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嘉市科學168 在玩樂中實踐永續發展愛地球113.07.22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113年度科學168教育博覽會」進入第四天,已吸引數萬人次到場參觀。今年科學168教育博覽會活動邀請全臺科教館、大專院校、高中職校及民間團體等單位,一起打造科學體驗及充滿驚奇科學魔法世界,現場涵蓋孩子們最愛的樹攀活動及趣味性與知識性兼具的科學教室,科教巡迴車將放映植物保育與海洋生態永續影片,熱鬧有趣!趕緊放下手中的3C產品,把握最後兩天,帶著孩子們到嘉義市港坪體育館一起來嘉玩科學。
黃敏惠市長表示,暑假是孩子們知識大躍進的好機會,科學168活動準備了豐富有趣的科學課程、戶外體驗、科學闖關等多元的活動內容,就是要讓學生在暑假也能學習科學,跳脫學習框架,透過動手作、身體行的方式,將複雜枯燥的科學原理轉化為輕鬆有趣的科學知識。
教育處長郭添財表示,科學168活動集合全國科學資源及嘉義在地中小學的科學動能,除五日活動輪番帶來112場次精彩的科普課程,與民眾分享趣味科學知識;還有科教館將科學巡迴車開來現場,帶來21件科學展品推展科普教育,並設置戶外電影院傳遞海洋生態及植物保育影片!慈濟基金會淨零未來生活館、淨零綠生活館,以淨零排放、循環經濟及淨零綠生活三大主題,以闖關互動體驗,激勵孩子從小愛地球,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科學168活動內容豐富多元,等你來嘉探索科學世界。(圖文/嘉義市政府教育處)
更多「嘉義市113年度科學168教育博覽會」活動資訊可至「嘉義市科學168教育博覽會」facebook粉絲專頁查詢。
|
更多新聞
嘉義市「千盞燈照亮眾學生」助學金頒贈
嘉義市「千盞燈照亮眾學生」助學金頒贈,86名學生獲贈繼續安心向學 黃敏惠市長獻上祝福113.07.21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政府於今(21)日上午於市府中庭舉辦「匯聚愛心 照亮我嘉─嘉義市千盞燈 照亮眾學生」助學金頒贈儀式,今年共計有50座寺廟、2間基金會、4位社會善心人士及1個社會團體參與贊助,總贊助金額共計241.3萬元,受惠學生86位(高中職29位;大專54位;碩士班3位)。嘉義市長黃敏惠出席感謝所有捐贈單位,並勉勵在場獲獎學子「現在安心學習,未來回饋社會」。 黃敏惠市長表示,千盞燈計畫自92年開辦以來至今年已邁入第22年,發出助學金金額累計達4,049.6萬元,幫助過1933位孩子奮力向前,用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今年度是歷年來贊助單位最多的一次,這也顯示這個計畫逐漸受到各界的肯定與認同。在看到許多孩子因為經濟、家庭因素在求學上有困難,市府聚集各界宗教寺廟團體,開啟千盞燈計畫,照亮眾學生,將眾人的祝福化為鼓舞他們繼續學習的助力。而千盞燈計畫不只是嘉義市的傳統,也是市府與宗教寺廟單位合作的典範。 黃敏惠市長補充,千盞燈是個相當嚴謹的計畫,每年在獎學金頒發之前都會先開會討論今年度的報名資格、補助標準及期程;在接受報名後,由公所里幹事逐一家訪執行初審篩選資格,並再一次召開複審會議後才確定受獎人。因此,千盞燈不只是祝福,更是對得獎者的肯定。 此外,有鑑於近年來國內各項物價飛漲及就學型態改變,為了讓有心向學的莘莘學子免於因為經濟因素而中斷,市府特與各贊助單位研商,分別在去年提高各階段的助學金額,並於今年加入碩士組的申請資格,讓有心向學的青年學子都能得到更實質的幫助並安心求學。 今日頒贈儀式上也邀請獲獎者上台進行分享,吳奕賢同學家境清貧但家庭知足和樂,也因家人有身心障礙,全家人會利用假日或課餘時間參與慈善會的志工行列照顧特教學童,正向樂觀的將愛散播出去;另一位吳庭瑄同學生活清苦,又經歷父親不幸中風,祖父祖母年事已高、疾病纏身,近期身體也出現狀況,但仍積極努力的求學、生活。兩位同學也感謝市府及寺廟的善心支持,為他們辛苦的求學路上帶來溫暖和光亮,未來有能力必定幫助別人、回饋社會,也為跟他們有相同處境的學子們點亮一盞燈! 民政處表示,今年千盞燈的贊助寺廟計有嘉義市真如禪寺、財團法人台灣省嘉義市城隍廟、財團法人九華山地藏庵、文財殿、財團法人嘉義市普濟寺、三仙宮、財團法人妙雲蘭若、財團法人嘉義市大天宮、財團法人台灣省嘉義市先天玉虛宮、財團法人嘉義市朝天宮、玉皇宮、保安宮、財團法人台灣省嘉邑鎮天宮、慈善佛院、嘉邑南隱宮、嘉邑震安宮、佛光山圓福寺、圓善寺、大明禪寺、應天宮、光正萬教宮、財團法人台灣省嘉義市增光寺、彌陀禪寺、布街境開基古廟、財團法人臺灣省嘉義市水得寺、頂安宮、嘉邑北安宮、保安廟、上帝廟(湖內里)、王靈宮五顯帝廟、天恩宮、嘉邑上帝廟、天龍寺、財團法人台灣省嘉義市福社宮、財團法人嘉義天玄宮、開山尊王廟、萬善公廟、財團法人鎮南聖神宮、紫微宮、嘉義市太清宮、財團法人嘉義市伏龍宮、仁武宮、財團法人嘉義市鵬思宮、慈濟宮、嘉邑伏魔北威宮、財團法人台灣省嘉義市保生大帝震安宮、嘉義市新民路埤肚福德宮、財團法人嘉義市龍安宮、玉龍宮、先天宮等50座廟宇。另有財團法人台灣省嘉義市天后宮附設玉三聖母扶濟慈善會、財團法人妙雲教育事務基金會等2間慈善基金會,以及吳岱容、盧建志、林廣茂、釋惟茂等善心人士以個人名義贊助。神農匯亦肯定千盞燈助學計畫,集資以社團名義捐贈。藉由千盞燈助學計畫,幫助莘莘學子勇敢追夢,持續將社會的溫暖力量傳遞下去。 (圖文/嘉義市政府民政處)嘉義市揪你運動 增肌減脂飆汗贏健康
嘉義市揪你運動 增肌減脂飆汗贏健康 113.07.20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政府衛生局今(20)日於嘉義市國民運動中心舉辦「增肌減脂」運動課,由專業教練帶領全齡市民運動飆汗,全場逾300位民眾跟著教練專注練習,鍛鍊全身肌群。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廖育瑋局長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底發佈《關於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引》最新運動建議,其中對於18-64歲成年人,建議每周應至少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一周至少75-15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或合併中等與高強度活動達到相同效用。另外應該每週2天以上採中等或更高強度運動,進行包含主要肌群的肌力強化訓練。 廖育瑋局長說明,中強度有氧運動包括健走、騎單車、游泳、跳繩、打球(例如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登山、瑜珈等,在運動過程中,心跳率保持在最大心跳率的60%到80%之間,呼吸和出汗會增加,但仍然可以輕鬆交談但不能唱歌。肌力訓練則是伏地挺身、仰臥起坐、抬腿、使用彈力帶、啞鈴、或使用健身設備訓練。廖局長說,台灣上班族每天工作忙碌,依據「110年工作人口健康促進現況電話調查」,近5成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運動量、近4成5面臨BMI(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4(含)以上有體重超標的問題、有慢性病的比例也增加。衛生局已經連續3年舉辧「增肌減脂競賽」,以量測「體脂率」、「肌肉量」為計算標準,由職場員工揪團組隊參賽,利用團隊的力量揪團運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達成增肌減脂、維持健康體位,預防慢性病的目標,同時還能爭取競賽的獎勵。今年增肌減脂競賽共有36隊、650人參加,人數逐年增加。衛生局也將持續辦理運動、健走等活動,鼓勵民眾參與,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達到健康體位目的。 今日課程由國民運動中心3位專業教練輪番教學,以動態熱身喚醒身體,增加肌肉活動度,做足運動前的熱身準備,減少運動傷害; 徒手核心訓練加強腹背、骨盆周邊的肌群,主要功能為保護脊椎、協助運動過程中穩定軀幹,維持力量的供輸及運用,是各種(多關節)動作的力量泉源;藉由彈力繩輔助訓練上、下肢肌群;以高強度間歇訓練交替進行短暫劇烈運動,可有效鍛鍊心肺功能;課程最後以靜態伸展及藉由滾筒讓筋膜放鬆,減緩肌肉緊繃,促進血液循環順暢,加速肌肉修復、消除身體疲勞。 衛生局表示,規律運動是所有健康體重管理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更重的是,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高血壓,都有顯著的效益。對於喜歡在家運動的民眾,衛生局也拍攝一系列肌力操運動教學影片,民眾可依需求至嘉義市政府衛生局YouTube頻道觀看跟著教練一起練習,影片包含:動態暖身操、彈力繩指導篇、彈力繩訓練篇、抗力球篇、水啞鈴篇、毛巾操篇等6部影片。衛生局系列影片:https://reurl.cc/lQ8YoE。衛生局7月25日也協助參賽單位團訂購健康餐,幫助參賽者控制熱量吃得均衡健康。8月17日(週六)另安排一場運動課程,歡迎民眾參加,相關活動訊息請持續關注衛生局嘉市A健康臉書或致電衛生局劉小姐洽詢(2338066#518)。(圖文/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嘉市科學168活動開跑 20週年為孩子打造一趟充滿驚奇的科學之旅
嘉市科學168活動開跑 20週年為孩子打造一趟充滿驚奇的科學之旅 113.07.19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暑期科學盛會「嘉義市科學168教育博覽會」今(19)日上午於港坪體育館前舉行盛大開幕記者會,為於7/19-23在港坪體育館、風雨球場及港坪國小熱鬧登場的科學168活動揭開序幕。嘉義市長黃敏惠出席活動,邀全國大小朋友來嘉探索科學,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彭富源更以「三好」-讓孩子以五感學習真好、親子一同動手玩很好,對嘉義市好、對台灣更好,盛讚科學168帶來的影響。 市長黃敏惠表示,科學為社會進步的動能,嘉義市長期扎根科普教育,致力於培育科學人才。科學168今年歡慶20週年,活動由原先只是各校老師們帶著學生動手玩科普,發展至今結合定向越野、樹攀體驗、慈濟環保車、科教巡迴車等資源,並網羅全國科學教育資源,邀請全國大專院校、高中職、科教場館及民間單位,共同為孩子打造一趟充滿啟發與驚奇的科學之旅,成為全國科普盛事。不僅從規模上看出科學168的成長,也展現嘉義市以「人文第一、科技相佐、精緻創新、國際視野」為教育發展綱領,鼓勵學生們在科學遊戲中學習、探索,跳脫學習框架的精神。 黃敏惠市長提到,今年滿20歲的科學168以「科學樂在嘉 創意無限+²⁰」為主題,結合永續與科技,將繼續陪伴孩子們度過充實暑假,讓學習成為更加開放而多元的體驗。科學168是人文與科技的對話的具體展現,許多嘉義市的孩子們都分享「科學168就是他們的童年」,希望大小朋友把握今年活動展期,來嘉探索科學。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彭富源表示,科學168迎來20歲,在過程中看見科學教育為孩子帶來的「三個好」,首先是「對孩子好」,讓孩子透過樹攀、動手玩等活動,以五感學習,培養帶得走的能力,其次是「對爸媽好」,親子共同動手做,寓教於樂,更為暑假增添有意義的學習場域,這正是「對嘉義市好、對台灣更好」的展現。科學168展現黃敏惠市長對教育的重視、投入與前瞻目光,科學168對台灣的科普教育佔有一席之地,將持續挹注補助,鼓勵孩子快樂探索、多元學習。 活動中,黃敏惠市長也特別頒發感謝狀,向熱情支持科學168的各界代表傳達謝意,強調市府教育團隊將持續秉持「生活即科學」的理念,並參訪各校科學攤位、體驗活動,許多小朋友與家長大讚活動充滿創意,開幕首日人潮滿滿,充滿笑聲。 教育處郭添財處長表示,科學168透過多元有趣的體驗方式,讓科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冰冷知識,而是一種素養、一種生活方式。今年科學168活動內容包含:4大主題特展、3項科學競賽、31攤科學闖關、112場次科普教室、定向越野、樹攀體驗、慈濟環保車、科教巡迴車、科技教育成果展及親子趣味館,還有20週年限定版綠色市集以及20米的巨型紙迷宮,活動相當精彩,不容錯過。 今日開幕活動由「清華AI樂團」與AI共同協演,由清華大學樂手與虛擬樂手同台演出、默契合奏,運用科技與古典音樂完美結合。黃敏惠市長也特別體驗昨日於家樂福門市全新啟用的「智慧回收機」,投入完整未壓扁的鋁罐、寶特瓶及電池以利機器光學辨識,即可兌換點數,便利永續又科技。此外代表嘉義市的吉祥物「大白熊」與百萬訂閱特別嘉賓「臺灣吧 黑啤」及嘉義在地青年「百萬實驗型Youtuber 胡子」一同參與開幕典禮啟動儀式,以科學即魔法的概念,揭開魔法書,為活動正式揭開序幕。(圖文/嘉義市政府教育處)嘉義市智慧回收機啟用 可享現金儲值回饋
嘉義市智慧回收機啟用 可享現金儲值回饋 113.07.18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響應 2050 淨零碳排政策,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於轄內家樂福嘉義店及北 門店設置智慧回收機,有別以往需列印實體小白單才能兌換商品模式,此次整合智慧支付系統,提供電子票證現金儲值回饋,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回收 服務,讓智慧城市與永續淨零家園的目標又邁進一步。 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長李佳禾表示,智慧回收機的推出是推動環保和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一步,這款回收機可回收寶特瓶、鋁罐及電池,並採用了最新的 AI 技術和物聯網(IoT)技術,能夠自動識別並分類可回收物,操作簡便,市民只需將可回收物投入機器,便能輕鬆完成回收過程,除一卡通做現金儲值回饋外,也下載「碳竹雞 APP」,取得個人減碳紀錄,累積的回收歷程就可兌換綠色商品或參加抽獎,智慧回收機受理回 收的品項有:PET 寶特瓶容(330~2,000ml)、鋁罐(250~1,000ml)、電池(1 號、2 號、3 號、4 號、9ᴠ)。回 收 1 個資收物,就可換取碳竹雞 10 個點數,回收同類型 5 個單位資收物可兌換 1 元儲值金。 此次家樂福作為回收機的常駐設置點,將為市民提供便利的回收服務,讓 更多人參與資源回收的行動,今年的科學 168 博覽會上,也將設置智慧回收機, 誠摯邀請所有市民響應智慧回收綠色環保的理念,共同為嘉義市建設一個更加智 慧、綠色和可持續的未來而努力。(圖文/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嘉義市推《二通圈》街區品牌 邀集業師共享「傳承,美學,開放,永續,共創」核心精神
嘉義市推《二通圈》街區品牌 邀集業師共享「傳承,美學,開放,永續,共創」核心精神 113.07.17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政府推動舊城創新生,今(17)日於市府9樓禮堂舉辦《二通圈》論壇,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侯志仁教授、勤美集團生活創新事業處劉嘉鈴副理、世代街區公司周奕成董事長、林聰明沙鍋魚頭林佳慧執行長等四大領域業師與談,分享各自各領域成果中及地方創生的寶貴經驗。嘉義市黃敏惠市長與副市長林瑞彥率市府團隊共同參與講座,黃敏惠市長表示,《二通圈》是嘉義市推出的街區品牌,用這個「圈」將傳統的、現代的,在地的、新加入的「嘉義人」通通圈在一起,是嘉義市繼2020年主辦地方創生元年首屆年會之後,展現推動成果重要的里程碑。 黃敏惠市長表示,市府擘畫市政藍圖,十大旗鑑計畫中的「舊城創新生」即為翻轉嘉義市鬧區的重要政策之一,藉由地方創生的推動,導入城市設計美學的同時,一股屬於嘉義市特有的生活風格悄然而生。「二通圈」街區品牌,當中包含五個核心精神,「傳承,美學,開放,永續,共創」,結合學術、品牌、聚落及在地四大面向,汲取美國、台北、台中等地方進行地方創生的經驗,自地方創生元年之後,嘉義市主辦2021年台灣設計展,並且以「舊城創新生」計畫持續推動,以設計力導入城市治理,翻轉城市產業與經濟,除鼓勵青年返鄉創業外,更為在地經典品牌進行形象再造,為街區品牌共創新世代商業模式。 黃敏惠市長強調,「二通」為嘉義人共通的文化記憶,期待過去聚集山產、南北貨的商圈,透過論壇交流新方向、汲取地方創生成功經驗,讓嘉義市在地精采動人的在地故事、特色以及建築藉創意、創新向數位轉型、設計展現,未來二通能串聯點成為線、面,在帶動經濟發展同時也吸引更多人來嘉體驗美好。 《二通圈》論壇邀請四位業師講者亦分享對於透過「二通圈」打響街區品牌及帶動經濟的期待。2008年時「勤美誠品綠園道」正式進駐草悟道,帶動「草悟系」經濟,勤美集團生活創新事業處劉嘉鈴副理分享「團結力量大」,因二通商圈店家串聯密切,更看好二通未來發展潛力;成功翻轉台北大稻埕為「大藝埕」形象的世代街區公司周奕成董事長則分享,木都嘉義市的木造建築保存完整,小得剛剛好,正是適合推動街區經濟治理之場域,期待商業與文化相互帶動發展、互相成就。林聰明沙鍋魚頭執行長林佳慧則分享特色店家帶動街區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嘉義市有「輪普」傳統,正是好客精神展現,二通商圈共好,相信能帶動更多年輕新血加入,為地方創造新生命力。四位講者皆認同,嘉義市《二通圈》既彰顯著濃厚的文化底蘊,也蘊藏著嘉義人低調又自信的人文性格。這片生活圈擁有豐富的在地街區特色,結合現代元素,形成了一個獨樹一格的城市風貌。 建設處田長沛處長表示,以嘉義市的視角看雲嘉南區域,再回看二通生活圈,無疑是一條完美的時光隧道,透過良好的保存,嘉義市《二通圈》呈現過去百年的產業、鐵路、生活脈絡在一個濃縮且有能量的聚落尺度內,每一個轉角都可以遇見驚喜,不重複的建築及裝置的巧思、美食、生活體驗、創新的激盪,呈現出一種優雅內斂而且自信的幸福感。 田長沛處長也表示,整合了在地店家及設計團隊的共識後,以「十五分鐘生活圈」的都市規劃概念,推出了《二通圈》這個街區品牌,以街區文化生態系的概念,將持續發起不同的主題活動、空間活化、品牌改造等工作,透過街區串聯、共樂共創的體驗,累積嘉義市的地方生活樣貌。 今日《二通圈》論壇產官學研等領域貴賓齊聚,更意外促成黃敏惠市長與地方創生中區輔導中心副處長賴玉真時隔30年的中山女中師生重聚。地方創生中區輔導中心副處長賴玉真分享,嘉義市地方創生成果亮眼,很高興今日參與論壇,並與高一時曾教導她國文的黃敏惠老師再聚,分享過去並展望嘉義市地方創生未來,相當開心。(圖文/嘉義市政府建設處)仲夏琴懷 用小提琴展現歐式特調
仲夏琴懷 用小提琴展現歐式特調 113.07.15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來自嘉市的小提琴家陳家儀昨(14)日在嘉義市音樂廳用小提琴展現仲夏琴懷,讓市民享受一場音樂的歐式特調。嘉義市市長黃敏惠也特別前來,為嘉義子弟加油,希望未來他能繼續用琴音陪伴著他的家鄉。 市長黃敏惠表示,家儀出生於嘉義市,曾接受嘉義國中音樂班、嘉義高中音樂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琵琶第音樂學院等音樂教育,目前攻讀美國波士頓大學小提琴演奏之博士學位,也考取台灣教育部頒發的公費留學─藝術學群音樂學門之獎學金,是非常優秀的嘉義子弟,也足見嘉義市音樂教育的推動成果。 這次音樂會是以德奧音樂家Mozart 莫札特為開場,展示音樂家在全盛之維也納創作時期筆下古典璀璨之語彙。緊接著以法國音樂家Debussy 德布西穿插,透過印象派之浮光掠影,帶領觀眾感受光暈折射中層次幻化之體驗。最終將演奏義大利作曲家Respighi雷史畢基,透過後浪漫派情感與靈性的渲染,使聽眾體悟史詩般的雄偉。 陳家儀也表示,這次的音樂會是想藉不同時期樂派的作品呈現,使嘉義市民在樂音中體驗不同文化之洗禮。(圖文/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嘉市府攜手全市國中小學提倡多元學習 翻轉教育實踐環境新永續
嘉市府攜手全市國中小學提倡多元學習 翻轉教育實踐環境新永續 113.07.15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水資源回收中心自111年起獲得環境部「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平時除辦理污水處理工作,更是嘉義市的環境教育重要據點,市府積極推動環境教育結合永續發展目標,培養學生對於環境永續議題的認識,今(113)年初工務處特別拜訪全市各國中小學校長,希望與學校合作推廣環境教育課程,讓環境永續意識向下扎根。 工務處說明,嘉義市水資源回收中心環境教育課程內容豐富多樣,包括投影片課程、處理單元導覽、體感式互動遊戲 以及過濾瓶DIY 等,旨在宣導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以及污水處理,提升學生對節水和減廢重要性的認識,以「翻轉教育」及「互動體驗」讓學習不侷限教室,鼓勵學童走出校園,在寓教於樂中培養永續的環保意識。 工務處表示,除了學習環境永續的知識外,參加課程的學生均可獲得環境教育時數,豐富其學習歷程。值得一提的是,今(113)年水資中心特別進行獨角仙復育,參觀的學生有機會近距離觀察獨角仙,進一步增強參訪的趣味性與教育意義,通過實際行動和多樣化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們深刻理解水資源的珍貴和污水處理的重要性,也為嘉義市的環境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創意。(圖文/嘉義市政府工務處)伊的願望」獲國際多獎項 結合嘉邑城隍廟中元祭典活動 傳承嘉義在地宗教文化
「伊的願望」獲國際多獎項 結合嘉邑城隍廟中元祭典活動 傳承嘉義在地宗教文化 113.07.14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城隍中元祭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化活動,不僅傳承了輪普文化和民俗儀式,近年來更融入了新元素,吸引了更多青年族群的參與。6月29日嘉義城隍廟舉行了中元祭開幕記者會暨城隍市集,活動圓滿落幕後,迎來了諸羅城隍中元祭的第二個重大活動《伊的願望》微電影特映會,今(14)日在嘉義IN89影城舉辦。《伊的願望》微電影由種種影像工作室與好吉光工作室聯合製作,以嘉義城隍廟和東市場為背景,時空在中元祭期間,影片中展示了放水燈、全嘉開普、佛道超度、城隍夜巡和綏靖聖誕等中元四大祭典重要儀式,以新型態的影視媒材,傳承嘉義市廟宇特有宗教文化,使諸羅城隍中元祭在國際上備受矚目。 民政處長林家緯表示,黃敏惠市長常說越在地越國際,感謝城隍廟與在地導演合作,共同合拍出嘉義在地廟宇文化與特色的微電影,這是嘉義市在推地方創生,很好的典範,而中元祭是台灣重要傳統節日,嘉義地區因輪普習俗,成為在地人記憶中濃濃人情味的節日,透過導演的視角,拍攝出屬於嘉義的故事,讓青年朋友們更了解嘉義市特有的宗教文化與歷史,讓嘉義市地方文化推向國際影響。 本片特別邀請了曾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的裝咖人樂團合作,融合了傳統北管樂與搖滾曲風,創作了電影主題曲《花巷》。城隍廟董事長賴永川表示該部《伊的願望》榮獲英國倫敦電影節最佳短片,並入圍羅馬尼亞影展最佳劇情片、西雅圖電影節最佳國際特色片等國際獎項,這顯示了它以新型態的影視媒材,傳承嘉義市廟宇特有宗教文化,使諸羅城隍中元祭在國際上備受矚目。 特映會後舉行映後座談,邀請電影製作團隊、演員以及裝咖人樂團一同出席,分享微電影拍攝製作過程中的感觸,並討論團隊如何從嘉義中元輪普祭典中汲取在地特有文化元素,創作出這個令人永難忘懷的故事。 城隍廟表示,國定古蹟嘉義市城隍廟至今已有3百餘年歷史,每年農曆7月舉辦重要民俗傳統活動「諸羅城隍中元祭」,當中包含全嘉開普、佛道超度、城隍夜巡、綏靖聖誕等四大主軸民俗儀式,以延續嘉義特有中元輪普文化。嘉義城隍廟也與各界合作,通過戲劇、音樂、電影等多元活動,吸引新世代青年參與,期待以嶄新面貌傳承中元祭安定社會、勸人向善的信念。(圖文/嘉義市政府民政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