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北港車頭檜木燒烙 113.12.01
嘉義北港車頭檜木燒烙是什麼?它是一種結合傳統燒烙技法與嘉義獨特文化,特別是阿里山檜木及火車文化的藝術形式。 以阿里山檜木為媒材,利用高溫燒烙工具在木面上烙印圖案,創造出深淺不同的紋理與色澤變化。 如同嘉義市後火車站後驛里(舊名北港車頭)「檜木燒烙發展中心」的創辦人-張福昇老師所做的那樣,我們能將老舊檜木屋拆除後的廢棄料再利用,賦予它們新的生命與藝術價值。 這不僅是精湛的技藝,更是對材料、文化與歷史的致敬。 學習嘉義檜木燒烙,建議從木材選材開始,了解不同檜木特性與燒烙技巧的搭配,才能更好地掌控火候,精準呈現作品細節。 過程中,融入個人情感與對嘉義在地文化的理解,更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例如以火車、阿里山等元素為主題,結合傳統與現代設計,展現其獨特魅力。
學習嘉義檜木燒烙需要哪些基礎知識和技能?
一、木材的選擇與處理
阿里山檜木是嘉義檜木燒烙的靈魂。其獨特的木質紋理、芬芳的香氣以及耐腐蝕的特性,都是其他木材難以比擬的。然而,並非所有阿里山檜木都適合燒烙。我會仔細挑選木材,考量其材質的密度、紋理的清晰度以及含水率。密度過低的木材容易燒焦,紋理混亂的木材則難以呈現細膩的圖案;含水率過高則容易造成燒烙後木材變形或龜裂。因此,我會選擇乾燥適中、紋理清晰、密度適中的檜木,並進行必要的預處理,例如去除木材表面的雜質、打磨平整等,確保燒烙過程順利進行。
二、圖稿設計與轉印
燒烙圖案的設計,是將理念具象化的關鍵環節。我會根據客戶需求或個人創作靈感,設計出獨特的圖稿。這不僅僅是繪畫的技巧,更需要對嘉義地區的文化元素,例如阿里山風景、火車文化、傳統圖騰等有深入的瞭解,將其巧妙地融入圖案設計中。圖稿完成後,我會使用專業的轉印方法,將圖案準確地轉印到檜木表面,作為燒烙的依據。 這一步驟需要細緻的操作,確保圖案清晰完整,為後續的燒烙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燒烙技巧與火候掌握
燒烙是整個過程的核心。這需要熟練掌握燒烙工具的溫度和力度。不同的溫度和力度,會產生不同的燒烙效果。溫度過高容易燒焦木材,力度過大則會損壞木材紋理。我會根據木材的特性以及圖案的細節,調整燒烙工具的溫度和力度,例如在細膩的線條處使用較低的溫度和輕柔的力度,而在較為粗獷的部位則使用較高的溫度和較大的力度。經驗的累積至關重要,只有經過長期的練習和摸索,才能掌握精準的火候和力度,燒烙出深淺分明、層次豐富的圖案。
四、上色處理與表面保護
燒烙完成後,我會根據圖案的需要進行上色處理,以突出圖案的層次感和美感。這一步驟需要選擇適合的顏料,並掌握正確的上色技巧,避免顏料滲透到木材內部或影響木材的紋理。最後,我會為作品進行表面處理,例如塗抹保護油,以保護作品免受濕氣和蟲害的侵蝕,延長作品的使用壽命,讓作品的獨特紋理與香氣能長久保存。
五、創新應用與現代詮釋
單純的技法傳承並不足夠, 在這個時代,傳統工藝需要與現代生活接軌,才能延續其生命力。 因此,我在教學中也融入許多創新元素,例如鼓勵學員嘗試不同的設計風格、運用現代科技輔助創作、探索新的材料搭配等。 例如,我們嘗試將檜木燒烙與其他工藝技法結合,例如金屬鑲嵌、漆器工藝等等,創造出更豐富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 我們也鼓勵學員將檜木燒烙應用於生活用品的設計中,例如製作杯墊、書籤、名片夾等,讓這項傳統工藝走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六、將廢棄檜木賦予新生也是創新應用的一環。
我親身參與老舊檜木屋拆除後的廢棄木料再利用,將這些原本要被丟棄的木材,轉化為獨具匠心的藝術品,不僅賦予了這些木材新的生命,也傳達了環保和永續的理念。 這也是我教學中非常重視的一部分,讓學員瞭解傳統工藝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緊密聯繫。
整個嘉義檜木燒烙的過程,是一個融合藝術與技藝的精細創作過程,需要耐心、細心以及對木材、文化和藝術的深刻理解。 從木材的選擇到最終的成品,每一個步驟都蘊含著對這項傳統技藝的尊重與傳承,也展現了創作者對嘉義這片土地的熱愛。
想體驗嘉義在地文化與傳統工藝? 親自參與嘉義檜木燒烙課程,學習選材、設計圖案、燒烙技巧及上色處理等完整流程。從基礎入門到進階創作,都能在過程中深入了解阿里山檜木的特性、嘉義火車文化與地方特色,並親手創作獨一無二的檜木藝術品,將這份珍貴的文化體驗帶回家。
您可以透過幾個方式體驗或學習嘉義檜木燒烙:首先,您可以到「北港車頭檜木燒烙中心」參觀,親身體驗燒烙的過程,並瞭解這個傳統藝術的文化底蘊。其次,中心也提供從基礎入門到進階創作的教學課程,讓您逐步學習燒烙技法。 此外,中心還提供客製化檜木燒烙作品的服務,讓您能創作屬於自己的檜木藝術品。 您也可以密切關注我們的網站或社群媒體,瞭解最新課程資訊和展覽活動。創辦人-張福昇老師 (張福昇老師口述/蕭百呈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