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榮日照「媽咪樂時光」歡慶母親節經典旋律掀起長輩滿滿回憶殺 114.05.06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臺中榮總嘉義分院日照中心迎接溫馨五月,在母親節前夕特別舉辦「媽咪樂時光」慶祝活動,融合歌唱、舞蹈與趣味戲劇,以多元豐富的形式,向榮民眷屬與高齡長輩表達感謝與敬意。現場氣氛歡樂,長輩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提前感受母親節的溫馨喜悅。
嘉榮日照中心護理長蘇盈臻表示,此次活動特別邀請由中高齡女性組成的表演團隊,帶來帶動唱、歡樂舞及趣味戲劇演出,希望藉由年齡相仿的表演人員,為長輩帶來更有共鳴的情感記憶。表演團體現場選唱〈望春風〉、〈雨夜花〉及〈美酒加咖啡〉等經典老歌,旋律響起,掀起長輩們滿滿回憶殺,大家一起輕聲哼唱、隨節奏舞動。黃奶奶深受感動地說,〈雨夜花〉是媽媽最常唱的歌,現在自己也當阿嬤了,聽到這首歌特別思念母親。
日照中心蘇盈甄護理長說到,這次母親節慶祝活動內容豐富,<為了10萬元>具有鄉土風格的戲劇演出,特別受到長輩喜愛與好評,表演人員以誇張逗趣的肢體動作、幽默台詞與現場互動,讓每一位長輩看得目不轉睛,也很有參與感,現場笑聲不斷,氣氛相當熱烈。活動尾聲,由日照中心的護理師、社工師團隊與表演者攜手,齊聲合唱〈甜蜜蜜〉,向日照中心裡每一位勞苦功高的母親與長輩獻上祝福
嘉榮護理部主任張蘭英表示,長輩們對這類結合表演與互動的活動充滿期待,音樂與表演不但豐富日常生活,也可以帶來心理層面的支持陪伴,日照中心舉辦的「媽咪樂時光」活動,不僅只是慶祝母親節,更希望能促進長輩彼此的社交互動,為心裡帶來期待與溫暖的感受,鼓勵長輩珍視自我,在日照中心繼續充滿活力享受樂齡生活。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院長陳正榮在母親節前夕,特別向所有母親與長輩表達敬意與祝福。陳院長表示,每一位高齡長者,無論是榮民、榮眷或社區長輩,都是我們最珍貴的家人,默默為家庭及社會付出貢獻,值得被用心珍惜與細心照護。日照中心每一次的活動,都是我們對長輩關懷與家庭價值的實踐。感謝照護團隊長期以來的努力與付出,為長輩們帶來溫暖、尊嚴與快樂,也讓這個節日更添意義。衷心祝福所有長輩與媽媽們,母親節快樂、健康平安。(圖文/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暨灣橋分院)
更多新聞
灣橋榮院香光寺浴佛節義診檢 長輩大讚太貼心
灣橋榮院香光寺浴佛節義診檢 長輩大讚太貼心 114.05.05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竹崎鄉香光寺於本週日(5月4日)舉辦浴佛節慶祝活動,臺中榮總灣橋分院社區營造服務中心現場設置「關懷社區義診檢」攤位,由專業團隊提供血壓量測、骨質密度檢查與C型肝炎篩檢等健康服務,此次活動結合宗教與醫療資源,期望促進社區健康、提升醫療可近性,實踐「以愛為本、健康為先」的理念,將專業醫療服務深入地方、送到居民身邊。 灣橋榮院家庭醫學部部主任陳怡成表示,此次結合宗教盛事舉辦的社區健康活動,提供多項實用醫療服務,檢查結果可現場即時得知,並由專業人員提供衛教說明與初步醫療諮詢,深受民眾歡迎。在此次義診項目中,「骨質密度檢測」最受鄉親好評,吸引大量民眾排隊參與。居民陳女士開心的說:「在醫院做骨質密度檢查要自費,灣橋榮院的義診竟然能夠免費檢測,真的非常用心,讓我們不用跑遠,就能照顧到自己的健康,對長輩很友善。」 家庭醫學部主任陳怡成醫師指出,許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及骨質疏鬆,在初期往往缺乏明顯症狀,透過基礎健康檢查,能及早發現並及時介入治療,是維護健康、預防惡化的關鍵。他表示,非常樂見鄉親與長輩們能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藉由宗教盛事的契機,輕鬆且便利地獲得專業醫療服務,也希望藉此機會提醒大家重新關注自身健康,同時多關心身邊親友的身體狀況。 臺中榮總灣橋分院院長陳正榮表示,灣橋榮院長期致力於社區醫療與長照整合服務,透過義診檢活動,希望讓鄉親們提前掌握慢性病與潛在健康問題,並協助民眾建立健康管理的正確觀念。陳院長強調,健康是人生重要的本錢,更是每個人都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這次與香光寺合作,不僅展現出醫療與信仰之間共同關懷生命的價值,也讓灣橋榮院有機會將醫療資源帶入社區,主動接觸、主動服務,讓健康照護走進社區每個角落。(圖文/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暨灣橋分院)嘉義市民114年整合性健康篩檢開跑 新增三項檢查 30-39歲族群增加篩檢頻率 嘉市府呼籲盡早檢查為健康把關
嘉義市民114年整合性健康篩檢開跑 新增三項檢查 30-39歲族群增加篩檢頻率 嘉市府呼籲盡早檢查為健康把關 114.05.02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民114年整合性健康篩檢啟動記者會今(2)日於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舉行,由林瑞彥副市長、衛生局廖育瑋局長、多位議員、里長及六家醫院代表共同宣布開跑,服務對象為設籍嘉義市30歲(含)以上市民。今(114)年新增三項檢查,(1)胃癌篩檢,(2)攝護腺癌篩檢異常者加做游離型攝護腺特定抗原,(3)失智症的AD8篩檢問卷,及擴大服務年齡30至39歲市民每5年可檢查1次。籲請符合資格的市民持身分證及健保卡至聖馬、嘉基、嘉榮、部嘉、陽明及慶昇等6家醫院接受服務。 林瑞彥副市長表示,嘉義市自96年開始辦理市民整合性健康篩檢,結合轄內6家績優醫院,提供市民癌症及慢性病篩檢服務,每年邀請專家檢討篩檢結果、滾動式調整篩檢項目。感謝參與提供服務的六大優質醫院及國民運動中心,也謝謝議會一直以來給予的支持,更是感謝各位里長為市民的健康協助宣傳。林瑞彥副市長分享依據112年國健署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顯示,癌症為十大死因之首、另與慢性疾病有關的十大死因也占了約六成,也呼籲民眾透過健康檢查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以減少癌症等重大疾病對壽命的影響。林副市長也提到,今年嘉義市加強肝癌、攝護腺癌及胃癌等項目的篩檢,並鼓勵市民把握名額,積極參與,為自己與家人多一層健康保障。 衛生局廖育瑋局長說明,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2年嘉義市的胃癌標準化死亡率為十大癌症第8名,顯示其對市民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預計明(115)年將胃癌納入第六癌篩檢,嘉義市提早於今(114)年就為45-74歲符合大腸癌篩檢者檢測胃幽門螺旋桿菌,共提供5,000個篩檢名額,若篩檢為陽性,可接受治療或經醫師評估後再進一步做免費無痛胃鏡檢查。廖育瑋局長補充,另因慢性病的好發年齡有下降趨勢,嘉義市擴大服務30至39歲族群,提供每5年1次的定期篩檢服務,檢查項目除了B、C型肝炎,還有甲型胎兒蛋白,它是一種肝癌腫瘤標記,如果數值偏高會再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是否有腫瘤。廖育瑋局長也提到,今年也延續往年政策和國民運動中心合作提供免費運動體驗卷以及舉辦握力比賽等,歡迎市民踴躍參加。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代表,也是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肝科陳柏岳醫師說明,9成的胃癌患者都被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感染胃幽門桿菌者發生胃癌的機率是未感染者的6到10倍,因此利用糞便檢查進行未侵入性的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可以即早發現罹癌的風險,若經檢查被感染也不必驚慌,無論有無症狀皆可經醫師評估安排胃鏡檢查,或接受口服抗生素7至14天的除菌治療,以降低胃癌發生率。 衛生局說明,攝護腺癌111年發生人數已躍升為男性癌症第3位,攝護腺特定抗原(PSA)檢查可作為早期偵測攝護腺癌的工具,惟PSA 值升高,不代表一定是攝護腺癌,為提高判斷的正確性,今年為PSA值≧4ng/ml者加做游離型攝護腺特定抗原(Free PSA)檢查,提供泌尿科醫師多一項判斷工具。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來臨,失智症者快速增加,今年的整篩65歲以上長者將填寫失智症AD8問卷,若AD8問卷總分數≧2分需通報本市失智共照中心並轉至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協助確診。 今日記者會邀請75歲鄭先生及77歲張先生分享,以自身經驗鼓勵大家篩檢及呼籲定期追蹤的重要性。2位病友的主治醫師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陳詩典醫師及聖馬爾定醫院羅清池醫師也補充專業說明,他們都是B、C肝篩檢時發現B肝,之後在醫院治療及定期追蹤,即使發現1公分左右的小型肝癌,接受微創電燒治療成功,狀況良好生活品質佳,都能積極參加各項活動。 前國家根除C型肝炎辦公室流行病學研究組組長,目前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顧問級主治醫師盧勝男教授談到,台灣的肝癌篩檢就是透過B、C肝篩檢,找到肝癌高危險群,提供患者每六個月定期追蹤,接受腹部超音波及胎兒蛋白檢測,一旦發現肝炎活性或發現肝癌,都可以在健保給付下接受適當治療。盧教授呼籲,市民應多加利用健康篩檢,陽性患者務必定期追蹤,早期診斷適當治療,才能改善肝癌病患的預後。 衛生局表示,為使資源有效運用,符合成人預防保健資格的市民應搭配國健署「成人預防保健健康篩檢項目」,其餘檢查項目使用「市民整合性健康篩檢項目」一起完成檢查,使資源整合發揮最大效益。經費有限,用完為止,請市民朋友提早篩檢。歡迎市民朋友多加利用「網路預約」機制(https://imsr.cichb.gov.tw/ ),篩檢前48小時線上預約,依約定時間前往檢查,人潮分流,縮短候檢時間。如為114年新遷入、持居留證之市民,尚無法利用線上預約,請改撥打電話至服務醫院預約。(圖文/嘉義市政府衛生局)是否擴大民宿劃設區域 市府強調持開放審慎態度
是否擴大民宿劃設區域 市府強調持開放審慎態度 114.05.01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雖僅60平方公里,卻擁有豐富的人文與歷史風貌。近年來,隨著中央法規自民國106年起鬆綁,嘉義市成功突破都市計畫區的設限,得以在具人文或歷史風貌的區域設立民宿,為城市觀光注入新動能。 市府於民國109年啟動盤點作業,同步舉辦多場說明會與業界溝通,並於同年12月25日正式公告特定區域作為民宿設立範圍。該區域涵蓋縱貫鐵路以東、博東路以南、垂楊路以北、新生路以西的範圍,並依據整體區域規劃、歷史年代脈絡、文化資產密度及步行距離等條件謹慎劃設。 自公告實施以來,嘉義市已核准設立21家合法民宿。根據統計,77%的民宿負責人年齡在50歲以下,展現青年世代對地方旅宿產業的投入熱情;另有68%的民宿建築屋齡超過40年,顯見老屋活化成為推動地方創生的重要支柱。同時也在公私部門的努力之下,在114年4月21日成立「嘉義市民宿文化發展協會」,也為嘉義市民宿產業邁入一個新的里程碑。 針對是否擴大民宿劃設區域,嘉義市觀光新聞處長張婉芬表示,市府持開放但審慎態度,將從法規一致性、居民生活權益及產業公平發展等多元面向進行通盤檢討,確保政策方向符合法規並具可行性。 張婉芬處長指出,嘉義市目前有旅館79家、民宿22家,共計101家旅宿業者,平均每平方公里超過1.6家,旅宿密度已屬全台高水準。此一現象突顯本市旅遊市場活絡,但同時也顯示區域承載量正面臨壓力。因此,市府未來將更審慎考量產業布局與資源分配,避免觀光設施過度集中導致失衡,確保城市生活品質與觀光產業穩定發展能夠並進。 市府也將依據《民宿管理辦法》及相關土地使用與文化資產保存規定,依法推動後續政策,並廣泛蒐集地方意見,評估旅宿成長可能帶來的噪音與環境影響,以兼顧觀光發展與居民福祉。(圖文/嘉義市政府觀光新聞處)嘉榮醫療團隊偕同嘉義玉山扶輪社 愛心義診守護榮民(眷)及鄉親健康
嘉榮醫療團隊偕同嘉義玉山扶輪社義眷)及鄉親健康 114.04.28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中榮嘉義分院於今(27)日,在嘉義市中央廣場偕同嘉義玉山扶輪社聯合舉辦社區義診篩檢活動。活動現場由嘉榮家庭醫學部主任陳怡成率領社區醫療團隊,結合嘉義玉山扶輪社熱心公益的行動力,為市民鄉親提供即時的醫療服務及多項免費健康檢查,民眾參加篩檢時,感受嘉榮專業、細心與溫暖,紛紛表示:「有嘉榮真好!」在社區就能獲得這麼周全的醫療服務,讓人倍感安心。 嘉榮家醫部主任陳怡成表示,此次義診設有多元篩檢項目,涵蓋民眾關注的健康議題,包括:血壓測量、血糖、膽固醇、尿酸檢測及C型肝炎快篩,協助初步評估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病風險;針對高齡族群預防骨質疏鬆,進行超音波足跟骨質密度檢測;口腔癌與大腸癌篩檢配合衛福部政策,推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長者功能評估(量六力)協助高齡者建立完整健康檔案。現場由專業醫師親自解說檢查結果,提供實用健康建議。 嘉榮陳怡成主任說明,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義診活動,把醫療資源帶進社區,縮短醫療可近性的差距,也強化早期篩檢與疾病預防的觀念,讓更多民眾能提早掌握自身健康狀況。 嘉義玉山扶輪社吳德揚社長表示,此次與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合作舉辦義診篩檢,是社區服務與醫療公益的重要結合,未來也將持續推動更多在地關懷行動,擴大服務對象,實踐「服務超我」的扶輪精神。 嘉榮院長陳正榮表示,本院定期深入社區辦理義診篩檢活動,不僅提升民眾健康意識,也展現出醫療單位與社區攜手合作的強大力量。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將積極推展及落實政府健康台灣政策,致力推廣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持續守護雲嘉南鄉親健康。(圖文/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暨灣橋分院)國中技藝競賽 黃敏惠市長表揚180位技藝競賽優秀學子
國中技藝競賽 黃敏惠市長表揚180位技藝競賽優秀學子 114.04.16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於今(16)日在蘭潭國中活動中心舉辦「113學年度國中技藝競賽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表揚180位技藝競賽優秀學生,包括167位在國中技藝競賽中表現傑出的學生,以及13位榮獲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金手獎」的學生。現場由市長黃敏惠一一表揚,肯定獲獎同學的努力,並鼓勵獲獎同學持續精進,在未來各職場領域發光發熱。 黃敏惠市長表示,教育的核心價值,在於挖掘與培養每一位孩子的潛能,讓他們依照自己的性向與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與發展方向。市府致力於培育青年人才,在各教育階段為學生創造探索的機會,從中發現興趣、培養技能,進而透過技藝教育和產業合作,幫助學生培養實務經驗。目前全市8所公立國中已開設11個職群、共33個班次,提供超過500位學生參與,由嘉義高工、嘉義家職、東吳高職、崇仁醫專等學校協力,推動技藝教育與培養國中生涯探索與技藝扎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只培養技術,更是為未來職涯奠定扎實基礎。 黃敏惠市長也特別表揚今日獲獎的學生,共有167位在國中技藝競賽中表現傑出,以及13位榮獲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金手獎」的學生,是大家學習的好榜樣。最後,感謝所有學校師長、教育團隊與合作單位的共同投入,期許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在屬於自己的領域中發光發熱,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 嘉義家職的鄧又慈同學,在113年全國技能競賽中代表學校參加「食品檢驗分析」職類,憑藉扎實的化學與微生物基礎,以及穩定的臨場表現,榮獲金手獎殊榮,為校爭光。鄧又慈同學說,能代表嘉義家職參賽並獲得金手獎,她感到非常榮幸,感謝指導老師一路上的陪伴與專業指導。準備期間歷經長時間訓練,不僅讓她在食品檢驗中對化學與微生物的理解更加深入,也讓她在操作與理論整合上有明顯成長。她回憶訓練過程中曾遇到不少挑戰,特別是對先前完全陌生的專業知識,需要花費更多時間透過實驗實作與課本內容交互印證,才能真正掌握。她強調,將實務與理論結合,是她能夠牢記觀念、穩定應賽的關鍵。針對未來有志參賽的學弟妹,鄧又慈同學分享參賽秘訣,比賽是現場抽題,即使有範圍,但內容整合性高且變化多,需要有良好的臨場反應與基礎實力,尤其在化學與微生物方面要有充實的準備,才能從容應對各種挑戰。 嘉義高工吳尚霖同學在去(113)年參加全國技能競賽,於「機器手臂技術」職類中脫穎而出,榮獲金手獎殊榮。他表示,這次能代表學校參賽並獲得佳績,是一段充滿挑戰但也收穫豐富的經歷。回顧比賽過程,吳尚霖同學說,競賽形式是程式設計與實體機器手臂操作,從模擬操作到實機演練,每一步都需精準執行,才能讓任務順利完成,與一般印象不同,此競賽並不以速度取勝,而是強調作品的「完成度」與精確性。他認為,比賽最大的挑戰在於預先模擬各種可能發生的錯誤與狀況,並在訓練中一一排除問題,才能在正式比賽時穩定發揮。 典禮中,蘭潭國中「熱舞-風華展」以活力舞蹈展現藝術與運動之美,東吳高職「戰鼓-技藝震」則由九天民俗技藝團曾德偉老師指導,陣式的變化及振奮人心的鼓聲激昂演出,融合獨奏和齊奏,震撼全場。現場也展出國中與高職合作班的技藝教育成果,吸引眾多師生與家長關注。(圖文/嘉義市政府教育處)嘉市南興國中推動水域課程「城市水域 在嘉啟航」 黃敏惠市長:讓探索教育在嘉扎根
嘉市南興國中推動水域課程「城市水域 在嘉啟航」 黃敏惠市長:讓探索教育在嘉扎根 114.04.16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南興國中今(16)日於其永續學院探索體驗園區(第二校區)舉辦嘉義市水域課程「城市水域 在嘉啟航」啟動典禮,課程的啟動展現了嘉義市在戶外教育領域的全新突破,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在城市之中的安全水域教育環境。黃敏惠市長與模擬聯合國李錫津理事長、童軍會李宗亮總幹事、女童軍會簡麗環理事長、教育處郭添財處長及多位議員貴賓皆出席水域課程啟動儀式,為嘉義市多元共融的教育藍圖再添上精彩的一筆。 黃敏惠市長表示,雖然嘉義市並非臨海城市,但身為臺灣這座海島的一員,更應積極推動海洋教育與永續教育。在95年擔任第一任市長期間,當時的李錫津副市長引進了嶄新的教育思維,希望能為孩子們打造一個不只是學科知識的學習場域,更是一個充滿挑戰、探索、啟發與成長的教育空間。在這個信念下,市府積極爭取中央的支持,並在許多關心教育的夥伴鼎力協助下,經過嚴謹的環評與水保規劃後,探索體驗學校自102年動工,耗時4年才完工啟用。戶外探索教育已於歐美國家盛行已久,希望探索教育在嘉義市繼續深入扎根,永續學院探索體驗園區能夠提供孩子一個可以挑戰自我、認識自我並超越自我的學習場域。 黃敏惠市長也提到,「教育決定人才,人才決定未來。」市府自112年起積極投入資源,經過縝密規劃與議會支持,由市府逐年編列預算,預計4年共計投入5億8千萬經費進行園區整體開發,進一步完善探索教育園區的硬體設備與師資培訓。黃敏惠市長強調,探索教育的推動必須兼顧專業與安全,未來市府將持續充實專業教學人力,打造更完善、更安全的體驗環境。也希望透過教育創新,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為城市發展奠定更堅實的人才基礎。 教育處郭添財處長表示,為豐富探索教育課程的多元性,市府補助621萬設置水域課程設施設備,水域課程的啟動僅是開端,未來園區開發將以「永續」為核心理念,依循「教育新世代」自我實現,適性揚才的發展軸線,透過戶外教育、童軍教育及環境教育三大課程主軸,培養學生自信面對未來。 南興國中校長柯博議表示,南興國中第二校區所設立的「探索體驗園區」,是全國首座由地方政府設置,並由國中學校代管的大型探索體驗學習基地,不僅具備「第一」的地位,更是目前全國唯一的案例。對此,柯博議校長也說,南興國中探索體驗園區佔地約7.5公頃,因此在建設與維運上需投注大量人力與資源,能肩負此項任務感到與有榮焉,同時也深知這份責任的重大。南興國中有多達33項擁有國際認證的高低空設施,透過各項體驗課程能讓學生認識並尊重大自然,體驗在戶外活動的技巧與樂趣,每年近6,000名學子前往體驗,至114年總參與人數已超過4萬5,000人。 柯博議校長也特別感謝市府的支持,不僅提供經費協助,也跨局處整合資源,協助園區克服水土保持區等法規限制,順利完成環評、水保等相關計畫,確保園區建設依法合規且安全完善。市府補助621萬設置水域課程,執行電力改善工程、空氣能熱泵熱水器建置、滯洪池教學情境暨周邊環境改善工程及水域課程教具教材暨安全設備等四大項目,於113年底全數驗收完成並開發相關課程實施。於今年正式辦理水域課程,可分為獨木舟操作及自力造筏兩項課程,預計有800名國中生參與課程,不僅能讓孩子學習到水域活動的安全知識,更能激發學生對於水域的興趣及潛能。未來若營運成熟,也將逐步開放給市外學校團體及民間單位申請,共享資源。 今日體驗水域課程的南興管樂班學生表示,同學大多是第一次上水域課程,從陸地跨到水域的課程讓他們覺得很新奇、特別,而且在划船過程中對於夥伴間的團隊合作與溝通默契相當考驗。(圖文/嘉義市政府教育處)短短2天84里長、21議員連署齊聲力挺嘉義輕軌 黃敏惠市長領軍北上為市民發聲
短短2天84里長、21議員連署齊聲力挺嘉義輕軌 黃敏惠市長領軍北上為市民發聲 114.04.14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行政院於今年初核定「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並提出九大配套措施,規劃串聯嘉義以南各縣市科技產業園區,推動區域整體發展。雖然計畫範圍涵蓋嘉義市,實際上卻無交通等具體建設納入,形同「有名無實」。黃敏惠市長今(14)日在市政會議中再次強調,嘉義市是雲嘉嘉南科技產業園區的核心之一,不應被邊緣化,輕軌藍線有助活絡周邊產業園區、有助大南方計畫推動,中央應履行承諾,儘速推動高鐵聯外輕軌建設。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長期以來持續爭取輕軌藍線計畫。她將於4月17日代表市民北上,參加「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中央與地方推動協調會議」,並帶上全市84里里長與21位市議員共同連署的連署書,向中央反映地方民意,爭取嘉義市應有的建設權益。 黃敏惠市長指出,嘉義高鐵與台鐵間的軌道銜接,不僅是國家重大政策,更是中央對嘉義市民長年的承諾。早在民國88年,時任高鐵局長何煖軒說明當路廊達一定運載量時即行鋪設;行政院94 年 3 月 24 日核復同意交通部所報「高鐵嘉義站聯外 BRT 執行方案」,請交通部參考路廊運量之成長情形 ,再適時提出輕軌計畫。黃敏惠市長也提到,早在21年前,她擔任立法委員期間,就積極推動此案,並發起全市里長及市議員連署支持,並與議員聯袂拜會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並獲支持。遺憾的是,中央至今未履行承諾,輕軌建設仍未啟動。 黃敏惠市長進一步指出,今年初中央公布的大南方新矽谷計畫,總計納入22項與交通相關的建設案,嘉義市卻一項未列。她強調,大眾運輸是實現永續發展的關鍵一環,也是帶動雲嘉嘉南整體發展的重要基礎,輕軌藍線可串聯嘉義市、縣周邊眾多的科學產業園區,推動輕軌建設對於活絡產業園區及其相關生活圈發展有重要意義,將更有助於大南方新矽谷計畫推動。輕軌建設不僅關乎政策執行與法律事權,更關係公平正義,中央應正視地方發展需求,立即啟動嘉義輕軌藍線計畫,不再讓民眾的期待落空。 黃敏惠市長也提到,當市府與民意代表共同簽署連署書的消息一出,即獲來自市民、學界等各界的回響,更有相當多民眾自發表示願意連署,也有來自學界意見指出輕軌可便利學子通學,將助益提升教育與生活品質。此次雖以民意代表為主發起連署,但其背後反映的是真實且迫切的民意期待。 最後,黃敏惠市長重申,中央應立即啟動輕軌藍線建設,串聯高鐵、台鐵、林鐵與糖鐵,形成「五鐵共網」系統,打造完整交通路網,進一步促進區域交通整合與產業發展。(圖文/嘉義市政府交通處)大白熊x爽爽貓聯手出擊! 2025嘉義「來嘉BIKE訪」熱騎開跑,市集招募中
大白熊x爽爽貓聯手出擊! 2025嘉義「來嘉BIKE訪」熱騎開跑,市集招募中 114.04.11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2025年由嘉義市政府主辦的「來嘉BIKE訪 騎出好交情」自行車活動即將開跑!首場暖場活動將於4月26日(六)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在嘉油鐵馬道南京路站盛大登場,邀請全台單車愛好者一起騎進嘉義市的春日風景,推廣低碳環保的健康生活方式。隨後,5月25日(星期日)上午8:30,千人主場騎乘活動將於蘭潭舉行,現場設有精美紀念品與總價超過2萬元的摸彩大獎,完成騎行的朋友還能獲得聯名T-shirt和紀念毛巾等好禮。 嘉義市政府觀光新聞處張婉芬處長表示,很高興響應世界自行車日舉辦、深受好評的「來嘉bike訪」活動一年比一年盛大,今年我們邀請人氣IP「大白熊」與「爽爽貓」組成「最嘉拍檔」,讓活動增添更多趣味與互動。這不僅是騎行活動,更是體驗嘉義美景與在地文化的好機會,藉由騎行,也促進市內外遊客的交流與友誼。 張婉芬處長強調,嘉義市擁有完善的YouBike 2.0系統,設有196個租借站與1,486輛車,並搭配25公里的環市自行車道,是騎行愛好者的天堂。無論是日常出行還是休閒旅遊,都能享受騎行的樂趣。今年的活動不僅挑戰體能,更結合運動、旅遊和在地特色,讓大家在健身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嘉義的獨特魅力。 觀光新聞處表示,4月26日(六)暖場活動將採線上預約與現場報名雙軌進行,完成指定路線任務並拍照打卡的參加者可獲得限量500份的「獨嘉包裝三明治冰餅」,讓大家在騎行的同時品味嘉義的在地美味;活動採線上報名,將於4月14日(一)上午10時至4月23日(三)下午5時止,在「嘉市好旅行」臉書粉絲專頁開放,名額有限,請速把握,以免向隅! 5月25日(日)主場活動將提供更多驚喜,參與者除了享受騎行樂趣,還有機會參加總價超過2萬元的摸彩活動,主場活動現場將設有「獨嘉限定」特色市集,招募40家攤位,展示文創品牌、手作小物和在地特色商品。市集攤商現已開放報名,詳細招商說明請見報名表單(網址:https://forms.gle/z77adiG1MZxU9Vrs6)!(圖文/嘉義市政府觀光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