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來了怎麼辦? 嘉市消防局推「鷹熊聯盟齊防災」手冊 113.08.04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今(113)年為921集集地震25周年、莫拉克颱風15周年,過去震災及風災的重大災害經驗,都是強化我國人民的防救災基礎的寶貴知識。0403花蓮地震的發生,再次喚醒政府應持續重視地震防災教育、減災、應變及災後復原等問題,也讓國人憶起921震災中不可或忘的教訓及經驗。今(4)日下午嘉義市消防局在棒球場前廣場(七虎躍諸羅銅雕附近廣場)設立攤位進行宣導和教育,由嘉義市副市長代表黃敏惠市長與陳姿妏議長到場宣導與中華職棒台鋼雄鷹的棒球賽事合作「鷹熊聯盟齊防災」手冊,藉由簡化文字和直觀圖片來有效傳達地震資訊,降低市民閱讀的難度,使防震資訊更加親民易懂,進而提高了全民的防災意識和應變能力。
林瑞彥副市長表示,很開心能與中華職棒台鋼雄鷹的棒球賽事合作,讓市民能夠更輕鬆了解災害和應對災害。而這次防震手冊同時推出電子書版本,提供市民免費下載使用,可讓更多人便利地取得防震資訊,市民皆可透過「嘉義市政府消防局官方網站」及「嘉義市防災資訊網」下載這份寶貴的資源。還記得0403年花蓮地震發生後,深刻體驗到地震帶來的無法預測性和強大破壞力,市府團隊重新檢視對地震防災的能力,為了讓市民朋友更瞭解防災的知識及技能,期間不斷推廣加深市民地震知識,亦同時進行相應的演練,提升市府團隊災害防救應變能力,也提升民眾自保能力,確保市民整體安全性。
林瑞彥副市長強調,透過防災推廣活動,規劃各式防災宣導攤位及體驗活動,讓參與的市民朋友可以從活動中自然融入對災害防救領域的關注,進而共同學習防災、減災及避災技能,達精進全民防災之目標。災害唯有透過實際且不間斷地演練,才能在發生時馬上反應、運用,保護自己、家人及朋友的安全;讓我們一起為韌性城市努力,秉持「我防災、我驕傲」的心態,讓市民都能「在“嘉〞平平安安」。
嘉義市政府消防局表示,在這次防災推廣活動的規劃中,特別強調活動的多元性和社會參與的重要性。不僅要讓市民自然地關注災害防救領域,還鼓勵市民共同學習防災、減災及避災技能,以達成提升全民防災意識和能力的目標;另嘉義市為配合內政部推廣『賣場防災專區』,呼籲嘉義市的賣場、商店能加入『賣場防災專區』推廣工作,提高民眾防災準備之意識及意願,讓民眾自主防災成為一種社會氛圍。這次活動的舉辦不僅是為了提升個人和社區的防災能力,也是市政府積極建設更加安全和宜居的嘉義城市而努力,希望這些努力能夠得到市民的支持和參與,共同為防災事業添磚加瓦。(圖文/嘉義市政府消防局)
更多新聞
第十五屆桃城文學獎徵件 延長至8月7日,請把握最後階段
第十五屆桃城文學獎徵件 延長至8月7日,請把握最後階段 113.08.03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2024第十五屆桃城文學獎倒數徵件中,本屆徵件文類包含:短篇小說、華語現代詩、臺語現代詩、散文、小品文及獨嘉隨筆共6大類別,首獎獎金最高10萬元。文化局指出,今年桃城文學獎新設「獨嘉隨筆組」,以「嘉義雞肉飯」為題材創作,歡迎所有人一同記錄精彩城市風景!另「小品文組」特別修訂不限主題、限嘉義在學生投稿,歡迎有志於創作的青年學子們拾筆書寫,為青春發聲!文化局招喚各文類好手,把握最後階段投稿,得獎非偶然,可嘗試不同文類寫作,本屆華語現代詩、臺語現代詩、散文、短篇小說四組文類,皆以「嘉義經驗」為題材創作,期盼大家書寫成長經驗,也記錄城市價值。 文化局表示,如果您對生活場域有什麼特別情感,邀請您用文字來記錄城市經驗,書寫在地特色,徵件至8月7日截止,使用線上投稿,在家就能輕鬆投件!更多「第十五屆桃城文學獎」資訊將於臉書粉專及文化局官網發布,各位喜愛創作或對創作有興趣的朋友們請把握最後機會、儘快投稿。(圖文/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線上投稿連結:https://reurl.cc/yYQQAy;簡章資訊下載: https://pse.is/5uwt9r。亦可撥打服務專線02-86925588#5374陳小姐洽詢。嘉義市「樂齡勇壯城-活出心自我」成果發表,翻轉壯世代印象,探索「第三人生」
嘉義市「樂齡勇壯城-活出心自我」成果發表,翻轉壯世代印象,探索「第三人生」 113.08.02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政府衛生局今(2)日於檜意森活村所長官舍舉行「心自樂齡-勇壯之道」展覽活動。此次展覽呼應「樂齡勇壯城」施政理念,以「活出心自我」為主題,透過團體藝術創作與展示,探索自我整合、生活重心尋找與壓力紓解能力。展覽特別邀請了學員擔任導覽員,親自介紹以自身經歷為出發的藝術作品,看見「勇壯世代」的璀璨時光。 黃敏惠市長強調,嘉義市是一座小的剛剛好,老的剛剛好的城市。政府推動「樂齡勇壯城」帶領銀髮世代蛻變成勇壯世代,建全方位的健康環境,鼓勵長者勇於開創第三人生,不僅有健康的身體,更要有強壯的心態,非成為其他世代的負擔,追求豐盛人生;打破「老了」的框架,打造「世世代代好徛起、大大細細攏佮意」的幸福城市。 衛生局長廖育瑋指出,許多人期待及早退休,也有許多人在退休後卻面臨生活重心迷失、負面情緒等問題,「如何尋找新的角色及定位」、「培養新興趣」、「接受不完美」、「照顧自我和情緒,重新定義逆境與壓力」以及「打開心房去學習和建立自我生命態度」,是這個世代的挑戰。今年「樂齡勇壯城-活出心自我」活動,提供多樣化的藝術創作形式,以繪畫、曼陀羅、園藝及手作為媒材,由專業心理師帶領與催化,經驗內在變化、體驗生命中的和諧與混亂,感受此時此刻,進行一場心靈旅程的流動,展現勇壯世代的智慧。此次展覽活動即日起至8 月22 日上午10 時到下午5 時在檜意森活村所長官舍展出,誠摯邀請市民朋友一同參與。 此外,廖育瑋局長表示,衛生福利部去(112)年8月1日起推出「15至30歲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截至今(113)年7月止,嘉義市服務1,308人次,遇有高風險個案及時轉介醫療院所就醫以有效接住所有需要的年輕人。今(113)年8月1日起衛福部再擴大服務對象推行「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將適用年齡層再向上延伸至45歲,因青壯族群正處「三明治世代」,面臨職場競爭、情感與婚姻經營需求,以及「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的家庭責任等,面對內外壓力一肩扛的族群更亟需關注,嘉義市目前有8家合作醫療院所可提供年滿15歲至45歲者,每人有3次免費心理諮商服務,提供心理諮商,協助心理壓力與負面情緒調適,鼓勵市民多多利用,有關本方案詳情可至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s://health.chiayi.gov.tw/cl.aspx?n=9704)查詢。 嘉義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致力於市民心理健康的維護,每月舉辦多樣化的系列活動,包括樂齡勇壯城-活出心自我、家庭照顧者活動及心理健康講座等,詳情可上「嘉義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官方網站或追蹤Facebook、Instagram 粉絲專頁,或加入Line 官方帳號,即可獲得最新活動資訊,也可致電05-2255155 聯繫。(圖文/嘉義市政府衛生局)中彰投雲嘉首例公辦都更「嘉義都更好」動土
中彰投雲嘉首例公辦都更「嘉義都更好」動土 黃敏惠市長「以都更帶動城市『都更好』」113.08.01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今(1)日上午,由嘉義市市長黃敏惠與國城建設總裁洪平森共同主持此次典禮,邀請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教育部、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及嘉義縣政府等重要貴賓蒞臨,見證嘉義市迎來歷史一刻!放眼中彰投雲嘉地區首例由政府主導的都市更新案「嘉義都更好」,在垂楊路與吳鳳北路口正式動土,標誌著嘉義市都市發展的新里程碑,也展現以「都更」帶領城市「都更好」,樹立台灣西部「新都心」的願景與決心。 黃敏惠市長今日致詞時,引用《熱鬧滾滾的嘉義市街》「漸漸翻新的都市,洋樓一棟一棟起」歌詞,形容「嘉義都更好」對城市帶來的影響。「嘉義都更好」腹地位於垂楊路與吳鳳北路口,地處市中心黃金地段,市府團隊耗時20多年傾力協商,解決牽涉四個公家機關所有權,以及處理地上物與佔有物問題。由市府主導,攜手教育部、國產署、市府及嘉義縣政府等單位合力推動整合, 「嘉義都更好」為中彰投雲嘉首例公辦都更成功典範,這是地方、中央跨部門通力合作的成果,更象徵開啟嘉義市公辦都更的歷史新頁。 黃敏惠市長表示,很高興嘉義市首起推動的都更案攜手在公辦都更上經驗豐富、在南台灣有大型造鎮實力的國城建設共同推動。繼「嘉義都更好」第一期動土後,未來第二期的開發更加受到矚目,預計年底會正式公告招商。現今腹地周邊的都市建設正蓬勃發展,鄰近的建國二村的市地重劃以及崇文國小地下停車場,正如火如荼施工中;崇文國小對面的國有土地,也有知名建設公司的地上權住宅大樓興建計畫;二期基地對面吳鳳北路民族路的三角窗,也有北部建商整合私有土地,申請危老重建住商大樓。在在顯示「嘉義都更好」公辦都更了帶動區域性的繁榮發展,也足以證明全國都看好嘉義市的發展潛力 黃敏惠市長強調,「嘉義都更好」這個名稱,呼應了嘉義市府未來努力的方向,以「都市更新」讓嘉義市的生活機能「都更好」,成為台灣西部「新都心」的目標。期待市府在主導、民間加入之下,為城市發展注入力量,共同打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西部新都心。 國城建設副總經理洪嘉聰表示,感謝黃敏惠市長自任立委起不間斷的努力,歷經20多年整合才能見到今日佔地達1359坪、位於蛋黃區中的蛋黃區的絕美基地。國城建設將打造4棟地上15層樓、地下3層樓的住商大樓,預計於2028年底完工並交屋,現市場詢問度極高,未來招商一定會相當順利。未來一樓將招商,並規畫有公共托嬰中心,建築融入嘉義木都,大量採用木紋格柵、規畫「畫都」廣場,並將取得銀級綠建築認證,減少開發對都市的衝擊,近百分之百的綠化量將減少都市熱島效應。考量基地鄰近學區,也將退縮基地周邊並建置通學步道,期待打造磁吸周邊園區人口、符合二地居趨勢的住商合一空間。 市府都市發展處許懷群處長表示,都市更新的核心目標是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並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已吸引鉅陞、麗寶等民間企業紛紛進駐投資,也讓民族國小西側第二期公辦都更投標更加受到矚目,未來結合建國二村的市地重劃,東區大進步,繁榮可期。(圖文/嘉義市政府都市發展處)中部地區首座「綠能永續循環園區」啟用
中部地區首座「綠能永續循環園區」啟用 黃敏惠市長:中央應多來嘉義市支持與鼓勵!113.08.01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為呼應全球永續浪潮及落實2050淨零排放目標,嘉義市推動新永續淨零旗艦計畫並規劃建置「中台灣地區首座」綠能永續循環園區,底渣再利用廠為第一座建置完成的環保設施,完整規劃處理嘉義市焚化廠之焚化底渣及暫置飛灰穩定化物廢棄物,資源永續再循環,大幅減少廢棄物產生,藉此改善環境品質,今(1)日黃敏惠市長與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南區環境管理中心副主任顏振河、多位議員及貴賓等到場為綠能永續循環園區揭幕啟用,黃敏惠市長期許「中部地區首座綠能永續循環園區」啟用後,將能妥善再利用處理焚化底渣,大幅減少廢棄物產生,落實永續城市的核心目標,打造 「全齡共享,世代宜居」幸福城市。 黃敏惠市長表示,環境不是一個城市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甚至是世界的問題,還記得當時為了取得15公頃的環保用地,我們徵收了187公頃的湖子內區段,才有這麼珍貴的環保用地,特別感謝里民與所有好朋友的支持,我們才能持續努力建置六大環保設施,今天底渣再利用廠是園區首座建設啟用,計畫總工程經費達1億1,235萬元,中央補助7,193萬4,000元、嘉義市配合款1,370萬6,000元,也歷經工料雙漲等因素,由嘉市府追加2,671萬元經費,特別感謝議會對於環保建設預算的支持,讓現在湖子內的建設不斷的推進,環保循環再利用是時代趨勢,垃圾減量也代表社會的進步,感謝大家願意一同與市府團隊努力。 黃敏惠市長強調中央應多關心與嘉義市,有能力的地方政府會預先規劃、做對的事情,行政部門是執行的角色,需要大家的支持,也需要中央的鼓勵。嘉義市綠能永續循環園區是中部地區首座,成立初期市府團隊與同仁也是歷經許多困難來配合中央的政策,但我們努力解決問題,希望讓人民能安居樂業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現場黃敏惠市長也為大家介紹,本次活動的邀請函,是以QRcode方式邀請,贈送花器盆栽採用嘉義市焚化再生粒料所製,並選擇栽種淨化室內空氣植物(黃金葛及常春藤),舞台階梯亦採用焚化再生粒料所製磚體搭設,後續可做為園區分隔貯存使用,呼應資源全循環零廢棄政策理念,期待底渣再利用廠啟用後可撙節長期以來焚化底渣委託民間廠商處理費用,並確保焚化再生粒料品質及安全,後續也會透過跨局處合作,由公部門帶頭示範使用,百分之百運用在循環園區各項設施工程及公共工程上。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南區環境管理中心副主任顏振河肯定黃敏惠市長與嘉義市政府團隊的用心與努力,並且在整個計畫執行的過程配合中央政策執行,環保設施的建設興建實屬不容易,未來底渣再利用廠設置後,每天可以處理50噸的底渣,每年可處理約1萬噸底渣,並將循環利用再生資源運用到公共工程裡面,有效減少天然砂石的採集,將廢棄物轉換成資源循環再利用。 環境保護局局長李佳禾表示,底渣是垃圾焚化後,剩餘之不可燃物質,在此呼籲市民朋友應徹底落實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工作,共同努力以紓解焚化壓力及降低焚化底渣產量,焚化底渣經過磁選破碎篩分及渦電流等程序,每年焚化再生粒料產生量可達1萬餘噸,可達到粒料均質化品質最佳化及效益最大化,且處理過程為避免二次污染,該廠設有噪音防制水霧抑塵及粉塵防制監測設備。該廠透過環境部經費補助及嘉義市議會預算支持,共同解決嘉義市焚化底渣處理及去化問題,透過建置綠能永續循環園區,實踐資源循環再利用,共同攜手朝向2050新永續淨零。 市府環境保護局表示,嘉義市推動建設「嘉義市綠能永續循環園區」,於嘉義市垃圾焚化廠、環保用地及彌陀路資源回收場等3處場址做整體規劃,以妥善處理廢棄物及資源永續循環,項目有綠能永續循環中心、灰渣掩埋場、底渣再利用廠、飛灰穩定化物暫存場、資源回收細分類廠及廚餘再利用廠等六大環保設施。現階段資源回收細分類廠、綠能永續循環中心、灰渣掩埋場設施工程也陸續完成招標(商)或進入公告招標程序,廚餘再利用廠最終也在今(113)年3月15日議會支持下通過預算追加,完成綠能永續循環園區六大工程的最後一塊拼圖,奠定嘉義市廢棄物處理自主,邁向新的里程碑。(圖文/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嘉義市八月送健康錦囊 「桃城好健康」系列活動 胃癌篩檢開辦
嘉義市八月送健康錦囊 「桃城好健康」系列活動 胃癌篩檢開辦113.07.30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政府衛生局今(31)日舉辦「桃城好健康」系列活動揭幕儀式,向市民宣布免費胃癌篩檢,以及帶狀疱疹疫苗、長者假牙補助下修補助年齡的好消息!林瑞彥副市長與衛生局廖育瑋局長、社會處李思賢處長、嘉義市女子美容商業同業公會黃玉珍理事長及多位議員、里長共同為市民送上健康錦囊,一起守護市民健康。 林瑞彥副市長表示,嘉義市是座小城市,60平方公里、26萬人口,面對激烈的城市競爭,市府團隊一直很努力往更好的方向前進。市府十大旗艦計畫規劃「西區大發展、東區大進步」雙引擎,帶動嘉義市的繁榮、磁吸周圍人口,打造嘉義市成為「全齡共享、世代宜居」新都心。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嘉義市啟動全國第一個「樂齡勇壯城」,勇壯世代是指50歲以上族群,他們「勇」於挑戰潛能、追求「壯」闊人生。因此,嘉義市透過「建構健康好環境、醫療品質再提升」,提供市民更高品質的醫療照顧與環境,在去年「遠見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嘉義市「醫療衛生」連續3年勇奪全台冠軍寶座,獲封「健康首善之城」。除了完善的醫療照顧體系,市民健康識能的養成也是不容小覷的軟實力。衛生局每年定期舉辦健康講座,希望透過知識的傳遞,呼籲市民朋友平日要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要定期健康檢查,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衛生局廖育瑋局長說明,繼去年廣受好評的父親節「幸福三連爸」活動,及報名秒殺的「桃城女子」活動後,今年自8月份起再推出13場健康講座、4堂手作課程及22節運動課程,結合癌症防治、婦女健康促進以及營養等議題,不分男女皆可報名,增進識能促進健康。桃城女子活動今年與嘉義市女子美容商業同業公會及運動場館合作,每場活動參加者皆有機會抽中500元消費券,可至合作的美容美髮店家或運動場館折抵消費,美容健身魅力不減。 廖育瑋局長表示,根據衛福部112年統計資料,胃癌是十大癌症第8位,90%的胃癌可歸因於幽門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是少數可存活於胃部的細菌,感染後會造成胃部發炎、潰瘍,最終演變為胃癌。國健署8月起將於10縣市試辦免費胃癌篩檢,嘉義市是試辦縣市之一,針對50至74歲民眾,以糞便篩檢方式檢查幽門桿菌,篩檢陽性,即可使用健保給付的除菌藥物治療,建議有胃潰瘍、一等親屬有胃癌病史者應積極篩檢。嘉義市目前有嘉義基督教醫院、聖馬爾定醫院、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陽明醫院及慶昇醫院可做篩檢,預計服務350名額。衛生局於8月25日將邀請成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顏家瑞主任分享胃癌的篩檢,及成大癌症中心建置生醫資料庫發展個人化精準醫療的經驗。 衛生局8月1日起下修帶狀疱疹疫苗補助對象,凡為設籍嘉義市滿一年之低收、中低收入戶65歲以上民眾,符合資格者請攜帶健保卡、113年詳細記事戶籍謄本及113年低收、中低收入戶證明前往戶籍地衛生所接種。社會處李處長表示,為了維護長者牙口功能,優先提供設籍本市達5年以上且年滿80歲以上長者補助裝置活動式假牙,考量預算額度及高齡者需求,自113年8月1日起補助年齡下修至78歲以上長者,全額補助不排富,以提升長者的健康及生活品質。(圖文/嘉義市政府衛生局) 衛生局「桃城好健康」活動已開放報名,「88節健康講座」報名網址:https://portaly.cc/cichb_health。洽詢專線2338066分機523謝先生。「桃城女子」活動報名網址:https://portaly.cc/Cichb535。洽詢專線2338066分機535吳小姐。淹水災害比照中央加碼補助
淹水災害比照中央加碼補助 嘉義市長黃敏惠:全力協助民眾災後復原 113.07.31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凱米颱風肆虐全臺,嘉義市部分地區淹水,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淹水災害比照中央加碼補助,市府跨局處全力協助民眾災害復原,恢復正常生活,並請公所受理民眾申請時,從速從寬處理。 為了減輕受災民眾於家園重建時的經濟負擔,市府對淹水住戶加碼補助,淹水50公分以上,一般戶市府加碼至2萬,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市府加碼至3萬。 另外為減輕弱勢民眾財產損失,市府對淹水未達50公分的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加碼1萬,希望全力協助弱勢受災民眾恢復正常生活。 嘉義市政府表示,淹水50公分以上的住戶,市府補助加碼至2萬元,加上經濟部加發每戶2萬元,每戶共可獲得4萬元補助。淹水50公分以上具有低收或中低收入戶身分者,市府補助加碼至3萬元,加上經濟部加發每戶2萬元及賑災基金會1萬元,每戶共可獲得6萬元補助。淹水未達50公分的低收或中低收入戶者,市府加碼每戶1萬元慰助金,加上賑災基金會1萬元,每戶共可獲得2萬元補助。 淹水補助對象均需實際居住。有居住事實之現住戶,以一門牌為一戶計算,但建物分別獨立,或同一建物不同獨立生活者依實際事實認定之。 提醒民眾務必先拍照存證,以利後續申請,即日起至8月31日止,可檢具相關文件(戶口名簿影本或全戶戶籍謄本、郵局封面影本、委託第三人代理具領者應準備申請/領款委託書、申請人非戶長須檢附非戶長同意書、住屋受災範圍照片二至四張及住屋全景照片一至二張、住屋為租賃者需檢附房屋租賃契約影本、有居住事實之現住戶,若建物分別獨立,或同一建物不同獨立生活者,須檢附該住址最近半年內水電繳費單)至住屋所在地聯合里辦公處提出申請,相關問題請洽居住地區公所,聯絡電話:嘉義市東區區公所05-2289019 、嘉義市西區區公所05-2840850。(圖文/嘉義市政府社會處)聖保羅烘焙花園獲農糧署2024年國產紅豆烘焙競賽冠軍
聖保羅烘焙花園獲農糧署2024年國產紅豆烘焙競賽冠軍 113.07.29 黃敏惠市長送祝福 邀業者同向「新永續出發」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品牌創新再創佳績,聖保羅烘焙花園主廚蘇婉如在農業部農糧署紅豆比賽中,以桂圓烏龍紅豆Q餅與桂圓玫瑰紅豆兩款作品勇奪伴手禮冠軍!嘉義市長黃敏惠今(29)日率市府團隊,偕農業部農糧署代表共同為全台難得一見的女主廚及代表嘉義市烘焙業爭光的聖保羅烘焙花園送上祝賀。黃敏惠市長在為紅豆冠軍禮盒敲響開賣鐘聲的同時,也邀請全台民眾把握嘉義市購物節檔期,來嘉品嚐冠軍伴手禮,為國產農業送上支持。 黃敏惠市長表示,台灣地狹人稠,農業規模雖不及農業大國卻以創緻創新的技術為台灣農業拼出一片天,很高興過去擔任立委時推動農發基金條例推動,為台灣辛勤的農民增添助力。嘉義市將「永續」觀念融入市政治理,很高興聖保羅烘焙花園響應永續,選用國產紅豆、桂圓等優質農產品,以桂圓烏龍紅豆Q餅與桂圓玫瑰紅豆兩款作品勇奪伴手禮冠軍,讓嘉市好店揚名全台,也以行動減少碳足跡,落實ESG。 黃敏惠市長表示,此次聖保羅烘焙花的兩款新品獲獎,代表著產品「減少碳足跡」,選用在地農產「更新鮮」,以及「烘焙技術的精進」三項特色獲得肯定,歡迎全國民眾來嘉品嚐美食時,也把握到10月10日的嘉義市購物節活動,選購兼顧永續、美味與健康的美味伴手禮,也為自己贏得抽中大獎的機會。 聖保羅烘焙花園總經理蘇勁威表示,聖保羅烘焙花園一直以來堅持支持台灣在地農產品,選用高品質的國產紅豆,運用創新烘焙技術,開發出各種創新商品。適逢聖保羅33周年慶,品牌特別在嘉義市政府舉辦的嘉義市購物節期間,加碼推出紅豆冠軍禮盒,讓嘉義市民在中秋佳節有了更多精緻送禮的選擇。禮盒中的紅豆均選用經過農糧署認證的產銷履歷紅豆,確保每一口都是最純正、最台灣的味道。 聖保羅烘焙花園總經理蘇勁威表示也提到,聖保羅烘焙花園配合嘉義購物節加碼,自7月29日起至9月15日,凡購買中秋伴手禮盒消費滿1500元的顧客,還能參與周周抽萬元獎金的活動,連續7週,以回饋廣大支持者。 此次活動將於聖保羅噴水旗艦館舉行,展區特別展示了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主題展覽。活動期間,民眾還可使用品牌專屬濾鏡在現場的網美打卡牆拍照留念,為此次的慶祝活動增添更多的樂趣與回憶。 展覽中可以看到聖保羅烘焙花園特別設計了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為主題的中秋禮盒,將平面童話變成立體驚喜盒形,為禮品增添了一份夢幻與驚喜。(圖文/嘉義市建設處)7/31日中正公園戶外轉播2024巴黎奧運 邀您一同「在嘉奧援」
7/31日中正公園戶外轉播2024巴黎奧運 邀您一同「在嘉奧援」113.07.30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2024巴黎奧運會在今(113)年7月26日至8月11日熱烈展開!為提供熱愛運動的市民朋友能一起觀賽,嘉義市政府特別在7月31日下午2時起於中正公園規劃大型戶外轉播活動,邀請支持中華隊的市民朋友共襄盛舉,一起替中華隊加油! 黃敏惠市長表示,今年度代表中華隊參加女子射擊項目的劉宛渝選手是嘉義市的優秀子弟,在2019年拿坡里世界大學運動會、108年全國運動會、110年全國運動會上都有優秀的成績,更在去(112)年全國運動會女子組射擊不定向飛靶個人賽奪金並且打破全國紀錄!今天能看到嘉義市籍的選手站上國際的舞台並且替我國爭光,心中充滿了感動,希望劉選手能夠秉持嘉義市的KANO精神,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教育處郭添財處長表示,7月31日是2024巴黎奧運女子不定向飛靶賽的比賽日期,其中資格賽在下午3點舉行,決賽在7月31日晚間9點半舉行。而這次的活動也會鎖定決賽進行即時轉播,讓市民朋友一起見證劉宛渝選手在賽場上的光輝時刻,相信劉選手一定能感受到家鄉親朋好友熱情的支持並奪得佳績! 嘉義市是一座健康有活力的城市,接下來還有許多活動陸續起跑,除了市長盃與諸羅山盃系列活動以及在8月3日即將登場的2024嘉義雙潭星光路跑外,還有眾所矚目的2024年第27屆諸羅山盃國際軟式少年棒球邀請賽等,歡迎大家一起共襄盛舉。(圖文/嘉義市政府教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