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作者: 江仲揚 品名:貪玩的子孩 材質:樟木
更多新聞
作品5
作者: 江仲揚 品名:睡醒的狗 材質:樟木作品4
作者: 許彩禪 品名:帥兔同慶 材質:肖楠作品3
作者: 林勺央 品名:朱雀傲視 材質:樟木作品2
作者: 許彩禪 品名:葡萄成熟時 材質:檜木作品1
作者: 許彩禪 品名:龍飛雲翔 材質:樟木李宗霖木雕師生展
李宗霖老師簡介
「木雕」技藝保存者李宗霖1959年出生於雲林縣水林鄉,小學畢業14歲左右前往嘉義市學習一技之長,正好遇上神像雕刻與欄間雕刻的興盛期,於是便跟隨張賢亮師傅學習雕刻神像。其師傅為蔡春系統派下,屬泉州派,後被視為「蔡春派」。學習三年四個月後出師,進入嘉義市欄間雕刻產業,再跟隨一位鹿港施姓師傅學習 。 李宗霖木雕技藝不僅具有蔡春流派特色,亦融入自己的思考與體驗,同時見證嘉義市木雕發展與變遷,也反映地方對神像雕刻之期待。其擅長大型木雕造型及粧佛的完整技藝,包括彩繪、牽粉線、做漆線、安金,尤其錦雕優雅,具有藝術價值。 李宗霖熟悉並能體現木雕之知識、技術、所需工具或材料及相關實踐,106年創立嘉義市木雕協會,擔任首屆理事長,持續推廣工藝,創作經驗隨著嘉義市木業及神像雕刻業環境而發展,且在歷史與社會變遷下,持續傳承及實踐。 木雕藝術歷史久遠,嘉義木材城市的木雕曾經興盛。一塊木頭透過不同工具的劈、鑿、雕、刻、磨,能成為一件具有巧思的美學作品。面對各種形狀的原始木料,在創作之前,需先經過或長或短的「凝視期」蘊蓄思維,從不同角度觀察木料形狀,有如和木頭對話,尋找木料形體的靈感,再使用流暢的技藝刀法,「應形創勢、因材造型」,讓木頭活起來,讓木雕作品「佛」起來。作品40
作者: 董俊良 品名:節約用水 材質: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