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2022 島嶼音樂季 5/27 線上啟動花東與沖繩音樂人.連線溫暖致意 111.05.27
(記者游明蘭/台東市報導)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辦的「2022 島嶼音樂季」今年邁入第 9 年,自2014年起以一年在花東、一年在沖繩一期一會輪流辦理,讓民眾認識二地的音樂及工藝的異同與風采。本年度活動主題「聲歷其境」,以音樂為主軸,樂器工藝展示以及貼近生活文化體驗的一系列活動,帶來兼具深度與廣度的文化交流體驗。
今年島嶼音樂季於5月27日辦理活動線上記者會,由本年度臺灣方團隊的「阿美族複音青春歌隊」於記者會連線會場帶來阿美族珍貴的歌謠,充滿生命力的演出為活動揭開序幕。此外,不在現場的音樂季成員們也透過留言影片的方式分享透過島嶼音樂季進行音樂交流的期待。來自沖繩的前金曲獎團體「大嘴巴」主唱愛紗也特別為活動錄製宣傳短片,傳遞對於故鄉沖繩與臺灣花東進行音樂文化交流的支持。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江愚館長表示近兩年來不畏疫情,臺灣花東與日本沖繩透過各種多元形式且不同面向的方式進行豐富的文化交流,本次除了線上記者會,也會有樂器工藝展、音樂會等有趣的活動,也希望在疫情穩定後,能夠邀請沖繩音樂人來臺,如本年度主題「聲歷其境」讓兩地音樂人與民眾能夠更加了解彼此文化。
公益法人沖繩產業振興公社臺北事務所上江洲辰德所長表示,很高興本年度島嶼音樂季再度啟動,隨著那霸國際機場即將恢復運作,期待未來沖繩與臺灣有更多的交流與互動。外交部東部辦公室胡琪斌處長、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也透過線上記者會表達對兩島音樂與生活文化交流表達支持與祝福,期待透過島嶼音樂季推廣臺灣文化,並在兩地的深度而多樣化的交流中了解學習彼此的文化。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表示,本年度島嶼音樂季除了音樂會與工藝展,也將邀請花東與沖繩二地的音樂人,一起進到花東部落及校園做深度的音樂文化與生活體驗交流。在疫情時代,彼此藝文交流與情感流動仍持續不歇。
https://hotislands.culture.tw/home/zh-tw 與 HOT Islands Music Festival 島嶼音樂季粉絲專頁 圖文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更多新聞
國立臺東大學 《風起雲湧 海天一色-2022臺菲藝術交流聯合畫展》高雄開幕展出
國立臺東大學 《風起雲湧 海天一色-2022臺菲藝術交流聯合畫展》高雄開幕展出 111.05.27 (記者游明蘭/台東市報導)2022年《臺菲藝術交流聯合畫展》交流盛會移至高雄岡山文化中心辦理,作品展覽將於111年5月25日開幕,展期5月25日至6月5日。臺東大學與菲律賓系統大學交流密切,參與的藝術家在疫情中持續創作不輟,展現豐富亮眼的作品。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往觀展,沈醉於藝術饗宴。 臺東與菲律賓因地緣相近,菲律賓最北邊的巴丹群島有些島嶼和蘭嶼相距甚至不到百公里,兩地居民早已在海上頻繁活動且交流。臺東大學配合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由美術產業學系邀請藝術家舉行聯展,增進兩國藝術交流與國際友誼。臺東大學校長曾耀銘表示,舉辦臺菲藝術家聯展,除了展現兩地藝文特色與風情外,也是實踐臺東大學以「智慧、健康、永續、美學」四大內涵的教學培育方針,邁向綠色國際大學的宗旨。 國立臺東大學與菲律賓系統大學在2019年建立了平臺,促成《芳菲錯金/流光歲月─臺菲藝術交流聯合畫展》,並於2020年5月在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藝文中心1樓展廳舉行首展,佳評如潮。2022年的《臺菲藝術交流聯合畫展》不畏疫情重磅登場,我國外交部及菲律賓在臺辦事處將派員蒞臨參與;臺菲藝術家、藝文團體、以及菲律賓在台留學生等,亦熱烈響應、共襄盛舉。 參展的四位藝術家分別為臺東大學代表方曉蓉、林永發與菲律賓代表Menchu Pascual、Grace Javier Alfonso。菲國展者在學界和藝文界極負盛名,Menchu Pascual帶來濃厚的寫實主義與印象派傳統畫作,展現出自然之美;Grace Javier Alfonso身兼畫家與雕塑家,亦是多媒體藝術家。臺灣的藝術家代表也不遑多讓,方曉蓉老師的水彩畫獨樹一幟、水墨畫濃淡有致,工藝作品更以細膩卓然成家;臺東大學榮譽教授林永發,是國際知名畫家,擅長以水墨呈現臺東山海之美。臺灣和菲律賓雖然地理位置不同,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之際,且藉藝術家彩筆,帶領我們神遊太平洋畔的風起雲湧、海天一色! ※《風起雲湧 海天一色-2022臺菲藝術交流聯合畫展》活動資訊 展期:111年5月25日至6月5日 開幕茶會:111年5月29日,15時30分 地點:高雄市岡山文化中心展覽室 圖文/國立臺東大學2022「藝起來我家」庭院分享會首場活動 28、29日分別在關山及延平熱鬧登場 邀您來溫馨相聚
2022「藝起來我家」庭院分享會首場活動 28、29日分別在關山及延平熱鬧登場 邀您來溫馨相聚 111.05.26 (記者游明蘭/台東縣報導)由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辦理2022「藝起來我家」庭院分享會,5月28日(星期六)將在關山鎮德高里黃玉英女士家庭院舉行今年首場活動;第2場次則於29日延平鄉桃源部落古政富先生家庭院辦理,2場次時間均為下午4點開始,並安排搭配在地樂團演出,在庭院裡分享著主人家熱情與地方趣事,喜愛「藝起來我家」庭院分享會的朋友們,千萬不能錯過喔! 縣長饒慶鈴表示,「藝起來我家」庭院分享會活動以發掘各家戶動人的生命故事,並結合在地藝文團隊的音樂展演為主軸,呈現出屬於在地獨特的藝術下鄉演出,縮短城鄉間的藝文差距,每場次活動都會依社區的屬性,帶入不同的表演類型,在周末的午後,看著表演、品嚐著充滿人情味的茶點,就像從前大家聚集在庭院聊天、乘涼那般美好。 文化處指出,在鄉鎮聚落的午後,總會有人拿起吉他、聊著天或隨著音樂歡騰起舞,這是聚落的日常,更是藝文在城鄉間發酵的表現,「藝起來我家」庭院分享會一直以來以參與鄉親們的生活、融合場域,帶給大家像是同樂會一樣的歡樂與人情味,為日常生活增添一些小小的不一樣,拉近大家的距離。 今年首場活動將於28日在關山鎮德高里黃玉英女士家庭院(關山鎮德高里永豐5鄰52號)登場,德高里由阿美族、客家人、外省族群組成,在不同族群的交流下,社區環境呈現豐富多元的氣息與活力;當日表演團隊邀請到活潑的在地樂團「草草屋」,為大家帶來多首動聽的歌曲,並結合家戶主人的故事與回憶,帶給您滿滿的感動。 29日延平場次活動則安排在桃源部落古政富大哥家庭院(延平鄉昇平路4鄰88-1號)辦理,「桃源部落」是當時布農族的祖先從內本鹿遷至現在臺東縣延平鄉桃源村而取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不曾更改,也是布農族紀念歷史的方式,更是表達對祖先的敬意與懷念;表演團隊是由部落青年組成的「比砂麓樂團」,透過嘹亮的歌聲與您分享主人家的生活故事與部落滿滿的熱情! 今年度「藝起來我家」庭院分享會將前往縣內不同鄉鎮,把藝文活動帶到地方家戶門口,落實藝術下鄉,響應文化平權,年度活動將陸續開跑,詳情請關注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官網(https://reurl.cc/ErGgl0/ )及臉書粉絲頁(https://reurl.cc/3oO6Z0 )。圖文/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藝文推廣科臺東縣環境教育3場次線上講堂開課 每場次限量30名全程免費
臺東縣環境教育3場次線上講堂開課 每場次限量30名全程免費 111.05.24 (記者游明蘭/台東縣報導)防疫不停學,臺東縣政府為持續加強環境教育的傳遞能量,將於6月15日、6月22日、6月29日辦理3場次環境教育線上講堂,透過Google meet線上視訊交流分享,課程包含低碳綠生活、循環經濟、海洋永續等概念及議題,3場活動自6月1日上午9點起至10日下午5點止開放網路報名(https://pse.is/45umfd),全程免費,每場次限額30名,額滿為止,若提前滿額將關閉報名系統,各場次錄取名單將於臺東縣環境教育資訊網(http://www.taitung.url.tw/)公告,並於活動日前,以電子郵件傳送線上講座連結及寄發手作材料包,民眾只需自備電子設備及網路,即可在家學習環保新知。 臺東縣政府表示,縣府朝向SDGs永續發展目標邁進,致力於環境教育的在地推廣,帶動全民從根本解決環境問題,更可促進資源永續利用,以達臺東實踐永續家園的願景。線上講堂融合了SDG4優質教育、SDG13氣候行動、SDG14保育海洋生態的概念,將環境教育的精髓濃縮成精簡的線上課程,讓民眾在家上網,就能跟著老師學習環保知識,用行動友善我們真愛的土地。 環保局說明,為加強環教,持續規劃多元的環境教育課程,透過線上及線下活動,提供師長、家長、孩子第一手的環境教育資源。線上講堂依主題分為3場次,第1場次「環境達人秀」以全民綠生活為主軸,分享如何從食、衣、住、行、育、樂、購落實環保,並加入環保DIY的教學,從中建立民眾節能減碳的觀念。第2場次「搖籃到搖籃」,則探討循環經濟及消費行為的改變,如何減緩對環境的衝擊,引導民眾從源頭減少浪費與污染。第3場次「親海、愛海、知海」,呼應海洋永續的未來展望,揭露氣候變遷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聯,啟發民眾守護海洋的環保意識。 環保局呼籲,友善地球是每一位地球公民的共同責任,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就能促進資源的永續利用,為理想的永續環境投下一票,歡迎大小朋友踴躍報名環境教育線上講堂,響應低碳行動於日常生活,共創對土地好、對人也好的低碳家園。 圖文/臺東縣環境保護局綜合計畫科山海地景為舞台!「2022臺東藝穗節」9月登場 15檔節目 檔檔都精采
山海地景為舞台!「2022臺東藝穗節」9月登場 15檔節目 檔檔都精采 111.05.11 (記者游明蘭/台東市報導)臺東的山海地景是最適合藝術家汲取靈感,由饒慶鈴縣長及縣府文化處走出傳統思維,利用臺東山海美景優勢作為演出舞台,跳脫傳統劇場演出框架,在臺東各地進行的臺東藝穗節,已邁入第三年,今年採全國徵件模式,經評審委員討論及投票後,於79件作品中,共入選APEXKILL、人米犬頁等15個團隊精彩演出, 9月起將在台東各鄉鎮城市與山海之間演出。同時,由天團等3組藝術家將於9-11月進行駐村創作及辦理工作坊,今年台東的秋季將驚艷全台。 縣府文化處表示,臺東藝穗節今年為第三年舉辦,徵件活動於3月開始,4月中截止,短短1個半月的時間,共有來自全國50件演出節目及29件駐村投件,駐村藝術家包含英國、香港、澳洲、德國、義大利等國際藝術家,經由初審、及複審委員的討論與投票,共選出15檔演出節目、3組藝術家駐地創作及辦理工作坊。 入選的團隊有APEXKILL、人米犬頁、再拒劇團、狂夢藝術、我們(WeArt)表演藝術平台、林定、後街人劇團、壞鞋子舞蹈劇場、曉劇場、舞工廠舞團、稻草人現代舞蹈團、廖育伶X研身流、馬戲之門、闖劇場、極至體能舞蹈團,其中「林定」及「我們(WeArt)表演藝術平台)為台東在地團隊;駐村藝術家則是由天團、蔡東翰及賴玟君等團體,將在今年9-11月之間駐村創作及辦理工作坊,詳細演出時程及介紹,歡迎民眾加入臉書「臺東藝穗節」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tungFringeFestival 圖文/文化處表演藝術科2022臺東藝術節 10檔精彩節目10日午起開賣 早鳥8折優惠至5月底止 饒慶鈴:打造全縣都是大藝術館
2022臺東藝術節 10檔精彩節目10日午起開賣 早鳥8折優惠至5月底止 饒慶鈴:打造全縣都是大藝術館 111.05.10 (記者游明蘭/胎東縣報導)臺東縣政府文化處今(9)日於臺東藝文中心舉行2022臺東藝術節開賣記者會,縣長饒慶鈴指出,「臺東藝術節」是東臺灣具指標性的表演藝術盛事,今年邁入第12屆,從7月至11月陸續展開10場精彩的演出,包含戲劇、音樂、舞蹈、新馬戲和親子等多元的節目類型,文化處會加強場館防疫措施,讓民眾安心欣賞演出。 饒慶鈴表示,臺東過去一直被人稱為「文化藝術沙漠」,不過,近年積極推廣藝文活動,尤其是臺東藝術節已經辦理12屆,透過藝術活絡多元生活,除了藝術節,臺東壯闊的山海美景一直是我們的優勢,因此,縣府辦理臺東藝穗節就是以此為出發,今年將邁入第3年,並自9月到11月推出,另外,也推動「藝術下鄉」,將表演團體或藝文活動深入各鄉鎮,希望營造臺東全縣都是大藝術館、美術館。這兩年受疫情衝擊,日常生活受到諸多限制,民眾都悶壞了,今年的臺東藝術節充滿輕鬆、療癒的氛圍,精選容易引起大眾共鳴的題材及提供不同美學視角的節目,希望觀眾帶著滿滿歡笑、感動和正能量走出劇場。 她進一步指出,今年演出場地除了臺東藝文中心之外,還加入了均一實驗高中明門藝文中心,讓民眾有機會在中小型劇場近距離觀賞演出。也因為疫情,縣府將加強藝文場館防疫措施,並提醒鄉親一起做好防疫,戴好口罩,守護臺東,讓藝文活動得以如期舉行。 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今天在記者會獻唱,對他而言,「故鄉是一直驅使著歌者不斷向前追尋的原點」,8月初登場的《山谷的呼喚音樂會》,將以一首首撼動人心的曲目,傳達對生命及天地萬物的詠嘆。睽違9年,NSO國家交響樂團再度移師臺東,《琴炫蘇格蘭》音樂會帶來德布西、孟德爾頌及布魯赫的作品,由新任音樂總監暨指揮準.馬寇爾(Jun Märkl)與旅美小提琴家黃俊文攜手演出。 相聲瓦舍的《畫虎藍》是虎年的應景之作,借古諷今、針砭時事,讓觀眾在歡笑中理解時代記憶。劇場國寶李國修的作品《莎姆雷特》經典再現,看莎士比亞悲劇中的愛恨情仇,如何變調成最瘋狂的爆笑喜劇。全民大劇團的療癒系音樂喜劇《倒垃圾》由賴佩霞、夏宇童、倪安東主演,以斷捨離為主題,帶出關於親情、友情與愛情的故事。果陀劇場的《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東野圭吾最撼動人心的小說,穿越時空的戲劇張力帶給人們的無限勇氣與能量。 舞蹈方面則有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劇場的《sakero X 038》,以離家歸鄉的意義和文化祭儀為靈感,探索當代阿美族身體文化的可能性;丞舞製作團隊的國際金獎作品《浮花》,取材自臺灣民間的祈福儀式「放水燈」,舞者化身載浮載沉的水燈,時而寧靜、時而癲狂,呼應生命中的千百迴腸。 藝術節也規劃適合闔家觀賞的演出,沙丁龐客劇團結合古典音樂、小丑、默劇、物件與多媒體打造的《阿醜奇遇記》,引領大小朋友經歷一場奇幻冒險之旅;舞鈴劇場被譽為「臺灣的太陽馬戲團」,《VALO首部曲-阿米巴》呈現獨步全球的扯鈴特技,更融合歌唱、舞蹈、戲劇、新馬戲、科技藝術等,打造虛實交錯的舞臺幻境。 2022臺東藝術節將於明(10)日中午12點開賣,5月底前購票不限張數享8折優惠(最低票價除外),民眾可於「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售票網、7-ELEVEN超商及FamilyMart全家便利商店購票。除了一系列的演出活動,還包括音樂講座、小提琴大師班、親子默劇工作坊、混齡舞蹈工作坊等推廣活動,皆為免費入場,相關資訊將公布於「臺東藝術節」臉書粉絲頁。圖文/臺東縣文化處表演藝術科積極打造友善幸福城市 饒慶鈴:臺東縣府推動多項育兒補助及婦女保健政策
積極打造友善幸福城市 饒慶鈴:臺東縣府推動多項育兒補助及婦女保健政策 111.05.08 (記者游明蘭/台東市報導)今(8)日是一年一度母親節,婦女在每個家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縣長饒慶鈴表示,為了守護縣內每一位婦女的健康,營造臺東宜居環境,減輕每月家長負擔托育的費用,臺東縣政府推出提升至第一胎3萬育兒津貼、全國首創類公共化政策、爭取經費打造全新的數位乳房攝影子宮頸抹片巡迴車,以及積極興建及整建縣內8座親子公園。 縣長饒慶鈴提到,自上任後推動「慢經濟」並希望吸引更多人東漂,打造宜居環境便是重要環節,因此致力提供青壯年養育下一代的良好環境,明年起育兒津貼將提升至第一胎3萬、第二胎以上3萬6千元,推動免費到宅育兒指導、幼兒專責醫師制度、24小時兒科專門急診醫師、另持續提供多元育兒資源,像是育兒資訊單一入口網站,減輕嬰幼兒家庭育兒壓力,期盼打造臺東成為友善育兒城市,讓更多人願意移居臺東。 於此同時,縣府更積極打造親子遊憩空間,未來2年將新建6座、整建2座,共8座親子公園,包括已完成的知本公園,以及與史前文化博物館合作打造的全齡遊憩環境、在臺東舊站特區體育場及臺東大學中間擴建兒童運動公園、美術館周邊蛋糕公園整建;另預計於鹿野鄉及金峰鄉新建兒童公園、成功鎮比西里岸打造複合型態公園,及整建卑南鄉鄉有公園。 為減輕各家私立托嬰中心每月家長負擔托育的費用,臺東縣政府團隊為擴充照顧兒童專業人力,在臺東推出首創全國的類公共化政策,完成私立托嬰中心準公共化,除了中央補助外,縣府更加碼投入,共補助家長至少9200元月費,減輕家長負擔,使公私托收費趨於一致;而居家式托育人員部分,已有8成保母完成準公化契約簽訂。縣內目前佈建4處公私協力托嬰中心可收托80人、5間私立托嬰中心220人;為了增加縣內托育能量,縣府將再增設3處公設托嬰中心,預計113年完工後可再增加收托人數。 另外,饒縣長非常重視婦女健康政策,為提供縣內婦女更好的乳癌篩檢服務及品質,由於原舊巡迴車使用逾10年,外觀及設備老舊,臺東縣政府爭取經費打造全新的數位乳房攝影子宮頸抹片巡迴車,配備了與台大、成大等醫學中心同等級的數位乳房攝影儀器,提升精密度及準確性,同時因應山區路小崎嶇,車身設計更精簡方便,且更注重隱私。 除了提供「全新數位乳房攝影子宮頸抹片巡迴車」、「醫學中心等級乳房攝影儀器」外,還有持續推動「臺東首創 乳房攝影提前40歲開始」,以及配合「臺東家庭健康護照」健康一把罩,加碼送「好事成雙摸彩卷」、「超商現金禮卷」、「1+1好禮任妳選」,「篩檢到治療在地一條龍服務」讓民眾好安心好安心,期盼守護縣內每一位婦女的健康。圖文/臺東縣政府國計處活力E起舞動 國立臺東高中榮獲全國大學暨高中組第二名
活力E起舞動 國立臺東高中榮獲全國大學暨高中組第二名 111.05.07 (記者游明蘭/台東市報導)由原住民族委員會指導,原住民知識經濟發展協會主辦的「2022活力E起舞動 」第20屆全國原住民族青少年及兒童母語歌謠競賽今天5月5日在台東縣藝文中心演藝廳舉辦,地主隊臺東高中也躬逢盛會,是地主臺東縣唯一參賽的隊伍。臺東高中蔡美瑤校長也到比賽會場欣賞,全程陪伴師生,給參賽的同學們加油鼓勵。蔡校長非常支持原藝班學生的原住民族母語及歌謠,成立了合唱團、阿卡貝拉合唱團及現代舞蹈團。 這次參與全國E起舞動歌謠比賽,由胡待明老師指導,帶領12位學生參與比賽,演唱曲目以排灣族語言、古調音樂及自我創作為主。演唱lulimai (思念是如此美麗)以及現代音樂創作曲Venacaljan (走在湖畔旁),學生展現美麗的歌喉、活潑動人的舞蹈、感動的聲音以及人聲V P伴奏,讓全場的聽眾及評審讚賞不已為之動容,陶醉在整個音樂裏。學生從進場、演唱、舞蹈戲劇表演以及加入了排灣族四步舞的退場都非常的流暢,最終脫穎而出在這次的全國歌謠比賽榮獲第二名的佳績。 胡待明老師表示:這次比賽東中學生所呈現比賽曲目的創作曲,歌詞中意味著感謝母親的陪伴與教育,在這五月祝福全天下母親平安健康快樂。他們是母親們最親密、最疼愛的孩子,未來他更是期待孩子們有更多的舞台展現音樂的才藝,大手牽小手一起來共襄盛舉、分享美好的音樂饗宴。感謝主辦單位給所有學生們滿滿的鼓勵及分享、展現各族群的音樂舞蹈、更是推廣各族群的語言。文/國立台東高中池上鄉農會穀物乾燥中心今啟用 饒慶鈴:協助農民增加收益及讓池上米再升級!
池上鄉農會穀物乾燥中心今啟用 饒慶鈴:協助農民增加收益及讓池上米再升級! 111.05.05 (記者游明蘭/台東市報導)為解決農業缺工、濕穀烘乾不及等需求,臺東縣府協助池上鄉公所與農會爭取成立穀物乾燥中心,並於今(5)日辦理啟用典禮。縣長饒慶鈴提到,水稻是臺東縣重要產業,其中池上米更是享譽全國,池上鄉農會近年籌劃建置穀物乾燥中心,臺東縣政府協助爭取花東基金2,700萬元經費挹注,現在有了全新的乾燥中心,除協助農民降低乾燥成本及增加收益,未來縣府也將繼續來協助爭取碾米廠等相關設備,期盼增進整體稻米產業價值。 饒慶鈴表示,池上鄉農會是一個優秀團隊,歷屆理監事、總幹事等一直在追求卓越,並與鄉公所、地方各界有良好互動,齊心爭取相關建設或經費,過去幾年連續穩坐全國良質米競賽「米王」,成績有目共睹。全縣水稻種植面積約6,266公頃,其中池上鄉種植面積約1,514公頃,占全縣種植面積約24.16%,在縣府等單位輔導下獲得110年全國「精饌米獎」大賽中臺灣有機米組及臺灣好米組冠軍,同時為發展臺東友善慢活及有機農業,縣府積極輔導池上鄉稻作取得有機驗證,水稻有機驗證面積更達136.47公頃,池上米可謂質量並重。縣府近年持續為池上鄉農會爭取設備補助及改善提升,同時為輔導池上米產業再升級,於109年協助公所爭取花東基金經費,辦理「發展池上鄉區域稻米產業乾燥中心建設計畫」,解決農民濕穀來不及烘乾而無法繳交的困境。 農業處長許家豪說明,池上鄉區域稻米產業乾燥中心啟用後,除了設置地標性景觀廠房吸引民眾拍照打卡外,內部增設有12噸烘乾設備12臺及32噸烘乾設備7臺,相較原有設備的濕穀乾燥量,目前每日可處理達兩倍約812噸的乾燥濕穀。此外另設有粗糠爐2座,而低溫倉儲則增加容納3,500公噸乾稻穀(250噸低溫稻穀儲存桶12座及500噸平倉冷藏庫)。 藉由新增乾燥及低溫儲存設備,預期可解決目前稻穀收購調節集中烘乾及低溫儲存不足之窘境。此外透過乾燥中心內2座粗糠爐,將粗糠循環再生利用,取代燃油烘乾,可大幅降低烘乾成本,且燃燒後產生的炭化稻殼,可回歸稻田改善土壤,增加有機質肥料,提升農田地力,讓臺東池上米不僅品質再升級,且更符合節能減碳種植目標,達成資源永續利用發展。圖文/臺東縣政府農業處農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