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頭上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1心血管系統:多種動物實驗證明,大劑量鹿茸精使心縮幅度變小、心率減慢、並使外周血管擴張,血壓降低;中等劑量鹿茸精引起離體心臟活動明顯增加,心縮幅度增大,心率加快,結果使心每搏輸出量和每分種輸量都增加,對疲勞心臟的恢復更明顯,對節律不齊的離體心臟能使節律恢復正常;小劑量鹿茸精對心血管系統無明顯作用。鹿茸精口服對伴有低血壓的慢性循環障礙,可使脈搏充盈,血壓上升,心音變更有力。
2神經系統作用:鹿茸能增強副交感神經末梢的緊張性,促進恢復神經系統和改善神經、肌肉系統之功能,同時對交感神經亦有興奮作用。家兔耳靜脈注射鹿茸精後5至10分鐘,皮質運動區、皮質視覺區及扁桃核均出現快波,而海馬區則持續的高幅波。
3抗老化對單胺氧化酶MAO活性的影響:給加速老化小鼠和正常小鼠灌胃鹿茸提取物,對小鼠肝和腦組織腺粒體B型MAO 有明顯的抑制。
4強壯作用:鹿茸能提高機體的工作能力,降低肌肉的疲勞。鹿茸能顯著提高大鼠腦、肝、腎等組織的耗氧量。加鹿茸於飼料中可使小鼠的體重增加較快。對健康成熟的家兔,口服一定量鹿茸粉後,經一定時間可見紅細胞、血色素及網狀紅細胞增加,較大劑量能促進血細胞特別是紅細胞的新生。
5對創傷的影響:鹿茸對長期不易癒合和新生不良的潰瘍傷口,能增強再生過程,並能促進骨折的癒合。鹿茸可使頭、頸部受傷家兔的異常腦電波、受抑制的糖酵解及降低的頸髓部己糖磷酸激酶、甘油磷酸激酶、轉氨酶等得到改善。
6對性功能的影響:用馬鹿茸片配成生理鹽水浸液,對去睾丸大鼠和小鼠前列腺及精囊稱重法和去卵巢小鼠陰道塗片法試驗,證明鹿茸無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樣作用,亦不能使未孕家兔的卵巢出現血斑,也不能促使雄蟾蜍排精,因此鹿茸無促性腺激素樣作用。蘇聯學者研究證明,鹿茸中具促性激素樣作用的有效成分為磷脂類物質,鹿茸凍乾粉灌胃給藥能提高去卵巢大鼠子宮和陰道指數,升高血清雌二醇水平。鹿茸凍乾粉交配前對雄鼠灌胃給藥,可提高受孕率,且不造成胎鼠畸形。鹿茸粉灌胃給藥可明顯增加腎陽虛不育症模型大鼠精子總數,升高大鼠血漿澤酮、附睾頂體酶水平、附睾質量及系數,降低血漿促卵泡激素FSH水平。鹿茸乙醇提取物灌胃給藥,可增加老化小鼠血漿睾丸酮含量,增加血漿LH含量。
7對代謝的影響:
a糖代謝:鹿茸可增加大鼠離體脊神經組織的氧消耗使呼吸商值增加,促進糖酵解。鹿茸對肝組織糖代謝影響不明顯,僅有使氧消耗增加的趨勢。
b 對核酸和蛋白質影響:加速老化的小鼠口服鹿茸水提物、醇提物可明顯增加肝臟的蛋白質含量。鹿茸促進RNA和蛋白質合成主要是由於其刺激RNA -聚合酶Ⅱ活性之故。
c骨代謝:鹿茸粉混懸液灌胃給葯,能顯著提高去卵巢致骨質疏鬆模型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升高血清中鹼性磷酸酶、骨形成蛋白-2及骨鈣素含量,修復骨組織。鹿茸多肽10骨折斷端注射給藥,能加速大鼠骨痂形成及骨折癒合,增加骨痂內羥補氨酸和鈣含量,提示其通過促進骨、軟骨細胞增殖及促進骨痂內骨膠原的積累、鈣鹽沈積而加速骨折癒合。
8抗氧化:鹿茸乙醇提取物可使人工加速老化的小鼠肝線粒體的總超氧化歧化酶SOD、銅/鋅-SOD、錳-SOD活性明顯升高,且呈量效關係,但對正常小鼠的SOD 活性影響不明顯。鹿茸乙醇提物對丙二醛的生成有明顯抑制作。
9對實驗性潰瘍的影響:鹿茸糖對大鼠應激性潰瘍和結紮胃幽門引起的胃潰瘍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但對消炎痛所致胃潰瘍無效。鹿茸多糖抗潰作用主要是由於其促進PGE2合成作用所致。
10抗應激作用:腹腔注射鹿茸精可明顯延長小鼠游泳時間,增強小鼠耐低溫能力,可能與能增強腎上腎皮功能有關,因可引起小鼠和大鼠腎上腺重量增加、維生素C 含量降低。
11對免疫功能影響:鹿茸水提物灌胃給藥,能增強藥物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遲延性免疫反應,增脾細胞中的玫瑰花結細胞數量, 升高紅細胞凝集素和紅細胞溶血素,增加環磷醯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體重,升高模型小鼠的白細胞、骨髓有核細胞,升高模型小鼠的紅細胞C3b受體酵母菌花環率。鹿茸膠原酶解物灌胃給藥,能明顯提高小鼠巨噬細胞的呑噬功能。
12對學習和記憶功能影響:鹿茸磷脂類化合物對小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有良影響。用跳台逃避反射和食物迷宮等實驗方法證明給小鼠腹腔注射可增強學習和記憶能力,加速條件反射的建立。對乙醇(酒精)和樟柳鹼引起的小鼠學習和記憶功能障礙,鹿茸磷脂也有明顯的恢復作用。
13抗炎作用:鹿茸多糖對右鏇糖酐和新鮮雞蛋清引起的小鼠足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100mg/Kg 的抗炎作用強度與30mg/Kg強的松的作用相近。鹿茸多肽對大鼠右鏇糖酐性足腫脹及棉球肉芽腫等炎症有明顯抑制作用。
14抑瘤:鹿茸多糖對小鼠肉瘤s180有明顯抑制作用,但對Walker256瘤沒有抑制作用。
15腎臟:鹿茸能增強腎臟的利尿機能。
16胃腸:鹿茸能增強胃腸道的運動。
17子宮:鹿茸能提高離體子宮的張力並加強其節律性收縮。
以上摘自:中葯大辭典、醫砭、百度百科、中醫道、搜狗百科、亞尼活力、中國網、百科知識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