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迦南中醫診所卓青峰醫師榮獲第34屆個人醫療奉獻獎 黃敏惠市長贈匾感佩醫者仁心 113.10.27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前嘉義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卓青峰醫師榮獲第34屆醫療奉獻獎,嘉義市黃敏惠市長於10月25日偕中醫師公會陳三元理事長,率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團隊往嘉義市迦南中醫診所,致贈「術精岐黃 痌瘝在抱」木匾,感謝卓青峰院長對於中醫居家醫療推行不遺餘力,櫛風沐雨般地替有需要的病患無私奉獻,此不僅是對卓醫師個人貢獻的肯定,也表彰他多年來對改善偏鄉醫療環境所做的努力。
黃敏惠市長表示,卓青峰醫師具原住民血統,投身中醫31年,持續21年每週一次駕車深入阿里山鄒族部落看診及針灸,提供中醫偏鄉巡迴醫療服務,期間還曾在921大地震及莫拉克八八風災時,深入山區救災,秉持著回饋社會、幫助弱勢族群的精神,長期服務需要幫助的人。卓醫師的妻子同樣令人感佩,多年來接送卓醫師往來阿里山,練就開山路的好本領,卓醫師夫婦的付出,讓部落居民在醫療資源匱乏的情況下,依然能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正是醫者仁心的體現。
黃敏惠市長也感謝卓青峰醫師長期以來對本市居民無私奉獻看診,同時為了不便出門的病患,提供居家醫療,將中醫資源推行到偏鄉,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卓醫師不僅提供山地醫療服務,還與居民建立深厚的情誼,成為部落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其善行義舉樹立最佳的典範。
卓青峰醫師表示,感謝市府和各界的支持,他提到自己年幼時感染小兒麻痺,更能體會病患的痛苦,這也是他持續服務偏鄉的動力,未來仍將秉持提供嘉義市居家醫療,為更多需要的患者給予必要協助。
卓青峰醫師獲頒由立法院厚生會與衛生福利部共同主辦之醫療奉獻獎,並由賴清德總統親自頒獎,黃敏惠長感謝卓醫師多年來的堅持及奉獻,並呼籲更多醫療人員能加入居家醫療的行列,共同為嘉義市不便外出的民眾帶來更多的健康與願景。(圖文/嘉義市政府衛生局)
更多新聞
在嘉安心生活圈 與失智共融的社區 黃敏惠市長號召全「嘉」一起加入友善組織及天使行列
在嘉安心生活圈 與失智共融的社區 黃敏惠市長號召全「嘉」一起加入友善組織及天使行列 113.10.25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推動第六個失智友善示範社區,涵蓋朝陽里、華南里及周邊鄰里,今(25)日上午於南院旅墅舉行成果記者會,由黄敏惠市長及多位議員、里長到場見證。記者會開場由今年加入的友善店家及志工將失智者重覆點餐與未帶錢的真實情況搬上舞台,同時透過失智者視角的影片,看見所轄生活圈內的店家及居民,以及家屬對友善環境的期待,讓他們可以放心走出家門、自在購物、用餐、到郵局領錢,居住在安心的生活圈。 衛生福利部2024年公布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7.99%,目前推估失智症人口超過37萬人、嘉義市約4千人,這代表有4千個家庭都受到嚴重衝擊。黄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為全臺第一座高齡友善城市,早在2011年就在愛爾蘭都柏林,成為推動WHO高齡友善城市網絡的30個發起城市之一,也是全台第一個「高齡友善示範城市」,也期許公私協力一起建立失智友善社區網絡,成為失智友善城市,幫助失智者安心地走出家門。此外,今年再整合「憶城為嘉」六支箭,包含篩檢量能擴大、診間心理關懷、到宅環境改造、年輕團體支持、免費法律諮詢及環境指引手冊等服務,整合各局處及機關資源打造更好更完善的照顧網。 黃敏惠市長說,今年以朝陽里、華南里為主及周邊東興里、民族里、中央里、中山里營造為第六處失智友善社區,此區為東區發展較早的聚落且人口老化、東市場商店林立、社區鄰里關係緊密,適合推動示範友善社區,6月初市府衛生局開始針對商家及里民辦理說明會、舉辦老照片活動及講座課程、走訪店家倡議等,讓市民朋友關注失智症並與社區連結,也讓大家了解到對照顧者而言,失智症患者不再是一個負擔,而是如何學習新的相處模式,透過專業協助與宣導,幫助大家更了解失智症,讓整個城市都友善,如,失智症患者有時會出現時空錯亂的狀況,當他在不同時空當中,如果多一些同理與溝通,也許就能有效解決爭吵問題。期待嘉義市各個鄰里都成為失智友善示範社區,讓更多的商家及員工能加入響應成為失智友善組織及天使。 嘉基失智症整合中心陳誠仁主任表示,很高興能參加今天成果展示,這幾年來嘉義市在黃敏惠市長的帶領下,推動「失智友善城市」的成果是大家有目共睹。面對高齡化社會,這是臺灣各地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而正因為有黃敏惠市長高瞻遠矚,讓嘉義市在面對部分市民失智問題,也能在社區中感受到友善接待,過上安全、舒適的生活,讓嘉義市逐步成為一個失智友善的城市。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廖育瑋局長表示,「國外失智村的模式不一定適合台灣,嘉義市致力於打造『以人為本』的失智症整合照護網。也就是在友善社區中透過前端宣導,培訓友善天使及組織,如發現疑似失智個案轉介到失智共照中心,輕度的失智個案可以轉介至失智據點或巷弄C據點接受延緩失智的服務;若待在社區也可透過友善組織的推動,友善公共空間及居家環境的改造,讓失智者在熟悉的環境中自在生活」。 活動現場也播放嘉義市府推動失智友善社區的影片,從社區、店家及市場等一起來加入(友善組織及天使),建構失智友善生活環境。特別邀請到影片中陳淑惠女士分享,她被醫生診斷患有輕度失智症,透過加入嘉義市失智據點-「星嘉活憶坊」,讓她在據點結交不少朋友,也透過與大家一起運動、上課減緩身體快速老化,而讓她最期待的是據點老師也帶領他們一起參加社區活動,同時也讓她有機會了解到出門購物時,不必擔心害怕,若是遇到失智症的朋友有服務需求,店家(友善組織)因為有研習相關課程,能知道如何提供相關的幫助與協助,出門購物真的很安心。 衛生局表示,嘉義市政府衛生局邀請民眾及機關、團體及商家加入失智友善天使及組織,共同守護嘉「憶」人,歡迎洽詢國健科2338066分機512劉小姐。如有失智症照護問題請洽長照中心1966專線或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失智共照中心(2710059)及嘉義基督教醫院失智症整合中心(2764994)。(圖文/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唐美雲歌仔戲吸引2.5萬人歡喜來「嘉」作客
唐美雲歌仔戲吸引2.5萬人歡喜來「嘉」作客唐美雲歌仔戲吸引2.5萬人歡喜來「嘉」作客 113.10.23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由文化部主辦、嘉義市政府協辦的「文化平權巡演-庄頭劇場 藝日限定」上週六(10/19)日由唐美雲歌仔戲團壓軸,雲集《孟婆客棧》原班人馬來嘉演出,嘉義市黃敏惠市長帶領市府團隊偕文化部李靜慧政務次長共同來到文化公園與來自全國的劇迷們共同欣賞演出,精采內容吸引2.5萬人來嘉作客。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加碼響應文化平權,由市府編列逾400萬預算,並預計11月15至24日將再帶來4場精采傳統戲曲演出。 黃敏惠市長表示,感謝中央與地方一起攜手合作「文化平權」庄頭劇場演出,為嘉義市帶來滿滿的藝文能量。嘉義市政府今年爭取到文化部150萬經費,重塑昔日傳統戲劇演出;嘉義市支持文化平權,市府編列預算再加碼,讓歌仔戲、布袋戲等傳統戲曲重回宮廟廟埕或戶外廣場,以系列匯演形式演出,讓戲曲演出重回各地鄉鎮鄰里間,11月15至24日將邀請知名歌仔戲團如一心戲劇團、春美歌劇團及明華園戲劇團至王靈宮、紫微宮帶來精采演出。 黃敏惠市長也特別感謝唐美雲歌仔戲團帶來《孟婆客棧:世紀婚禮》,在傳統中又帶有創新的戲曲,由唐美雲、蔡振南、小咪、方馨、方宥心、許富凱等華麗卡司攜手呈現的戲劇盛宴,歡迎更多喜愛傳統戲曲的好朋友們11月來嘉,欣賞更多扣人心弦的傳統戲曲演出。 文化局長謝育哲局長表示,感謝文化部將庄頭劇場列車駛入嘉義市區,讓更多人看見傳統戲曲的精采。嘉義市政府支持文化平權、期待發揚傳統戲曲,加碼編列400萬預算,113上半年度在九華山地藏、嘉義文財殿、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文化廣場等地帶來4場歌仔戲、2 場布袋戲演出,場場滿座,展現嘉義市民對傳統戲曲的喜愛;11月15日至24日也將陸續於嘉義市西區帶來4場精采好劇,讓嘉義市民能夠欣賞到更多的劇團演出。市府未來將持續爭取更多的中央經費與資源,並繼續扶植嘉義市的傑出團隊,一起將優質的好節目行銷出去。 文化局長謝育哲也感謝此次參與庄頭劇場的的6支優秀團隊,包括「嘉義縣傑出團隊」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帶來「諸羅傳奇-媽祖虎爺降魔錄」;致力發展原創中文音樂劇的刺點創作工坊,獻上以舞台劇幕後人員為主角的「苦魯人生」片段選粹;蟬聯19屆嘉義市傑出演藝團隊的如婷舞蹈團,以「舞蹈多寶盒」庄頭限定版展現在地扎根的豐厚能量;嘉頌重奏團的子團嘉頌Combo團員推出「秋級Fun鬆」庄頭限定版,展現音樂的無限可能;創造焦點將在嘉義開箱演出「小丑八怪」,與鄉親共創好玩時光;伊斯昂原住民文化藝術團《歡舞慶豐收》以布農族樂舞傳遞祝福,快樂的氛圍渲染全場。(圖文/嘉義市政府文化局)113年全民運動會嘉義市代表隊授旗典禮 黃敏惠市長勉勵選手以KANO精神 全力以赴!
113年全民運動會嘉義市代表隊授旗典禮 黃敏惠市長勉勵選手以KANO精神 全力以赴! 113.10.24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113年全民運動會自10月26至31日在屏東縣各競賽場地舉辦。嘉義市代表隊共參加滑輪溜冰、滾球、原野射箭、柔術、定向越野、太極拳、摔角、慢速壘球、木球、槌球、躲避球、地面高爾夫球、劍道、沙灘角力及健美等15種類的比賽項目,選手計191人、隊職員43人及團本部成員計20人,代表團總計254人。嘉義市代表隊授旗典禮於今(24)日在市府前廣場舉行,由嘉義市市長黃敏惠親自授旗並致贈市長加菜金及慰勞水果,期勉所有選手不忘KANO永不放棄的精神,全力以赴。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在前(111)年的全民運動會表現優異,共奪得6金1銀9銅,相當不容易,背後所付出的努力才是最辛苦的,市府也發放125萬2,000元的獎勵金。今天的授旗典禮上,看到每位參賽選手都充滿自信與活力,無論年齡,大家都全力以赴,也特別感謝教練以及家長背後的支持,相信今年賽事會更加卓越、傑出,發揮出KANO永不放棄的精神,嘉義市民也會一起為選手們加油! 黃敏惠市長進一步表示,市府向來重視各項體育活動,特別感謝議會對於運動場館修繕維護預算的支持,嘉義市是一座愛運動的城市,期待透過設備的更完善,將提供選手更優質的場地,彼此互相切磋學習,同時好的運動場地也讓嘉義市民的心凝聚起來,打造一個人人運動、人人健康的幸福城市。 本次授旗由滑輪溜冰項目的王宥鈞選手代表接受,王選手日前才在2024世界滑輪溜冰錦標賽代表我國出賽並奪金歸國,也曾在2023杭州亞運會及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等全國性及國際性賽項上奪金!本次也將代表嘉義市挑戰全民運;另市長加菜金、議會加菜金、體育會加菜金及慰勞水果則分別由陳彥凱選手、黃信偉選手、劉士瑋選手及余節珠選手代表接受,4位選手分別代表嘉義市參加沙灘角力、慢速壘球、躲避球及地面高爾夫賽項,都具有相當的實力,必定能夠獲得優異成績!(圖文/嘉義市政府教育處)「善心、善念、善行」垂楊國小、崇文國小靜思閱讀書軒啟用典禮 黃敏惠市長:閱讀風氣持續扎根校園
「善心、善念、善行」垂楊國小、崇文國小靜思閱讀書軒啟用典禮 黃敏惠市長:閱讀風氣持續扎根校園 113.10.23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今(23)日上午在垂楊國小及崇文國小舉行全國第301、302間靜思閱讀書軒啟用典禮,由黃敏惠市長、郭添財處長帶領市府團隊、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帶領師兄姐以及書軒捐贈者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先生,在「善心、善念、善行」中完成揭牌啟用典禮,場面既溫馨又熱鬧。 黃敏惠市長說,書本和課本裡蘊含許多重要的智慧與力量,特別感謝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董事長、慈濟執行長蔡清兒及師兄師姐,為嘉義市校園閱讀推廣盡一份心,今年迎來第十間靜思閱讀書軒,由市府補助學校經費進行教室修繕及裝潢,再由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先生全額贊助,慈濟師兄姐出力協助,為兩所學校設置全國第301、302間(嘉義市第9間、10間)靜思閱讀書軒,尤其在我的母校垂楊國小成立,對我來說更是意義深遠,將原本的專任教室規劃成一個理想的閱讀空間、教室以環保材質製成的福慧桌椅及書櫃,除輕便實用外,更是符合永續的精神,打造優質的閱讀環境。 黃敏惠市長強調,靜思閱讀書軒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書籍和知識,更重要的是推動閱讀文化。感謝信義房屋的周俊吉董事長與市府齊心推動閱讀。周董事長也是垂楊國小的校友,他展示自己在垂楊國小成績單時,我內心充滿感動。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受益於老師的教誨,而今天周董事長帶著滿滿的善念善心回饋母校,靜思閱讀書軒不僅僅是傳遞知識的場所,更是激發孩子們無限的潛能,未來也會持續善用這樣的資源,幫助孩子們培養良好的品德,市府也將透過藏書量升級、專業師資推動閱讀教育及建置學校社區共讀站等,全面推廣閱讀教育,培養學生閱讀素養,提升未來競爭力。 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說,自己一生受益於閱讀,不僅幫助成功創業,同時也透過閱讀讓事業經營提供莫大助力。也讓自己能夠更好地教育和培養孩子。因此,也特別敬佩黃敏惠市長與嘉義市府團隊在推廣閱讀教育與文化上的努力,希望靜思閱讀書軒的閱讀計畫推動,能讓閱讀的力量影響到更多生命。 慈濟營運長蔡青兒提及,7年前只要有校園適合空間,就開始成立靜思閱讀書軒,感謝黃敏惠市長以及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先生,讓教育種子在每個校園發芽,閱讀讓希望綻放,把愛的種子散播於社區、校園每一個角落,在孩子的心中種下美好、善的種子。讓孩子多讀一本好書,多欣賞一句好話,用閱讀與分享,讓希望綻放。 教育處郭添財處長也說,閱讀素養是孩子一輩子帶得走的能力,嘉義市在閱讀教育推廣一直是全台模範生,連續五年都獲得閱讀教育推動中的奧斯卡獎-全國閱讀磐石獎。此次引進慈濟的資源,除建置書軒外,未來慈濟將年年補充書籍,資源不間斷,讓閱讀拓展學生視野。嘉義市已完成大業實中、蘭潭國中、北園國中、嘉義國中、玉山國中、南興國中、北園國小、僑平國小等10所學校建置書軒,未來也將為其他學校持續爭取,打造更佳閱讀環境。(圖文/嘉義市政府教育處)台灣綠水畫會首度來畫都嘉義市舉辦會員聯展 《綠水賞》展示膠彩藝術魅力
台灣綠水畫會首度來畫都嘉義市舉辦會員聯展《綠水賞》展示膠彩藝術魅力 113.10.13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由有「台展三少年」盛譽的林玉山、郭雪湖、陳進藝術家,以及陳慧坤、許深州、黃鷗波等資深膠彩畫前輩共同發起的「台灣綠水畫會」,長期推廣膠彩藝術不遺餘力,自1990年成立以來每年定期舉辧會員聯展,2005年更開辦《綠水賞》帶動膠彩藝術創作。今(13)日下午在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藝廊4樓舉辦「台灣綠水畫會第34屆會員聯展暨第12屆《綠水賞》徵件展」開幕式,副市長林瑞彥代表市長黃敏惠歡迎綠水畫會首度來到畫都嘉義市舉辦聯展,展期自10月9日至10月27日止,歡迎喜愛膠彩藝術的民眾踴躍前往欣賞。 林瑞彥副市長表示,嘉義「畫都」美名源自於西元1938年嘉義畫家參加首次辦理的「府展」(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高達兩成入選,當時臺灣日日新報以「嘉義乃畫都,入選者占二成。」作為報導標題來盛讚嘉義,林玉山、陳澄波與蒲添生都是嘉義知名的藝術家前輩。 林瑞彥副市長進一步表示,膠彩畫在台灣已成為藝術表達的媒材與形式之一,台灣綠水畫會菁英輩出,會員因共同興趣與理念凝聚在一起,為傳承與推廣膠彩藝術熱心付出。每年定期舉辦的會員聯展作品除具有傳統膠彩畫特殊的肌理質感外,也與時俱進研發新材料、創新的技巧與風格創作,讓傳統的膠彩繪畫能展現出新的風貌。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表示,台灣綠水畫會前身為「台北市膠彩畫綠水畫會」,是由時稱「台展三少年」的林玉山、郭雪湖、陳進,以及第一屆省展特選的陳慧坤、許深州、黃鷗波等資深膠彩畫前輩於1990年共同發起成立,並推舉黃鷗波為首任會長,2015年改制為全國性團體,並更名為「台灣綠水畫會」,至今79位會員。台灣綠水畫會推廣膠彩藝術不遺餘力,每年定期舉辦會員聯展,2005年更開辦《綠水賞》全國徵件展,設有綠水大賞、林玉山賞、陳進賞、黃鷗波賞、劉耕谷賞、優秀獎、入選獎等項目,期盼藉由獎金競賽形式帶動膠彩藝術創作。今年詹前裕教授更提供獎金增設創新獎、佳作等獎項,鼓勵青年才俊投入膠彩畫發光發熱。 台灣綠水畫會理事長陳嬋娟分享自己國外參展的經驗,表示自己曾以油畫參展,獲得迴響不如預期,後來改展示膠彩畫豔驚四座,勇奪第一,對於膠彩藝術的美深具信心。陳理事長表示,膠彩畫在台灣已成為藝術表達的媒材與形式之一,為落實膠彩畫推廣的重任,提倡膠彩藝術的創作風氣,每年定期舉辦的會員聯展,展出的作品除充分展現高貴典雅、華麗明亮、細緻絢麗的特性,創作題材更涵蓋台灣社會風情以及自然景觀,深具台灣本土特色。會員藉此聯展彼此切磋畫藝,凝聚向心力,同時引導民眾建立優質的美學概念與素養,傳播膠彩特有的美學價值,深耕本土膠彩畫藝術,歡迎藝文各界蒞臨指導。(圖文/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市支持女力創業圓夢 「海拾創藝」讓海廢玻璃華麗變身
嘉義市支持女力創業圓夢 「海拾創藝」讓海廢玻璃華麗變身 113.10.13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女力在嘉!帶著大家的祝福,日前有10家女性社會企業(包含:嘉1嘉1直播平台、納茲貓事務所、海拾創藝、景植暫空實踐室、高家手作、愛在穀子裡、城市文創有限公司、蒸籠企業社、尋訪碳足跡(覓蝝茶)與點點音樂藝文空間)至建設處工商科辦理營業登記。社會處李思賢處長前往營業登記窗口,為女性社會企業夥伴加油打氣,期許相互扶持與鼓勵,讓嘉義成為女力新城市,在嘉義市成功圓夢! 過去,當女性走入家庭成為母親,往往必須放棄夢想與事業,等到孩子長大後,想要重回職場卻又困難重重。不過擅長手工藝創作的雙胞胎姐妹徐思妮與徐思雯,卻在市府團隊支持下,在嘉義市勇敢創業,找到自己的舞台,相信當了媽媽後也可以勇敢追尋夢想。「海拾創藝」的誕生,源自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永續環保的承諾。 「海玻璃首飾不僅是裝飾品也成為傳遞訊息的載體。當我們戴在身上,它就像一個小小提醒,讓我們思考海玻璃從何而來。」「海拾創藝」以成為「綠色循環永續公司」為目標,不僅致力於創作美麗的飾品,更希望透過作品傳遞保護海洋的理念。創作過程中注重將環保永續概念融入每一個細節,相信每一片海玻璃都是大海的贈禮,小小的海玻璃不僅是飾品,更是人與自然之間的橋樑,喚醒對海洋和地球的珍愛。 社會處李思賢處長表示,今(113)年度社會創新及社會企業競賽從30組隊伍中遴選出10家得獎團隊,由市府及業師進行為期四個月的輔導,從選點、產品開發、財務規劃等,一路到創業登記,真的很不容易。團隊跨足環保、文創、解決社會問題等不同領域,形成了一個多元而富有女力的創業群體。期待團隊的創新及創意,讓女性經濟力在嘉義市綻放。 嘉義市政府打造「嘉有社企 城市新活力」方案,作為嘉義女力社企團隊強而有力的後盾。109年首創「女性社會企業培力基地」,隔年辦理總獎金100萬的女性社會企業競賽,112年度創立「Chia」-代表孕育嘉義在地女力社企的創新品牌。今(113)年10月18日至20日將帶著24家嘉義女力社企團隊的商品前進台北華山文創進行展售行銷,希冀透過分享會呈現歷年來的培力成果,並且規劃動態專業分享探討國際女性社會企業趨勢、台灣發展社會企業的願景與縣市政府女性經濟培力計畫,期能推動女性社會創新與成為台灣的巧實力,帶領創造破框力量,創造出加倍的效益。(圖文/嘉義市政府社會處)佛光山圓福寺2024百萬人興學行腳托缽 凝聚信念為教育廣植福田
佛光山圓福寺2024百萬人興學行腳托缽 凝聚信念為教育廣植福田113.10.13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有感於現今社會及教育問題層出不窮,希望藉由興辦理想大學來改善高等教育的本質,自民國82年起發大願心、凝聚僧、俗二眾百萬人的力量和善緣,籌募經費,倡辦大學,而發起「百萬人興學」活動,希望社會大眾踴躍加入興學行列。為了落實星雲法師宏願,佛光山圓福寺及佛光山嘉義會館在嘉義地區舉辦百萬人興學行腳托缽,昨(12)日林瑞彥副市長也代表黃敏惠市長與市府團隊、眾位貴賓、佛光山圓福寺覺禹師父及行腳托缽師父等共同參與百萬人興學行腳托缽。 林瑞彥副市長表示,很榮幸代表黃敏惠市長參加「百萬人興學」行腳托缽活動,感謝佛光山圓福寺及佛光山嘉義會館長期以來對教育和公益的投入與付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深感現今社會和教育面臨諸多挑戰,他以佛教的大慈大悲精神,立下宏願,希望藉由興辦理想的大學來提升高等教育的品質,培育具備人文素養與關懷社會精神的青年學子。 林瑞彥副市長說,行腳托缽活動的精神在於弘法利他,法師們用雙腳傳遞愛與慈悲,與地方民眾廣結善緣。通過這樣的儀式,讓更多人感受到佛法的溫暖與力量,並參與到這場偉大的興學盛舉中。佛教入世的精神正體現在這些活動中,佛光山以其務實的行動,不斷回饋社會,讓信眾有機會發心行善,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今年的行腳托缽活動由火車站啟程途經仁愛路、民族路、今晚將一路行腳到文化公園廣場文化公園(總迴向)才止步。感謝佛光山這項行腳托缽活動,近百位的法師來到嘉義市,不僅護佑嘉義市,更讓民眾有機會發善心、結善緣,獲得佛法功德,而透過善信發心捐款、聚沙成塔,共襄盛舉,也讓我們看到佛教入世、走向人群的服務精神。 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表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非常重視教育,效法「武訓興學」精神,以托缽的功德善款來辦學,並發起「百萬人興學」運動,結合百萬人,每人每月出資100元,共同來建大學,也幫助更多莘莘學子安心就學。星雲大師曾經開示,行腳托缽不在於「托」得多少錢,而在於「缽」本身就是一塊「福田」,不管放多少在裡面,都能以一收百,以千收萬,長成無限的果實。希望透過行腳托缽,將佛法的光明遍布城市、鄉間的每個角落,使大學成為佛光山千百年的基業。 民政處表示,佛光山「百萬人興學」行腳托缽,因疫情關係停辦4年,今年恢復舉辦,百位行腳僧,走過嘉義市區,希望藉由行腳的莊嚴威儀來度眾,以托缽的功德為信眾祈求幸福,凝聚百萬人之心力,連結百萬人之善緣,為教育廣植福田。行腳僧行經之處,有民眾推著家中年邁長者的輪椅、年幼孩童、牽著家庭中的寵物,虔誠恭敬,發心投缽,場面溫馨感人。(圖文/嘉義市政府民政處)「林子欽個展-我在山的那一邊」 黃敏惠市長:細膩的筆觸重現人物景的美
「林子欽個展-我在山的那一邊」 黃敏惠市長:細膩的筆觸重現人物景的美 113.10.07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有「部落靈魂描繪師」美譽、長年以原住民部落生活與文化為創作主題的藝術家林子欽,10月5日至11月17日受邀來到嘉義市「西榮23藝術」舉行《我在山的那一邊》個展,並於昨(6)日下午舉行開幕式,黃敏惠市長於開幕式前特別前往致意,對林子欽老師的手繪作品的細膩與溫度表示嘆為觀止。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有畫都之稱,這都有賴前人的努力,一棒接一棒地傳承,有許多在地畫家不斷創作,並引入更多藝術能量,本次看到林子欽老師作品中對於人物的描寫栩栩如生,細膩的筆觸且敏銳的感受將作品呈現在大家面前,林子欽老師也不斷挑戰不同材質與主題,歡迎市民朋友把握機會前來觀賞。黃敏惠市長特別感謝西榮23的藝術家也謝謝黃理事長提供場地,讓老屋成為許多藝術家交流、 匯聚想法的地點。黃敏惠市長特別提到,民生國中特教老師劉鈞正也來自台東,國中時的美術老師正好就是林子欽老師,嘉義市能成為這樣意義深遠的緣分匯集之地,實屬難得。 藝術家林子欽表示,感謝王德合老師和歐志成老師大力促成,讓他有機會來嘉義市開展,在歷經千辛萬苦與颱風攪局後,畫展終於可以如期開幕。林子欽感謝黃敏惠市長前來觀賞他的畫作,並為黃敏惠市長導覽介紹他展出畫作的背景故事與表現手法。 藝術家林子欽1964年生於臺灣臺東,服完兵役後才開始學畫;考上國中美術教師後,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從台東搭飛機到台北就讀台灣師大美術研究所。自臺灣師大藝術碩士畢業後,毅然決然回到故鄉台東,選擇前往太麻里、大武等更南邊的學校,陪伴更偏鄉的孩子度過精華的求學歲月。教書期間,林子欽當過輔導主任,由於台東原住民學生居多,他在「家訪」的過程,對於原住民部落的美、感動的人事物,都想辦法畫下來,原住民逐漸成為他主要創作題材,畫中人物有許多是自己的學生。而當林子欽越了解孩子們的家庭背景,心中想為他們留下純真面貌的慾望騷動著,觸發了他拾起畫筆的動機,直到2014年起,《拉勞蘭姑娘》系列創作奠定了林子欽獨特的超寫實風格,同年他決定退休專心作畫,如今成為人們口中的「部落靈魂描繪師」。 乍看林子欽的作品會以為是相片,實際上卻是貨真價實的手繪畫作,鬼斧神工程度讓人嘆為觀止,臉部的毛細孔、衣服的經緯線都能細緻呈現。「林子欽個展-我在山的那一邊」在「西榮23藝術」(嘉義市西區西榮街23號)展出,自10/5至11/17日止,歡迎市民朋友前往參觀。(圖文/嘉義市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