讓孩子透過樹攀、動手玩等活動,以五感學習,培養帶得走的能力,其次是「對爸媽好」,親子共同動手做,寓教於樂,更為暑假增添有意義的學習場域,這正是「對嘉義市好、對台灣更好」的展現。科學168展現黃敏惠市長對教育的重視、投入與前瞻目光,科學168對台灣的科普教育佔有一席之地,將持續挹注補助,鼓勵孩子快樂探索、多元學習。 活動中,黃敏惠市長也特別頒發感謝狀,向熱情支持科學168的各界代表傳達謝意,強調市府教育團隊將持續秉持「生活即科學」的理念,並參訪各校科學攤位、體驗活動,許多小朋友與家長大讚活動充滿創意,開幕首日人潮滿滿,充滿笑聲。 教育處郭添財處長表示,科學168透過多元有趣的體驗方式,讓科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冰冷知識,而是一種素養、一種生活方式。今年科學168活動內容包含:4大主題特展、3項科學競賽、31攤科學闖關、112場次科普教室、定向越野、樹攀體驗、慈濟環保車、科教巡迴車、科技教育成果展及親子趣味館,還有20週年限定版綠色市集以及20米的巨型紙迷宮,活動相當精彩,不容錯過。 今日開幕活動由「清華AI樂團」與AI共同協演,由清華大學樂手與虛擬樂手同台演出、默契合奏,運用科技與古典音樂完美結合。黃敏惠市長也特別體驗昨日於家樂福門市全新啟用的「智慧回收機」,投入完整未壓扁的鋁罐、寶特瓶及電池以利機器光學辨識,即可兌換點數,便利永續又科技。此外代表嘉義市的吉祥物「大白熊」與百萬訂閱特別嘉賓「臺灣吧 黑啤」及嘉義在地青年「百萬實驗型Youtuber 胡子」一同參與開幕典禮啟動儀式,以科學即魔法的概念,揭開魔法書,為活動正式揭開序幕。(圖文/嘉義市政府教育處)嘉義市智慧回收機啟用 可享現金儲值回饋
嘉義市智慧回收機啟用 可享現金儲值回饋 113.07.18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響應 2050 淨零碳排政策,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於轄內家樂福嘉義店及北 門店設置智慧回收機,有別以往需列印實體小白單才能兌換商品模式,此次整合智慧支付系統,提供電子票證現金儲值回饋,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回收 服務,讓智慧城市與永續淨零家園的目標又邁進一步。 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長李佳禾表示,智慧回收機的推出是推動環保和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一步,這款回收機可回收寶特瓶、鋁罐及電池,並採用了最新的 AI 技術和物聯網(IoT)技術,能夠自動識別並分類可回收物,操作簡便,市民只需將可回收物投入機器,便能輕鬆完成回收過程,除一卡通做現金儲值回饋外,也下載「碳竹雞 APP」,取得個人減碳紀錄,累積的回收歷程就可兌換綠色商品或參加抽獎,智慧回收機受理回 收的品項有:PET 寶特瓶容(330~2,000ml)、鋁罐(250~1,000ml)、電池(1 號、2 號、3 號、4 號、9ᴠ)。回 收 1 個資收物,就可換取碳竹雞 10 個點數,回收同類型 5 個單位資收物可兌換 1 元儲值金。 此次家樂福作為回收機的常駐設置點,將為市民提供便利的回收服務,讓 更多人參與資源回收的行動,今年的科學 168 博覽會上,也將設置智慧回收機, 誠摯邀請所有市民響應智慧回收綠色環保的理念,共同為嘉義市建設一個更加智 慧、綠色和可持續的未來而努力。(圖文/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嘉義市推《二通圈》街區品牌 邀集業師共享「傳承,美學,開放,永續,共創」核心精神
嘉義市推《二通圈》街區品牌 邀集業師共享「傳承,美學,開放,永續,共創」核心精神 113.07.17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政府推動舊城創新生,今(17)日於市府9樓禮堂舉辦《二通圈》論壇,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侯志仁教授、勤美集團生活創新事業處劉嘉鈴副理、世代街區公司周奕成董事長、林聰明沙鍋魚頭林佳慧執行長等四大領域業師與談,分享各自各領域成果中及地方創生的寶貴經驗。嘉義市黃敏惠市長與副市長林瑞彥率市府團隊共同參與講座,黃敏惠市長表示,《二通圈》是嘉義市推出的街區品牌,用這個「圈」將傳統的、現代的,在地的、新加入的「嘉義人」通通圈在一起,是嘉義市繼2020年主辦地方創生元年首屆年會之後,展現推動成果重要的里程碑。 黃敏惠市長表示,市府擘畫市政藍圖,十大旗鑑計畫中的「舊城創新生」即為翻轉嘉義市鬧區的重要政策之一,藉由地方創生的推動,導入城市設計美學的同時,一股屬於嘉義市特有的生活風格悄然而生。「二通圈」街區品牌,當中包含五個核心精神,「傳承,美學,開放,永續,共創」,結合學術、品牌、聚落及在地四大面向,汲取美國、台北、台中等地方進行地方創生的經驗,自地方創生元年之後,嘉義市主辦2021年台灣設計展,並且以「舊城創新生」計畫持續推動,以設計力導入城市治理,翻轉城市產業與經濟,除鼓勵青年返鄉創業外,更為在地經典品牌進行形象再造,為街區品牌共創新世代商業模式。 黃敏惠市長強調,「二通」為嘉義人共通的文化記憶,期待過去聚集山產、南北貨的商圈,透過論壇交流新方向、汲取地方創生成功經驗,讓嘉義市在地精采動人的在地故事、特色以及建築藉創意、創新向數位轉型、設計展現,未來二通能串聯點成為線、面,在帶動經濟發展同時也吸引更多人來嘉體驗美好。 《二通圈》論壇邀請四位業師講者亦分享對於透過「二通圈」打響街區品牌及帶動經濟的期待。2008年時「勤美誠品綠園道」正式進駐草悟道,帶動「草悟系」經濟,勤美集團生活創新事業處劉嘉鈴副理分享「團結力量大」,因二通商圈店家串聯密切,更看好二通未來發展潛力;成功翻轉台北大稻埕為「大藝埕」形象的世代街區公司周奕成董事長則分享,木都嘉義市的木造建築保存完整,小得剛剛好,正是適合推動街區經濟治理之場域,期待商業與文化相互帶動發展、互相成就。林聰明沙鍋魚頭執行長林佳慧則分享特色店家帶動街區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嘉義市有「輪普」傳統,正是好客精神展現,二通商圈共好,相信能帶動更多年輕新血加入,為地方創造新生命力。四位講者皆認同,嘉義市《二通圈》既彰顯著濃厚的文化底蘊,也蘊藏著嘉義人低調又自信的人文性格。這片生活圈擁有豐富的在地街區特色,結合現代元素,形成了一個獨樹一格的城市風貌。 建設處田長沛處長表示,以嘉義市的視角看雲嘉南區域,再回看二通生活圈,無疑是一條完美的時光隧道,透過良好的保存,嘉義市《二通圈》呈現過去百年的產業、鐵路、生活脈絡在一個濃縮且有能量的聚落尺度內,每一個轉角都可以遇見驚喜,不重複的建築及裝置的巧思、美食、生活體驗、創新的激盪,呈現出一種優雅內斂而且自信的幸福感。 田長沛處長也表示,整合了在地店家及設計團隊的共識後,以「十五分鐘生活圈」的都市規劃概念,推出了《二通圈》這個街區品牌,以街區文化生態系的概念,將持續發起不同的主題活動、空間活化、品牌改造等工作,透過街區串聯、共樂共創的體驗,累積嘉義市的地方生活樣貌。 今日《二通圈》論壇產官學研等領域貴賓齊聚,更意外促成黃敏惠市長與地方創生中區輔導中心副處長賴玉真時隔30年的中山女中師生重聚。地方創生中區輔導中心副處長賴玉真分享,嘉義市地方創生成果亮眼,很高興今日參與論壇,並與高一時曾教導她國文的黃敏惠老師再聚,分享過去並展望嘉義市地方創生未來,相當開心。(圖文/嘉義市政府建設處)仲夏琴懷 用小提琴展現歐式特調
仲夏琴懷 用小提琴展現歐式特調 113.07.15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來自嘉市的小提琴家陳家儀昨(14)日在嘉義市音樂廳用小提琴展現仲夏琴懷,讓市民享受一場音樂的歐式特調。嘉義市市長黃敏惠也特別前來,為嘉義子弟加油,希望未來他能繼續用琴音陪伴著他的家鄉。 市長黃敏惠表示,家儀出生於嘉義市,曾接受嘉義國中音樂班、嘉義高中音樂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琵琶第音樂學院等音樂教育,目前攻讀美國波士頓大學小提琴演奏之博士學位,也考取台灣教育部頒發的公費留學─藝術學群音樂學門之獎學金,是非常優秀的嘉義子弟,也足見嘉義市音樂教育的推動成果。 這次音樂會是以德奧音樂家Mozart 莫札特為開場,展示音樂家在全盛之維也納創作時期筆下古典璀璨之語彙。緊接著以法國音樂家Debussy 德布西穿插,透過印象派之浮光掠影,帶領觀眾感受光暈折射中層次幻化之體驗。最終將演奏義大利作曲家Respighi雷史畢基,透過後浪漫派情感與靈性的渲染,使聽眾體悟史詩般的雄偉。 陳家儀也表示,這次的音樂會是想藉不同時期樂派的作品呈現,使嘉義市民在樂音中體驗不同文化之洗禮。(圖文/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嘉市府攜手全市國中小學提倡多元學習 翻轉教育實踐環境新永續
嘉市府攜手全市國中小學提倡多元學習 翻轉教育實踐環境新永續 113.07.15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水資源回收中心自111年起獲得環境部「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平時除辦理污水處理工作,更是嘉義市的環境教育重要據點,市府積極推動環境教育結合永續發展目標,培養學生對於環境永續議題的認識,今(113)年初工務處特別拜訪全市各國中小學校長,希望與學校合作推廣環境教育課程,讓環境永續意識向下扎根。 工務處說明,嘉義市水資源回收中心環境教育課程內容豐富多樣,包括投影片課程、處理單元導覽、體感式互動遊戲 以及過濾瓶DIY 等,旨在宣導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以及污水處理,提升學生對節水和減廢重要性的認識,以「翻轉教育」及「互動體驗」讓學習不侷限教室,鼓勵學童走出校園,在寓教於樂中培養永續的環保意識。 工務處表示,除了學習環境永續的知識外,參加課程的學生均可獲得環境教育時數,豐富其學習歷程。值得一提的是,今(113)年水資中心特別進行獨角仙復育,參觀的學生有機會近距離觀察獨角仙,進一步增強參訪的趣味性與教育意義,通過實際行動和多樣化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們深刻理解水資源的珍貴和污水處理的重要性,也為嘉義市的環境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創意。(圖文/嘉義市政府工務處)伊的願望」獲國際多獎項 結合嘉邑城隍廟中元祭典活動 傳承嘉義在地宗教文化
「伊的願望」獲國際多獎項 結合嘉邑城隍廟中元祭典活動 傳承嘉義在地宗教文化 113.07.14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城隍中元祭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化活動,不僅傳承了輪普文化和民俗儀式,近年來更融入了新元素,吸引了更多青年族群的參與。6月29日嘉義城隍廟舉行了中元祭開幕記者會暨城隍市集,活動圓滿落幕後,迎來了諸羅城隍中元祭的第二個重大活動《伊的願望》微電影特映會,今(14)日在嘉義IN89影城舉辦。《伊的願望》微電影由種種影像工作室與好吉光工作室聯合製作,以嘉義城隍廟和東市場為背景,時空在中元祭期間,影片中展示了放水燈、全嘉開普、佛道超度、城隍夜巡和綏靖聖誕等中元四大祭典重要儀式,以新型態的影視媒材,傳承嘉義市廟宇特有宗教文化,使諸羅城隍中元祭在國際上備受矚目。 民政處長林家緯表示,黃敏惠市長常說越在地越國際,感謝城隍廟與在地導演合作,共同合拍出嘉義在地廟宇文化與特色的微電影,這是嘉義市在推地方創生,很好的典範,而中元祭是台灣重要傳統節日,嘉義地區因輪普習俗,成為在地人記憶中濃濃人情味的節日,透過導演的視角,拍攝出屬於嘉義的故事,讓青年朋友們更了解嘉義市特有的宗教文化與歷史,讓嘉義市地方文化推向國際影響。 本片特別邀請了曾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的裝咖人樂團合作,融合了傳統北管樂與搖滾曲風,創作了電影主題曲《花巷》。城隍廟董事長賴永川表示該部《伊的願望》榮獲英國倫敦電影節最佳短片,並入圍羅馬尼亞影展最佳劇情片、西雅圖電影節最佳國際特色片等國際獎項,這顯示了它以新型態的影視媒材,傳承嘉義市廟宇特有宗教文化,使諸羅城隍中元祭在國際上備受矚目。 特映會後舉行映後座談,邀請電影製作團隊、演員以及裝咖人樂團一同出席,分享微電影拍攝製作過程中的感觸,並討論團隊如何從嘉義中元輪普祭典中汲取在地特有文化元素,創作出這個令人永難忘懷的故事。 城隍廟表示,國定古蹟嘉義市城隍廟至今已有3百餘年歷史,每年農曆7月舉辦重要民俗傳統活動「諸羅城隍中元祭」,當中包含全嘉開普、佛道超度、城隍夜巡、綏靖聖誕等四大主軸民俗儀式,以延續嘉義特有中元輪普文化。嘉義城隍廟也與各界合作,通過戲劇、音樂、電影等多元活動,吸引新世代青年參與,期待以嶄新面貌傳承中元祭安定社會、勸人向善的信念。(圖文/嘉義市政府民政處)結合藝文與公益的田園民宿「茗謝光臨」開幕
結合藝文與公益的田園民宿「茗謝光臨」開幕 嘉義市長黃敏惠到場剪綵祝賀 113.07.13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縣竹崎鄉灣橋的茗謝光臨民宿在歷經多年精心籌備後,終於在今(13)盛大開幕!嘉義市長黃敏惠也受邀出席開幕剪綵,並為民宿主人送上最誠摯的祝福。「茗謝光臨」是一個結合藝文展覽與公益的田園民宿,在青山綠水之間,享受嘉義的好山、好水、好風情。 黃敏惠市長表示,「茗謝光臨」是大家期盼許久的民宿終於正式開幕,今天冠蓋雲集,大家都來慶賀茗淀斜槓人生再出發。「茗謝光臨」美侖美奐、環境清幽,處處都是茗淀的心血,民宿名字也是加入巧思要邀請大家一起來品「茗」嘉義好茶與咖啡,體現了主人招待賓客的熱情與溫暖,也是嘉義人濃濃人情味的展現。 黃敏惠市長進一步說,茗淀的廣播專業備受肯定,更令人佩服的是,他跨出廣播的舒適圈,投注心力斜槓經營民宿的認真與努力,籌備期間光證照就取得了4張,包含西餐、園藝、園藝造景、鋸樹等,還持續學習與精進。不只房間舒適,周圍環境也遍植芭樂、咖啡、桃子、芒果、可可、檸檬、桑葚、荔枝、酪梨等多種果樹,均未使用農藥及化肥,此外,還設有養蜂區,與夜間小精靈—螢火蟲等豐富的昆蟲生態,讓入住的客人享受天然無毒的田園樂趣,距離二高竹崎交流道僅6-8分鐘車程,10分鐘即可抵達嘉義市,在這裡,可以沉浸於田園幽靜,遠離塵囂,歡迎大家欣賞體驗大自然的美景。 茗謝光臨民宿在籌備時,特別規劃了藝文展覽空間,希望客人入住可以好好在交誼廳泡茶喝杯咖啡,享受欣賞藝術作品。民宿主人謝茗淀是嘉義資深媒體人,訪問過多位知名藝術家,開幕首展特邀請到嘉義知名潑釉瓷版藝術大師蔡永武老師,51年次的蔡永武致力於潑釉瓷版創作26年,他利用生釉與礦石的高溫變化在瓷版上作畫,經驗累積的純熟技術,讓灰撲撲的瓷版,展現令人陶醉的山水意境,獲得廣大藝文人士及收藏家的讚嘆與喜愛。另一位藝術家是嘉義傑出的企業藝術家何宗烈51年次生於嘉義,成長求學在嘉義,是嘉義高工校友,機械背景的何宗烈老師運用刀具創作油彩藝術,無師自通,畫作有種「非抽象非寫實」的意象風格,自成一格。第三位是石雕藝術家侯連秦,連續3年奪得全國美展肯定, 獲參展免審查資格。(圖文/嘉義市政府觀光新聞處)嘉義市113年成年禮 市長黃敏惠祝福學子用KANO精神「青年蛻變 夢想實現」
嘉義市113年成年禮 市長黃敏惠祝福學子用KANO精神「青年蛻變 夢想實現」113.07.13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棟樑與希望,嘉義市在「多元培力」、「職涯就業」、「創業扶植」、「創新孵化」和「公共參與」等五大面向協助青年勇敢築夢,更從年輕學子扎根,鼓勵青少年勇於行動及承擔責任,今(13)日於市府中庭舉辦113年成年禮,由嘉義市長黃敏惠親自主持「三加禮」儀式,為參加的166名青年披巾,並期勉在場「轉大人」的青年們能夠貢獻所長,以永不放棄的「KANO精神」面對未來挑戰、為社會發光發熱,現場氣氛溫馨感動。 在溫馨而隆重的儀式中,黃敏惠市長親自為學子們掛上黃色長巾,她熱淚盈眶地鼓勵學子們用嘉義獨有的「KANO」精神,永不放棄接受各式各樣的挑戰,在學習與成長中不斷蛻變,成就更好的自己!感謝南華大學高俊雄校長擔任上賓,為孩子傳燈獻上祝福,同時也感謝城隍廟和九華山地藏庵的賴董事長和黃董事長特別為學子提供祝福禮物,嘉義市的孩子是我們心中的寶,有我們做孩子們的後盾,祝福所有學子都能「青年蛻變 夢想實現」! 在今日活動中,日前在第3輪第1順位獲富邦悍將點名的南華大學投手陳鐿中,也參與了成年禮儀式,出生在排球世家的陳鐿中,從小便在排球隊中耳濡目染,偶然機會下在國小踏入棒球領域,並在大學遇到了伯樂教練蔡仲南,不斷累積經驗勤苦練習,終於獲富邦悍將青睞,當青年蛻變成長後,他走出了與父母不一樣的路,這顆棒球新星努力實現夢想,今天與父母一同參加成年禮,將自己的成就與歡喜與家人分享,這便是成年禮最深刻的意義。 嘉義市政府民政處表示,成年禮儀式從「淨儀」開始,代表青年洗淨身心脫去稚氣,而「始加禮」是青年向家長奉茶、擦護手霜,有感恩父母孝順之意,家長則親自為其披戴白巾,「再加禮」則由市長為青年掛上黃色長巾,並由南華大學高俊雄校長擔任上賓傳燈給學生,最後的「三加禮」則是市長及與會貴賓致贈賀禮,祝福每一位青年未來之路順風順水,並由家長代表高文卿代表致詞,回想起孩子長大的點點滴滴,她恭喜所有的孩子們,正式告別青澀童年,也希望青年學子們心中要保持著愛與善良的心,你們永遠是家長心中的驕傲! 嘉義市政府民政處表示,今年的成年禮再次結合南華大學及佛光山圓福寺,依古禮精神特別設計,感謝南華大學、佛光山圓福寺、嘉義市城隍廟和地藏庵的鼎力支持,市府、城隍廟及地藏庵也分別為青年學子準備單人份多功能美食鍋、什家將平安斜背包及高級典雅水壺等精美禮品,祝福學子們成長茁壯,並心懷感恩,回饋社會。(圖文/嘉義市政府民政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