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開胸!經導管微創治 療三尖瓣逆流 點擊圖片放大
新聞名稱:

無需開胸!經導管微創治 療三尖瓣逆流

詳細介紹:

無需開胸!經導管微創治療三尖瓣逆流       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內科系主治醫師 王朝永  114.03.04

84歲的陳奶奶因心臟衰竭住院多次,近半年來連走路都會,日常生活大受影響。檢查發現她有三尖瓣重度逆流,但因年事已高且有多重慢性病史,傳統開心手術風險太高。在家人的支持下,陳奶奶接受了新式的「經導管瓣膜修補術」,利用導管將特殊的瓣膜夾送到心臟,不需開胸就能修復損壞的瓣膜。手術後第3 天就能下床活動,一週後順利出院,現在可以重拾往日生活品質。

認識心臟三尖瓣膜逆流:心臟瓣膜就像是心臟中的閘門,負責控制血液的流向。正常的心臟有四個瓣膜,其中三尖瓣則在右心房與右心室之間。當瓣膜無法完全關閉時,就會造成血液逆流的現象,我們稱之為瓣膜逆流。隨著年齡增長,或是因為心房顫動等心律不整問題,都可能造成心臟擴大,導致瓣膜無法正常關閉。長期的瓣膜逆流會讓心臟過度工作,不僅造成心臟功能逐漸衰退,更會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問題。

常見的警訊與症狀:當心臟瓣膜出現問題時,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走路容易喘、活動耐受度降低、容易疲倦、夜間睡覺時會喘醒、腳踝水腫、食慾下降等。這些症狀一開始可能不明顯,但隨著病情進展會越來越嚴重。許多病人往往因為症狀緩慢發展而習以為常,等到診斷時病情已經相當嚴重。

2502004a.jpg

微創的治療方式:傳統治療心臟瓣膜逆流需要進行開心手術,不僅手術時間長,恢復期也長。然而,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現在有其它選擇。「經導管三尖瓣膜修補術」是一項以病人安全性考量為基礎的治療方式,透過靜脈將特殊設計的瓣膜夾送到病變的瓣膜處進行修補。這項技術的最大優點是不需要開胸,只需要在大腿部位穿刺,就能將瓣膜夾經導管送入心臟。整個過程中病人的心臟持續跳動,不需要體外循環,大幅降低手術風險。特別適合年紀較大或是有其他慢性病的病人。

治療效果與恢復:根據臨床經驗, 接受經導管瓣膜修補術的病人,約7 成在1 年內可以維持在中度以下的瓣膜逆流程。病人的症狀改善,不僅呼吸困難的情況減輕,活動能力也顯著提升。更重要的是,因為手術創傷小,病人術後恢復快速,通常3 到5 天就能出院,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適合的病人族群:傳統的三尖瓣膜手術需要進行開胸,這對病人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考驗。根據研究,傳統開胸手術的死亡率約達10%,特別是對於年長或有多重慢性病史的病人來說,風險更高。經導管三尖瓣膜修補術在年紀較大的長者、有重大慢性病史者、曾經接受過開心手術者、心臟功能不佳者、傳統開心手術風險較高者,可以大幅降低病人手術風險。不過,並非所有病人都適合這項手術,需要經過完整的評估才能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長庚醫院的優勢:本院心臟團隊在三尖瓣導管重術後的追蹤照護,希望能給予病人最完整的醫療照護。

展望未來:心臟瓣膜疾病的治療正在經歷一場革命性的改變。隨著技術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病人能夠受惠於這項創新的治療方。我們相信,透過持續的技術精進與經驗累積,能夠幫助更多心臟瓣膜疾病的病人重拾健康生活。

結語:面對心臟瓣膜疾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關鍵。如果您或家人出現相關症狀,建議及早就醫評估。現在有了經導管瓣膜修補術這項新選擇,讓更多病人能夠獲得安全有效的治療,重拾健康人生。

簡報2 [自動儲存].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