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地方文史《嘉義市文獻》26期 聚焦嘉義四大家族發展114.01.10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政府積極保存地方文史,自民國72年創刊發行《嘉義市文獻》,迄今已出版至第26期,成為珍貴歷史文獻。本期首次聚焦「嘉義四大家族」—林寬敏、徐德欽、賴雨若、蘇孝德(依筆畫順序排列)—為專題,深入探討家族發展與地方墾拓史的重要性。黃敏惠市長除向四大家族致敬外,也透露見證林家三代的歷史建築「原嘉義城隍廟戲臺(林宅)」,將華麗轉身於3月初舉辦主題策展,開放市民朋友參觀。
黃敏惠市長表示,當城市有了歷史,就不再只是地名。今年是嘉義建城321年、也是320+1,「+1」音似嘉義,不是加一個數字,而是加乘每一個人的力量、每一個人的心與那一份情。回顧四大家族的先輩們,胼手胝足開墾嘉義地區,包含如何渡海、從務農到經商,甚至進入地方士紳體系等,打造風雅,建構文化,同時傾一己之力回饋鄉里。他們深刻的生命歷程,與嘉義地方變遷緊密相連,成就精彩又豐富的在地故事,其意義及影響深遠。
文化局謝育哲局長提到,本期不僅收錄「嘉義四大家族」專題論文,同時旁及阿里山特定議題與自由投稿,而有特稿就阿里山的命名辨疑,也有對土木技術感興趣的一般稿,建立有主軸而不侷限的議題配置視野,提供民眾多元角度了解嘉義歷史脈絡,更成為未來推廣地方文史的重要基礎資料。
《嘉義市文獻》第26期主編、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江寶釵教授說,近10年來,不僅關於嘉義的地方書寫日漸增多,獨立書店與人文空間也開始佔據市民視野,可以看出這座城市經過長年蟄伏,正在等待被人看到其文獻力。如同本期作者之一黃健次先生,追述父親黃水文的生平、交遊與作品,讓我們深入理解當年嘉義市的文人往來,挖掘出許多不為人所知的黃水文畫作,補足嘉義藝文史的空白。
文化局表示,《嘉義市文獻》記載不少本市歷史與文化,是重要交流平台,未來持續深入探究地方人事物,累積嘉義市特有的人文記憶。歡迎有興趣的市民朋友,可至嘉義市立圖書館借閱紙本,或上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官網下載電子版閱讀。(圖文/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下載網址:https://reurl.cc/5D3XE6。
更多新聞
「2025嘉義市年貨大街」 相揪來嘉過年 好康優惠不間斷
「2025嘉義市年貨大街」 相揪來嘉過年 好康優惠不間斷 114.01.09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年節將近,萬眾期盼的2025嘉義市年貨大街又來了!延續2024年銷售佳績,嘉義市政府舉辦2025嘉義市年貨大街,即將在年前的1/18(六) 至1/21(二),每天早上9點半到下午5點於嘉義市文化路中央廣場熱鬧登場。活動期間免費領取限量蛇年燈籠、書法老師提字春聯與打卡牆好禮,消費滿300元天天抽萬元現金,每日超過千項禮品拿不完,最低至少3%回饋折價金。不僅如此,現場舞台除了精彩表演外,亦有有獎徵答、一元競標與限時促銷活動,讓民眾有機會以最優惠的價錢把年貨好禮帶回家,歡迎市民相揪親朋好友一起「來嘉過年」。 市府建設處表示,嘉義市年貨大街已成為嘉義市的年度盛事之一,非常多市民朋友期待年貨大街的到來,今年精益求精網羅55家攤商,為配合國家永續發展目標,農漁特產區嚴選符合SDG14保育海洋生態與SDG15保育陸域生態之優質店家;招募無包裝商店、近八成參展店家可使用多元支付及電子發票載具等無紙化交易,促使達成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打破城郊藩籬,在年貨大街看得見嘉義地區自產自銷的多元商品樣貌,實踐SDG11永續城鄉,為嘉義打造永續家園的美好未來。 民眾要買齊年貨商品免不了要東奔西跑,但在嘉義市年貨大街一應俱全,現場除了必備年貨、各式年菜與新鮮農漁產品外,更有最具嘉義代表性的品牌店家,包含福義軒、樂檸漢堡、聖保羅、阿潘肉包、新台灣餅舖與平安京鯛魚燒等,期待集合排隊名店人氣,提升年貨大街買氣,並讓市民朋友能帶著嘉義義特色禮品最有面子的回家,年貨大街上的熱鬧溫暖氣息綿延至每個家庭。 此外,2025嘉義市年貨大街於1/18(六)慶開幕,將免費發放限量福袋,開幕好禮免費抽,並於1/21(二)最終日摸彩抽出iPhone 16 Pro、Dyson空氣清淨機、任天堂 Switch大獎,好吃、好買又好玩的年貨大街只在嘉義市,邀請全民一起「來嘉過年」,更多活動詳情,請見「2025嘉義市年貨大街網站」(https://chiayinewyear.vrworld.com.tw/)。(圖文/嘉義市政府建設處) EDM圖片資訊:https://reurl.cc/r30RAE大型家具清運快預約 除舊佈新迎蛇年
大型家具清運快預約 除舊佈新迎蛇年 114.01.08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農曆新年即將來臨,為舒適乾淨過好年,家家戶戶都會進行環境大掃除,象徵去除厄運迎新年,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提醒年前為大型廢棄物排出顛峰期,為維持清運服務品質,請民眾務必於1月24日前致電環保局(電話05-2251775分機510) 或利用「嘉義市環保即時通」APP申請廢棄物清運登記,以確保農曆春節前完成清運。 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公布春節垃圾清運日程,1月29日(農曆初一)至2月1日(農曆初四)共4天停收垃圾,1月27日小年夜正常收運,1月28日除夕當天上午(晚上)共2次收運,2月2日初五當天上午及下午(晚上)共2次收運,2月3日初六起恢復正常收運;因應春節停止收運垃圾4天,提供白天及夜間定時定點垃圾收運點共7處,同時提醒春節期間垃圾量多,收運期間如有延誤,造成不便敬請見諒!建議民眾可利用「愛嘉義」APP或「嘉義市環保即時通」APP查詢垃圾車動態以免久候,並務必事先將垃圾分類打包妥當,再交由垃圾車及資源回收車收運。 今年春節假期長達9天,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表示齊邀民眾於農曆年前共同維護居家內外環境整潔,提升「嘉」園生活品質,乾乾淨淨迎接全新的一年。(圖文/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l《孩子眼中的嘉義媽祖婆─許世賢博士紀念館三校文化交流展》 嘉博館 1/11盛大開展!
《孩子眼中的嘉義媽祖婆─許世賢博士紀念館三校文化交流展》 嘉博館 1/11盛大開展! 114.01.07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孩子眼中的嘉義媽祖婆─許世賢博士紀念館三校交流展》,將於1月11日(六)至2月23日(日)在嘉義市立博物館熱鬧展出。本次展覽結合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世賢國小及僑平國小學生的創作,共計展出130件作品,透過繪畫、戲劇及工藝展現對許世賢博士精神的理解與敬意,邀請市民朋友前來共襄盛舉,體驗學生們精彩的創意作品。 文化局長謝育哲表示,為推廣在地人在地事,以及發揮許世賢博士紀念館之核心價值及教育推廣功能,許世賢博士紀念館特別結合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世賢國民小學及僑平國民小學共同辦理「許世賢博士紀念館三校學生交流計畫」。因許世賢博士紀念館配合世賢圖書館進行耐震補強工程閉館整修,故將活動場地移至嘉義市立博館辦理,本次展覽由嘉義市政府文化局主辦,並集結小學生們的共同創作,以繪畫、戲劇等多樣化表現方式,精心策劃並創作的作品,表達了他們對許博士精神的深刻理解與敬意。 文化局長謝育哲強調,許世賢博士作為臺灣女性的先驅,不僅在醫療界開創了先河,也是嘉義市的首任女市長,她對嘉義及台灣的社會發展貢獻良多。學生們透過課程學習與課外活動,對許博士的生平進行了細緻的了解,並將這些學習轉化為創作,不僅是一次學習與藝術的交流,更是一場對當地歷史的深刻理解與創新詮釋的實踐平台。 文化局表示,《孩子眼中的嘉義媽祖婆─許世賢博士紀念館三校文化交流展》展期自1月11日(六)至2月23日(日),展覽期間,市民可前來嘉義市立博物館一探學生的創意作品,並了解許博士對嘉義及台灣社會的貢獻。此次展覽不僅是對許博士一生的紀念,更是一個讓學生透過創作表達對歷史的認識、對文化的理解與對社會的貢獻的學習過程。(圖文/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網址https://museum.chiayi.gov.tw)查詢 ◎《孩子眼中的嘉義媽祖婆─許世賢博士紀念館三校文化交流展》展覽資訊 展覽期間:114年1月11日(六)至2月23日(日),上午9:00-下午5:00(周一休館) 展覽地點:嘉義市立博物館1樓簡報室前廳 入館費用:全票50元、團體票35元、優待票25元(嘉義市民免費) 嘉博館網站https://museum.chiayi.gov.tw 嘉博館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ymmuseum精神康復者邁向國際舞台 黃敏惠市長為臺灣代表隊授旗
精神康復者邁向國際舞台 黃敏惠市長為臺灣代表隊授旗 114.01.05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第一屆「精神障礙者五人制社會足球亞洲盃」賽事即將於114年1月13日至19日在日本大阪舉行,此賽事匯集來自亞洲各國的復康足球隊,是精神康復者突破自我、重建希望的國際平台。本次臺灣代表隊的選手是以第12屆「心滿意足盃」復康足球全國賽-冠軍隊伍「嘉義市足夢隊」為主軸的6位選手為基底,再加上其他球隊挑選傑出球員11位一同組成1支17位的「中華隊」赴日參賽,象徵著精神康復服務體系的重大成就與突破。今(4)日由嘉義市市長黃敏惠、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長鄭淑心為台灣代表隊授旗,勉勵選手能全力以赴旗開得勝,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嘉義市黃敏惠市長表示,「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自102年在黃聲仁理事長和張朝祥總幹事的努力推動下成立。104年嘉義市運用公益彩券盈餘基金委託嘉義市心康復之友協會成立「嘉義市足夢隊」,成軍後連續參與9屆台灣「心滿意足盃」賽事,抱回8座冠軍,1座亞軍,因屢戰佳績賦予臺灣代表隊任務參賽於香港、澳門、深圳等地,參與5屆兩岸四地之「中華復康盃」,獲得1座冠軍、3座亞軍以及1座季軍,足見這是一支奪冠勁旅。康復足球運動從最早嘉義市的單支球隊起始,逐步發展成為現在全國12支專業隊伍,在衛生福利部的指導與各界的支持下,也建立系統性的人才培育機制,為臺灣代表隊的組建奠定了堅實基礎。 黃敏惠市長說,今年更是邁出重要的一步,我們的「嘉義市足夢隊」將代表臺灣參加在日本大阪舉辦的第一屆亞洲杯足球賽。這項成就來自於十多年來的努力,不僅是康復之友的堅持與勇氣,也包括了家人、協會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全臺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城市,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多元共融的城市環境。在康復之友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勇敢與韌性,見證了團結合作的力量,也讓臺灣乃至國際社會看到了康復病友的無限可能,突破身體與心理的挑戰,也用行動告訴我們,平等與包容是城市進步的關鍵。希望透過更多的努力與關懷,促進不同族群、不同背景的人在社區中共同生活,彼此學習、包容與成長。期待足夢隊能夠在日本大阪取得佳績,旗開得勝! 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長鄭淑心表示,非常開心能見證臺灣代表隊參加亞洲杯足球賽,這不僅是我國精神康復病友在復原成果上的重要展現,更是對臺灣在這領域的一大突破。這項賽事展現了康復病友在運動場上的堅韌與努力,讓國際社會看到他們的能力與成就。希望讓社會大眾了解,精神病友同樣能夠積極參與運動賽事及各類社會活動,並不因疾病而受到限制,反而能和其他人一樣展現潛能,成為社區生活的一部分。同時,我們也期待透過這次賽事,喚起社會各界對精神疾病的正確認識,減少對病友的偏見與歧視。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局長廖育瑋表示,為迎接這項重要賽事,「中華隊」選擇在復康足球發起城市作最好的集訓,選手們在嘉義市文小八足球場、育人國小人工草皮足球場及吳鳳科技大學室內足球場進行為期8天的密集訓練。訓練內容涵蓋技術強化、團隊合作及心理調適,充分展現選手們的堅韌意志與團隊精神。復康足球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促進精神康復者自信、增進人際互動的重要途徑,並透過「充權」、「同儕支持」、「尊重與反污名」等復元核心元素,進一步促進身心健康與社會融合。 此次第一屆「精神障礙者五人制社會足球亞洲盃」賽事,這是亞洲地區首次舉辦的專業級精神障礙者足球賽事,透過FIFA(國際足總)正式辦理,為將來納入精神障礙的帕奧賽事(Paralympic Games)作準備,開創亞洲復康運動的新紀元,各方代表隊此次赴日更將促成「亞洲足球心理健康委員會」的正式成立,促進亞洲以復康足球融合心理健康活動。臺灣隊的參與不僅象徵臺灣在精神康復領域的專業成就,更是一個與國際接軌、展現實力的重要契機。期待選手們在賽場上展現最佳風采,為國爭光,凱旋歸來! (圖文/嘉義市政府衛生局)黃敏惠市長出席林鐵通車112周年慶 肯定林鐵成功「脫胎換骨」
黃敏惠市長出席林鐵通車112周年慶 肯定林鐵成功「脫胎換骨」114.01.03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是阿里山的入口門戶,也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阿里山林業鐵路自1912年通車以來,至今已有112年的歷史。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林鐵處),今(3)日辦理「林鐵的靠山」阿里山林鐵通車112年周年慶暨感恩活動,黃敏惠市長受邀出席典禮,向所有林鐵人致敬與致謝,也肯定阿里山林鐵成功「脫胎換骨且華麗轉身」,未來還要延續更多的美好故事。 黃敏惠市長指出,過去阿里山林場開發,對嘉義市、嘉義縣的發展,甚至嘉南地區都有很大的影響,阿里山像是我們母親,讓地方可以繁榮、可以發展、可以長大,也正因如此嘉義市擁有「木都」美名。隨著時代推進,後來遇上莫拉克風災,那時山區一年的雨量3天就下完了,重創阿里山林鐵,感謝當時的林務局、現在的林保署及工作團隊用心努力,終於在去(113)年7月,讓中斷15年的林鐵恢復全線通車,再把整個故事串聯起來,「接骨、轉骨又脫胎換骨」。在慶祝112周年的今天,我們懷抱更加感恩、感動與未來前瞻,嘉義市是阿里山的入口門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又有好人才及特色產業,市府團隊積極推動地方創生,提升區域觀光經濟量能,也感謝林鐵處多年來的辛勤經營與維護,讓這條歷史悠久的高山鐵路得以持續創新與發展。 黃敏惠市長進一步說,嘉義有兩座森林,一座是阿里山,另一座則是嘉義市區內至少6千棟的木造房屋,除是居民生活場域外,還能固碳、減碳,我們稱之為「人文森林」。隨著極端氣候帶來警惕,提醒市府團隊及早規劃因應,我們引風入城,10年前啟動「木都2.0」計畫,去(113)年更跨局處推動「木都3.0」,宣布全新品牌「嘉屋」,以「涼適、活力、新木都」為核心理念,鼓勵在建築中融入新式木造、善用涼風、綠陰與陽光等自然元素,創造宜居生活典範,成為推動「木都3.0」的重要環節。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林華慶署長感謝黃敏惠市長及市府團隊,給予最大支持與鼓勵。未來還要一起共同努力,達成阿里山林業文化生態的周邊觀光,變成國際級的名片。這幾年除進行修復工程外,也重視讓阿里山鐵路全線安全,從鐵軌、軌、道、路基,還有到整個路線連線的通訊數位化等,是永續、最重要的基礎,希望阿里山鐵路未來每一站都是阿里山、大阿里山地區最美的風景,都是最經典的人文的這個體驗。 退休12年的前農委會林務局顏仁德局長,也特別藉此機會,感謝黃敏惠市長在任內,與他共同努力爭取檜意森活村及林業村,列入行政院專任計畫,「沒有妳的支持,沒有今天。」現場響起一片熱烈掌聲。 嘉義市政府觀光新聞處處長張婉芬表示,林鐵處去(113)年推出全新列車「栩悅號」及「福森號」。「栩悅號」為林鐵首輛以「生態」為主軸設計改裝列車,推出「五感體驗」鐵道旅程,深入阿里山林鐵沿線各社區;「福森號」則是以台灣檜木全新打造,帶給旅客全新感受;每週六、日行駛嘉義-北門的「檜來嘉驛列車」更改妝為「心香百里特檜車」,結合灣傳統宗教美學概念,看見台灣的媽祖信仰與進香的傳統文化,感受溫暖正向的宗教文化魅力。相關購票訊息,請參考林鐵處網站:https://afrch.forest.gov.tw/ 。 (圖文/嘉義市觀光新聞處)人潮變錢潮創造百業共榮!嘉義市家庭可支配所得連6年創新高
人潮變錢潮創造百業共榮!嘉義市家庭可支配所得連6年創新高 114.08.19 (記者劉文琦/嘉義市報導)行政院主計總處於8月15日公布113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嘉義市113年家庭可支配所得(即家庭可以自由支配於消費或儲蓄的金額)為121萬3 ,216元,連續6年突破歷史新高,不僅較112年增加7.5%,漲勢更為全國第一,為全國平均可支配所得漲幅2.5%的3倍。家庭可支配所得於全台排名第6,與非六都縣市相比,僅次於高科技產業密集的新竹縣市,更優於六都縣市中的台中、台南、高雄三都。此外,平均每戶家庭所得、平均每人所支配所得等指標皆創下歷史新高,顯見嘉義市經濟發展的蓬勃。 黃敏惠市長表示,據主計總處調查,嘉義市家庭可支配所得自108年起連續6年突破百萬,113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達121萬3 ,216元,較112年漲幅達7.5%、增加8.5萬元;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也以42萬7 ,189元、較112年增加8.26%,增加幅度全國第一的勢頭,再創新紀錄。113年平均每戶所得收入總計約145.6萬元,較前一年度增加8.01%,即10.8萬元。三項指標皆打破紀錄,顯見民間經濟活力旺盛。 在可支配所得屢創新高的同時,113年嘉義市平均每戶消費支出也較前一年度有所增長,增加5.73%、平均每戶消費支出為92萬8 ,867元,顯見家庭可支配所得的增加,也有效帶動消費,創造經濟的正向循環。 黃敏惠市長提到,嘉義市以服務業為主,從事相關事業人口超過7成,近年陸續吸引指標性企業進駐,如113年全台首間VOCO酒店-嘉義福容VOCO酒店,看好嘉義市作為阿里山入口門戶的觀光前景,插旗嘉義市;乾杯集團、王品集團同樣因為看好嘉義市作為雲嘉南消費休閒觀光中心的優越條件,旗下旗艦品牌紛紛於嘉義市展店,都為城市創造工作機會,帶動可支配所得提升。 黃敏惠市長也舉出113年嘉義市營利事業銷售額正式突破三千億大關,較112年的2 ,898億6 ,812萬9 ,000元增加逾159億元、成長5.49%,以3 ,057億7 ,192萬1 ,000元紀錄,連續第六年再攀新高,同時包括20項產業別的營業銷售額全數呈正成長,展現嘉義市百工百業共榮發展。 黃敏惠市長強調,拼經濟,市府團隊帶頭做,為產業與公共建設導入設計思維推動設計轉型,並導入數位科技奠定轉型基礎,更重要的是感謝市民與市府「共同寫歷史 作伙拼未來」,共同為城市創造繁榮。這些數字不只是經濟成長,也反映了市政施行的成效,更代表著市民對施政的肯定。感謝市府團隊攜手,帶動產業「起風」,更感謝市民朋友風行草偃,與市府團隊攜手打拼,再造新歷史。 嘉義市政府表示,除知名企業來嘉,創造就業機會,市府也持續舉辦節慶、活動,為城市帶來人潮與錢潮,例如今年首度移師嘉義公園舉辦的「開嘉市集」就吸引許多鄰近縣市民眾來嘉消費,開嘉市集作為創業青年的實戰型創業環境,今年度也吸引多達140家青創業者參與,其中,45家品牌來自嘉義,嘉義市選出參與青創品牌有8家,持續培植嘉義市青創實力。每年最令人期待的「光織影舞」光影藝術展,今年將以全新奇幻主題,結合充滿聲光效果的藝文演出於中秋假期在北香湖驚豔登場,期待點亮嘉義市夜經濟。 同時,購物節將持續至雙十連假,下半年度還有城隍夜巡、嘉義市國際管樂節以及諸羅山盃少棒邀請賽,及重磅活動「320+1嘉義市城市博覽會」精采活動將登場,期待吸引人潮,化為錢潮,與全民一同攜手再創「嘉」績。(圖文/嘉義市政府觀光新聞處)嘉市「這嘉最好玩」商圈雙主題遊程盛大啟航 森林鐵道×品味茶香共遊城市新亮點 黃敏惠市長:讓我們的故鄉用心款待你
嘉市「這嘉最好玩」商圈雙主題遊程盛大啟航 森林鐵道×品味茶香共遊城市新亮點 黃敏惠市長:讓我們的故鄉用心款待你 114.08.19 (記者胡明瑋/嘉義市報導)嘉義市商圈文化促進協會與嘉義諸羅街區科技發展協會今(19)日在蘭桂坊花園酒店舉辦「這嘉最好玩」商圈遊程啟動記者會,正式推出「森林鐵道文化」與「品味茶香文化」兩大主題遊程,結合商圈特色店家、文化體驗與專業導覽,讓旅客在嘉義一次感受人文底蘊與城市慢活氛圍。黃敏惠市長出席見證兩大商圈協會與雄獅、富豪旅行社簽署合作意向書,攜手將嘉義市觀光再升級,期望吸引更多國內外旅客來嘉旅行。 黃敏惠市長表示,如何讓旅客深入體驗地方特色,是城市行銷的關鍵。感謝嘉義市兩大商圈協會積極合作,成功爭取經濟部商業署全臺僅12個核定計畫中的兩項,顯示嘉義市的努力與成果。黃敏惠市長指出,此次遊程將「森林鐵道文化」與「品味茶香文化」結合,讓嘉義不僅有阿里山的鐵道故事,更展現深厚的城市魅力。這更呼應市府推動的「建城321年」的精神,將歷史、文化與商業活力融合在一起,讓城市的每一次旅程都充滿故事與溫度。黃敏惠市長強調,文化帶入旅程能讓遊程更精彩、更吸引人,期待透過商圈的跨域整合,推動城市繁榮,讓嘉義市的文化之美更加優雅動人。黃敏惠市長誠摯邀請國內外朋友來,來嘉義,讓我們故鄉用新款代你。 嘉義市商圈文化促進協會劉慶宗理事長表示,感謝市府團隊與經濟部商業署的支持,此次整合雄獅旅行社、富豪旅行社以及木工職人、導覽老師和茶席講師等資源,推動以在地特色為核心的遊程設計,讓旅客能透過導覽、木工DIY與茶席體驗深入在地,更展現嘉義獨特的文化底蘊。劉慶宗理事長指出,這樣的遊程獲得旅行社熱烈迴響,雄獅與富豪旅行社均承諾將導入國內外觀光客,帶動嘉義市的旅遊能量。劉慶宗理事長強調,透過茶文化與「木都」特色的結合,未來協會將持續結合更多特色業者與創新遊程吸引更多旅客,讓全世界認識嘉義的魅力。 嘉義諸羅街區科技發展協會也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主題遊程內容,結合在地文化與商圈經濟,打造嘉義成為兼具文化深度與旅遊魅力的觀光城市品牌。 活動中,兩大商圈協會與雄獅旅行社及富豪旅行社簽署合作意向書,象徵跨界整合正式啟動;並由導覽老師、木工職人及茶席講師現場介紹遊程亮點,讓與會來賓率先體驗嘉義的手作魅力與茶香韻味。貴賓與媒體更在洪若虛大師的古琴樂聲中齊聚茶席,在氤氳茶香中感受嘉義市獨有的慢活之美。(圖文/嘉義市市政府建設處)築夢者街舞團嘉義分校盛大開幕 街舞文化深耕地方、放眼國際 黃敏惠市長鼓勵勇敢逐夢
築夢者街舞團嘉義分校盛大開幕 街舞文化深耕地方、放眼國際 黃敏惠市長鼓勵勇敢逐夢 114.08.17 (記者劉文綺/嘉義市報導)嘉義在地優質的街舞團隊「築夢者 DreamRunnerZ」於今日正式宣布其街舞分校在嘉義市西區隆重開幕,標誌著嘉義街舞文化邁入新篇章。黃敏惠市長與林倩綺委員、王美惠委員皆出席開幕儀式,祝福築夢者開幕大吉。築夢者自成立以來持續在街舞界發光發熱,憑藉堅強實力與熱血精神,不僅深耕在地、培育無數青年舞者,近期更勇闖國際,在歐洲三大國際賽事中榮獲冠軍,勇奪「歐洲三冠王」殊榮,為台灣爭光,也讓世界看見嘉義孩子的舞蹈實力。 黃敏惠市長表示,藝術能帶來無限的希望與喜悅,而孩子們心中懷抱的夢想更是城市進步的原動力。多年來,看著「築夢者」哈利團長自幼堅持街舞、不藏私地號召青年加入,不僅讓嘉義市成為街舞首都,也見證了年輕世代的力量。築夢者自東區成立以來,如今在僑平國小對面再度設立分校,課程不僅遍及全臺,更鏈結國際,讓嘉義被更多世界看見。黃敏惠市長指出,築夢者提出「舞運大同」理念蘊含哲理,象徵跨越族群與年齡的融合,人人都能參與,傳遞愛與和平,也呼籲家長帶著孩子一同加入,分享屬於嘉義的青春與希望。 黃敏惠市長補充,嘉義市日前雖遭逢百年來最嚴重的風災,但市府全力動員,用最快的速度進行搶通、去化、清理、復原,恢復市容,展現嘉義人面對困境依然充滿勇氣與奮戰不懈的精神,而7月12日至13日剛舉辦的「街舞首都」活動吸引近萬人次參與,也撫慰了市民緊張的情緒。市府希望透過街舞活動,提供文化與創意能量交會的平台,為所有熱愛街舞的孩子創造更寬廣的路。 築夢者團長哈利表示,感謝黃敏惠市長及議員們長期的支持與鼓勵,讓他深切感受到嘉義不再是文化沙漠,而是青年能夠實現夢想的城市。哈利強調,在嘉義市不僅能築夢,更能透過街舞展現自我,享受生活並贏得舞台。哈利也誠摯邀請臺灣各地及國際的夥伴來到嘉義,一同用舞蹈交流,感受這座城市的熱情與活力。 文化局謝育哲局長也說,今年是嘉義建城321年,文化的傳承,不僅是歷史的延續,更是面向未來的勇氣,正如嘉義市展現的「小城市、大創新」精神。築夢者分校的成立,不僅展現出青年世代的責任感,也是青年參與文化建設的最佳示範,我們也希望透過教育的力量,讓街舞不只是興趣,更會是青年的職業與志業,逐夢踏實。下半年嘉義市還有更多的青年活動,包括光織影舞、有事青年節、搖滾音樂祭、320+1城市博覽會、國際管樂節等,歡迎全國的青年一起來嘉,釋放年輕能量! 文化局表示,築夢者原位於嘉義市東區,近年來持續擴展規模,現已在新北市、台中市、竹北等地設有授課據點,展現強勁發展動能與影響力。此次回到嘉義市西區開設新分校,象徵著對地方文化的認同與承諾,也為更多嘉義市的青年學子提供街舞學習與成長的舞台。(圖文/嘉義市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