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隰草。) 點擊圖片放大
新聞名稱:

艾葉(隰草。)

詳細介紹:

本草求真 上編
卷三 散劑 溫散
艾葉
艾葉(隰草。)
艾葉 除沉寒痼冷起陽氣將絕
艾葉(耑入肝脾。兼入腎。)辛苦性溫。其氣芳烈純陽。故可用以取火。服之則走肝脾與腎。能除沉寒痼冷。凡一切病因寒濕而見血衂崩帶。腹痛冷痢。霍亂轉筋。胎動腰痛。氣鬱經水不調。子宮虛冷。蟲動瘡疥者。(諸症俱就寒濕論。)服之能立見效。(故治亦就寒濕起見。)若其陽氣將絕之候。灸之卽能回陽。且能通諸經以治百病。(百病亦就寒濕論。汪昂曰。艾用火炎則氣下。入藥則熱氣上衝。)故古方有同阿膠以治虛痢。及胎前後下血。同香附製丸。以調經血而溫子宮。兼除心腹諸痛。同乾薑以蜜為丸。以除冷惡鬼邪諸氣。(亦寒濕陰氣。)同白礬為末。以治瘡疥。又以熟艾布兜。以治寒濕腳氣及老人臍腹畏冷。用絹裹以擦風瘙癮疹。皆取辛溫則散之義。若使症非寒濕。而用是藥燥烈以治。其失匪輕。(每見今人安胎。不審寒熱虛實。輒用艾葉以投。殊為荒謬。)是以書載氣虛血熱者禁用。(包盡多少病症。)取蘄州艾陳者良。揉搗如綿。謂之熟艾。灸火用。婦人丸散。醋煮搗餅。再為末用。煎服生用。(生用則溫。熟用則熱。)苦酒香附為使。
抄自:本草求真
清 黃宮繡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