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護理師才有未來.關懷護理師促進經濟成長」中榮嘉義暨灣橋分院溫馨喜慶國際護師節
114.05.08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臺中榮總嘉義暨灣橋分院於今(8)日,在嘉義分院隆重舉行一年一度的護師節慶祝大會。會場以鮮花與氣球精心布置,象徵護理人員的專業、堅韌與活力,也展現醫院對護理團隊價值的重視與全力支持。舞台前方陳列由護理團隊親手製作的花藝禮物,馥郁花香猶如春風拂面,讓會場彷彿走入「花之禮讚」的聖殿,洋溢感恩與祝福的氛圍。
今年國際護師節以「有護理師才有未來.關懷護理師促進經濟成長」(Our Nurses. Our Future. Caring for nurses strengthens economies)為主題,除持續讓全球看見護理師專業的重要性外,更聚焦於護理師的健康與福祉,強調唯有健康穩定的護理人力,才能強化醫療體系、促進社會與經濟發展,為全民健康帶來實質成效。嘉灣兩院也持續以實際行動支持此理念,致力打造友善職場,讓每位護理同仁在安心與尊重中發揮專業。
慶祝大會重頭戲,「傳光」典禮隨後溫馨登場,由護理部張蘭英主任率先以手機燈光點亮象徵護理之光的燭火,並由副主任張凱玲依序傳遞,象徵護理精神與使命的薪火相傳。從南丁格爾女士手中蠟燭的微光,到今日手機燈光的接續,我們以科技延續初心,照亮病人生命的道路,也照亮護理的未來。
臺中榮總嘉義暨灣橋分院院長陳正榮致詞指出:「護理師是充滿愛心與光芒的天使,醫療的成功與病人的康復,都有賴於他們的專業照護。」他勉勵全體護理人員持續精進,未來,我們將持續努力,提供更友善、更安心的工作環境,也期待大家攜手並進,一同走得更遠!」在院長的支持與鼓勵下,護理師們的心中更是溫暖滿溢。
院長陳正榮於護師節慶祝大會中,親自頒發表揚獎狀,讚揚嘉義與灣橋兩院共計33位優良護理師、36位資深護理師及22位優秀學術發表人員,感謝及肯定他們在臨床與研究上的卓越貢獻,造福病人。院長並致贈每位護理師一只實用的英國熊背提兩用水壺,期盼同仁在照顧病患之餘,也能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此外,每位護理同仁亦獲贈精緻可口的餐點,讓他們在忙碌中感受滿滿的溫暖與關懷。
在本次護師節慶祝活動中,在嘉義分院服務滿30年獲獎的石玉玲護理長表示,嘉榮是她成長的搖籃,護理雖辛苦但充滿價值,能與堅韌夥伴攜手同行,是她職涯中最珍貴的禮物;而在灣橋分院服務滿20年的王善茹護理長則回顧從急重症臨床歷練到精神科領導轉變,強調支持同仁與安全改善制度的重要,期許自己持續為病人帶來希望與陪伴。
最後,院長陳正榮說明,臺中榮總嘉義暨灣橋分院護理團隊始終以病人為中心,秉持熱誠與專業,不斷創新與前行。此次護師節活動,不僅向護理人員表達最深的敬意與感謝,也展現全院對護理工作的高度肯定與支持,呼應今年國際護師節的主題-有護理師才有未來。(圖文/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暨灣橋分院)
更多新聞
圓福寺慶祝佛誕節 黃敏惠市長浴佛祈福
圓福寺慶祝佛誕節 黃敏惠市長浴佛祈福 114.05.06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今(5)日農曆四月初八是佛誕節,更是傳統的浴佛節,在這特別的日子,黃敏惠市長一早前往佛光山圓福寺為佛陀祝壽,虔誠祈願佛光普照,庇佑市民闔家平安、社會祥和,並感謝圓福寺長年推動佛法入世、慈悲濟世,讓信仰成為嘉義市溫暖人心的力量。 黃敏惠市長表示,感謝圓福寺以及覺禹法師的用心,圓福寺每年舉辦的佛誕節浴佛系列活動,不僅傳承宗教文化,更將佛法真正落實於生活,深入社區、校園與社會各角落。今年活動場次超過200場,涵蓋浴佛法會、力阿卡雲水浴佛、讀書會閱讀成果、校園及各類別考生祈福、幸福與安樂國語文競賽、夢想起飛放風箏、社區環保減塑講座等等,累計參與人次更是破萬,充分展現佛教走入人間,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佛法的慈悲與安定人心的智慧。 黃敏惠市長說,2,500年前佛陀為世間帶來希望與智慧,給人們無限的光明,在當前全球動盪的時代,更加需要佛法帶來安定力量。藉由浴佛的活動,讓大家洗滌心中的陰霾,讓善念在心中生根,愛與和平在嘉義市持續發芽,凝聚正能量,共創幸福城市。 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指出在「佛誕節」舉行「浴佛法會」的緣起,是在2500年前,佛陀於印度的藍毗尼園降誕人間,出現諸多祥瑞之像,其中就有天空出現九條龍,從龍的嘴巴中吐出清淨的法水,為悉達多太子灌沐,故此後世佛教徒就採用「浴佛」的儀式,慶祝佛陀的生日。 覺禹法師也提到,在佛陀誕生的這天,我們不僅要緬懷佛恩,更應將佛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從尊重生命、反對霸凌,到實踐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讓人與人之間多一分理解與祝福。她以「行善不是等待他人開始,而是從自己做起」勉勵大眾,期待大家發願行善、累積福報,為家庭、社會、國家帶來祥和與希望。最後,感謝黃敏惠市長與市府團隊長期支持宗教文化推廣與社區融合,並邀請各界善信明年再度齊聚佛誕節,共同參與浴佛祈福。(圖文/嘉義市政府民政處)嘉榮日照「媽咪樂時光」歡慶母親節 經典旋律掀起長輩滿滿回憶殺
嘉榮日照「媽咪樂時光」歡慶母親節經典旋律掀起長輩滿滿回憶殺 114.05.06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臺中榮總嘉義分院日照中心迎接溫馨五月,在母親節前夕特別舉辦「媽咪樂時光」慶祝活動,融合歌唱、舞蹈與趣味戲劇,以多元豐富的形式,向榮民眷屬與高齡長輩表達感謝與敬意。現場氣氛歡樂,長輩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提前感受母親節的溫馨喜悅。 嘉榮日照中心護理長蘇盈臻表示,此次活動特別邀請由中高齡女性組成的表演團隊,帶來帶動唱、歡樂舞及趣味戲劇演出,希望藉由年齡相仿的表演人員,為長輩帶來更有共鳴的情感記憶。表演團體現場選唱〈望春風〉、〈雨夜花〉及〈美酒加咖啡〉等經典老歌,旋律響起,掀起長輩們滿滿回憶殺,大家一起輕聲哼唱、隨節奏舞動。黃奶奶深受感動地說,〈雨夜花〉是媽媽最常唱的歌,現在自己也當阿嬤了,聽到這首歌特別思念母親。 日照中心蘇盈甄護理長說到,這次母親節慶祝活動內容豐富,<為了10萬元>具有鄉土風格的戲劇演出,特別受到長輩喜愛與好評,表演人員以誇張逗趣的肢體動作、幽默台詞與現場互動,讓每一位長輩看得目不轉睛,也很有參與感,現場笑聲不斷,氣氛相當熱烈。活動尾聲,由日照中心的護理師、社工師團隊與表演者攜手,齊聲合唱〈甜蜜蜜〉,向日照中心裡每一位勞苦功高的母親與長輩獻上祝福 嘉榮護理部主任張蘭英表示,長輩們對這類結合表演與互動的活動充滿期待,音樂與表演不但豐富日常生活,也可以帶來心理層面的支持陪伴,日照中心舉辦的「媽咪樂時光」活動,不僅只是慶祝母親節,更希望能促進長輩彼此的社交互動,為心裡帶來期待與溫暖的感受,鼓勵長輩珍視自我,在日照中心繼續充滿活力享受樂齡生活。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院長陳正榮在母親節前夕,特別向所有母親與長輩表達敬意與祝福。陳院長表示,每一位高齡長者,無論是榮民、榮眷或社區長輩,都是我們最珍貴的家人,默默為家庭及社會付出貢獻,值得被用心珍惜與細心照護。日照中心每一次的活動,都是我們對長輩關懷與家庭價值的實踐。感謝照護團隊長期以來的努力與付出,為長輩們帶來溫暖、尊嚴與快樂,也讓這個節日更添意義。衷心祝福所有長輩與媽媽們,母親節快樂、健康平安。(圖文/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暨灣橋分院)灣橋榮院香光寺浴佛節義診檢 長輩大讚太貼心
灣橋榮院香光寺浴佛節義診檢 長輩大讚太貼心 114.05.05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竹崎鄉香光寺於本週日(5月4日)舉辦浴佛節慶祝活動,臺中榮總灣橋分院社區營造服務中心現場設置「關懷社區義診檢」攤位,由專業團隊提供血壓量測、骨質密度檢查與C型肝炎篩檢等健康服務,此次活動結合宗教與醫療資源,期望促進社區健康、提升醫療可近性,實踐「以愛為本、健康為先」的理念,將專業醫療服務深入地方、送到居民身邊。 灣橋榮院家庭醫學部部主任陳怡成表示,此次結合宗教盛事舉辦的社區健康活動,提供多項實用醫療服務,檢查結果可現場即時得知,並由專業人員提供衛教說明與初步醫療諮詢,深受民眾歡迎。在此次義診項目中,「骨質密度檢測」最受鄉親好評,吸引大量民眾排隊參與。居民陳女士開心的說:「在醫院做骨質密度檢查要自費,灣橋榮院的義診竟然能夠免費檢測,真的非常用心,讓我們不用跑遠,就能照顧到自己的健康,對長輩很友善。」 家庭醫學部主任陳怡成醫師指出,許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及骨質疏鬆,在初期往往缺乏明顯症狀,透過基礎健康檢查,能及早發現並及時介入治療,是維護健康、預防惡化的關鍵。他表示,非常樂見鄉親與長輩們能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藉由宗教盛事的契機,輕鬆且便利地獲得專業醫療服務,也希望藉此機會提醒大家重新關注自身健康,同時多關心身邊親友的身體狀況。 臺中榮總灣橋分院院長陳正榮表示,灣橋榮院長期致力於社區醫療與長照整合服務,透過義診檢活動,希望讓鄉親們提前掌握慢性病與潛在健康問題,並協助民眾建立健康管理的正確觀念。陳院長強調,健康是人生重要的本錢,更是每個人都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這次與香光寺合作,不僅展現出醫療與信仰之間共同關懷生命的價值,也讓灣橋榮院有機會將醫療資源帶入社區,主動接觸、主動服務,讓健康照護走進社區每個角落。(圖文/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暨灣橋分院)嘉義市民114年整合性健康篩檢開跑 新增三項檢查 30-39歲族群增加篩檢頻率 嘉市府呼籲盡早檢查為健康把關
嘉義市民114年整合性健康篩檢開跑 新增三項檢查 30-39歲族群增加篩檢頻率 嘉市府呼籲盡早檢查為健康把關 114.05.02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民114年整合性健康篩檢啟動記者會今(2)日於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舉行,由林瑞彥副市長、衛生局廖育瑋局長、多位議員、里長及六家醫院代表共同宣布開跑,服務對象為設籍嘉義市30歲(含)以上市民。今(114)年新增三項檢查,(1)胃癌篩檢,(2)攝護腺癌篩檢異常者加做游離型攝護腺特定抗原,(3)失智症的AD8篩檢問卷,及擴大服務年齡30至39歲市民每5年可檢查1次。籲請符合資格的市民持身分證及健保卡至聖馬、嘉基、嘉榮、部嘉、陽明及慶昇等6家醫院接受服務。 林瑞彥副市長表示,嘉義市自96年開始辦理市民整合性健康篩檢,結合轄內6家績優醫院,提供市民癌症及慢性病篩檢服務,每年邀請專家檢討篩檢結果、滾動式調整篩檢項目。感謝參與提供服務的六大優質醫院及國民運動中心,也謝謝議會一直以來給予的支持,更是感謝各位里長為市民的健康協助宣傳。林瑞彥副市長分享依據112年國健署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顯示,癌症為十大死因之首、另與慢性疾病有關的十大死因也占了約六成,也呼籲民眾透過健康檢查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以減少癌症等重大疾病對壽命的影響。林副市長也提到,今年嘉義市加強肝癌、攝護腺癌及胃癌等項目的篩檢,並鼓勵市民把握名額,積極參與,為自己與家人多一層健康保障。 衛生局廖育瑋局長說明,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2年嘉義市的胃癌標準化死亡率為十大癌症第8名,顯示其對市民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預計明(115)年將胃癌納入第六癌篩檢,嘉義市提早於今(114)年就為45-74歲符合大腸癌篩檢者檢測胃幽門螺旋桿菌,共提供5,000個篩檢名額,若篩檢為陽性,可接受治療或經醫師評估後再進一步做免費無痛胃鏡檢查。廖育瑋局長補充,另因慢性病的好發年齡有下降趨勢,嘉義市擴大服務30至39歲族群,提供每5年1次的定期篩檢服務,檢查項目除了B、C型肝炎,還有甲型胎兒蛋白,它是一種肝癌腫瘤標記,如果數值偏高會再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是否有腫瘤。廖育瑋局長也提到,今年也延續往年政策和國民運動中心合作提供免費運動體驗卷以及舉辦握力比賽等,歡迎市民踴躍參加。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代表,也是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肝科陳柏岳醫師說明,9成的胃癌患者都被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感染胃幽門桿菌者發生胃癌的機率是未感染者的6到10倍,因此利用糞便檢查進行未侵入性的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可以即早發現罹癌的風險,若經檢查被感染也不必驚慌,無論有無症狀皆可經醫師評估安排胃鏡檢查,或接受口服抗生素7至14天的除菌治療,以降低胃癌發生率。 衛生局說明,攝護腺癌111年發生人數已躍升為男性癌症第3位,攝護腺特定抗原(PSA)檢查可作為早期偵測攝護腺癌的工具,惟PSA 值升高,不代表一定是攝護腺癌,為提高判斷的正確性,今年為PSA值≧4ng/ml者加做游離型攝護腺特定抗原(Free PSA)檢查,提供泌尿科醫師多一項判斷工具。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來臨,失智症者快速增加,今年的整篩65歲以上長者將填寫失智症AD8問卷,若AD8問卷總分數≧2分需通報本市失智共照中心並轉至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協助確診。 今日記者會邀請75歲鄭先生及77歲張先生分享,以自身經驗鼓勵大家篩檢及呼籲定期追蹤的重要性。2位病友的主治醫師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陳詩典醫師及聖馬爾定醫院羅清池醫師也補充專業說明,他們都是B、C肝篩檢時發現B肝,之後在醫院治療及定期追蹤,即使發現1公分左右的小型肝癌,接受微創電燒治療成功,狀況良好生活品質佳,都能積極參加各項活動。 前國家根除C型肝炎辦公室流行病學研究組組長,目前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顧問級主治醫師盧勝男教授談到,台灣的肝癌篩檢就是透過B、C肝篩檢,找到肝癌高危險群,提供患者每六個月定期追蹤,接受腹部超音波及胎兒蛋白檢測,一旦發現肝炎活性或發現肝癌,都可以在健保給付下接受適當治療。盧教授呼籲,市民應多加利用健康篩檢,陽性患者務必定期追蹤,早期診斷適當治療,才能改善肝癌病患的預後。 衛生局表示,為使資源有效運用,符合成人預防保健資格的市民應搭配國健署「成人預防保健健康篩檢項目」,其餘檢查項目使用「市民整合性健康篩檢項目」一起完成檢查,使資源整合發揮最大效益。經費有限,用完為止,請市民朋友提早篩檢。歡迎市民朋友多加利用「網路預約」機制(https://imsr.cichb.gov.tw/ ),篩檢前48小時線上預約,依約定時間前往檢查,人潮分流,縮短候檢時間。如為114年新遷入、持居留證之市民,尚無法利用線上預約,請改撥打電話至服務醫院預約。(圖文/嘉義市政府衛生局)是否擴大民宿劃設區域 市府強調持開放審慎態度
是否擴大民宿劃設區域 市府強調持開放審慎態度 114.05.01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雖僅60平方公里,卻擁有豐富的人文與歷史風貌。近年來,隨著中央法規自民國106年起鬆綁,嘉義市成功突破都市計畫區的設限,得以在具人文或歷史風貌的區域設立民宿,為城市觀光注入新動能。 市府於民國109年啟動盤點作業,同步舉辦多場說明會與業界溝通,並於同年12月25日正式公告特定區域作為民宿設立範圍。該區域涵蓋縱貫鐵路以東、博東路以南、垂楊路以北、新生路以西的範圍,並依據整體區域規劃、歷史年代脈絡、文化資產密度及步行距離等條件謹慎劃設。 自公告實施以來,嘉義市已核准設立21家合法民宿。根據統計,77%的民宿負責人年齡在50歲以下,展現青年世代對地方旅宿產業的投入熱情;另有68%的民宿建築屋齡超過40年,顯見老屋活化成為推動地方創生的重要支柱。同時也在公私部門的努力之下,在114年4月21日成立「嘉義市民宿文化發展協會」,也為嘉義市民宿產業邁入一個新的里程碑。 針對是否擴大民宿劃設區域,嘉義市觀光新聞處長張婉芬表示,市府持開放但審慎態度,將從法規一致性、居民生活權益及產業公平發展等多元面向進行通盤檢討,確保政策方向符合法規並具可行性。 張婉芬處長指出,嘉義市目前有旅館79家、民宿22家,共計101家旅宿業者,平均每平方公里超過1.6家,旅宿密度已屬全台高水準。此一現象突顯本市旅遊市場活絡,但同時也顯示區域承載量正面臨壓力。因此,市府未來將更審慎考量產業布局與資源分配,避免觀光設施過度集中導致失衡,確保城市生活品質與觀光產業穩定發展能夠並進。 市府也將依據《民宿管理辦法》及相關土地使用與文化資產保存規定,依法推動後續政策,並廣泛蒐集地方意見,評估旅宿成長可能帶來的噪音與環境影響,以兼顧觀光發展與居民福祉。(圖文/嘉義市政府觀光新聞處)嘉榮醫療團隊偕同嘉義玉山扶輪社 愛心義診守護榮民(眷)及鄉親健康
嘉榮醫療團隊偕同嘉義玉山扶輪社義眷)及鄉親健康 114.04.28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中榮嘉義分院於今(27)日,在嘉義市中央廣場偕同嘉義玉山扶輪社聯合舉辦社區義診篩檢活動。活動現場由嘉榮家庭醫學部主任陳怡成率領社區醫療團隊,結合嘉義玉山扶輪社熱心公益的行動力,為市民鄉親提供即時的醫療服務及多項免費健康檢查,民眾參加篩檢時,感受嘉榮專業、細心與溫暖,紛紛表示:「有嘉榮真好!」在社區就能獲得這麼周全的醫療服務,讓人倍感安心。 嘉榮家醫部主任陳怡成表示,此次義診設有多元篩檢項目,涵蓋民眾關注的健康議題,包括:血壓測量、血糖、膽固醇、尿酸檢測及C型肝炎快篩,協助初步評估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病風險;針對高齡族群預防骨質疏鬆,進行超音波足跟骨質密度檢測;口腔癌與大腸癌篩檢配合衛福部政策,推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長者功能評估(量六力)協助高齡者建立完整健康檔案。現場由專業醫師親自解說檢查結果,提供實用健康建議。 嘉榮陳怡成主任說明,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義診活動,把醫療資源帶進社區,縮短醫療可近性的差距,也強化早期篩檢與疾病預防的觀念,讓更多民眾能提早掌握自身健康狀況。 嘉義玉山扶輪社吳德揚社長表示,此次與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合作舉辦義診篩檢,是社區服務與醫療公益的重要結合,未來也將持續推動更多在地關懷行動,擴大服務對象,實踐「服務超我」的扶輪精神。 嘉榮院長陳正榮表示,本院定期深入社區辦理義診篩檢活動,不僅提升民眾健康意識,也展現出醫療單位與社區攜手合作的強大力量。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將積極推展及落實政府健康台灣政策,致力推廣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持續守護雲嘉南鄉親健康。(圖文/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暨灣橋分院)國中技藝競賽 黃敏惠市長表揚180位技藝競賽優秀學子
國中技藝競賽 黃敏惠市長表揚180位技藝競賽優秀學子 114.04.16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嘉義市於今(16)日在蘭潭國中活動中心舉辦「113學年度國中技藝競賽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表揚180位技藝競賽優秀學生,包括167位在國中技藝競賽中表現傑出的學生,以及13位榮獲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金手獎」的學生。現場由市長黃敏惠一一表揚,肯定獲獎同學的努力,並鼓勵獲獎同學持續精進,在未來各職場領域發光發熱。 黃敏惠市長表示,教育的核心價值,在於挖掘與培養每一位孩子的潛能,讓他們依照自己的性向與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與發展方向。市府致力於培育青年人才,在各教育階段為學生創造探索的機會,從中發現興趣、培養技能,進而透過技藝教育和產業合作,幫助學生培養實務經驗。目前全市8所公立國中已開設11個職群、共33個班次,提供超過500位學生參與,由嘉義高工、嘉義家職、東吳高職、崇仁醫專等學校協力,推動技藝教育與培養國中生涯探索與技藝扎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只培養技術,更是為未來職涯奠定扎實基礎。 黃敏惠市長也特別表揚今日獲獎的學生,共有167位在國中技藝競賽中表現傑出,以及13位榮獲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金手獎」的學生,是大家學習的好榜樣。最後,感謝所有學校師長、教育團隊與合作單位的共同投入,期許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在屬於自己的領域中發光發熱,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 嘉義家職的鄧又慈同學,在113年全國技能競賽中代表學校參加「食品檢驗分析」職類,憑藉扎實的化學與微生物基礎,以及穩定的臨場表現,榮獲金手獎殊榮,為校爭光。鄧又慈同學說,能代表嘉義家職參賽並獲得金手獎,她感到非常榮幸,感謝指導老師一路上的陪伴與專業指導。準備期間歷經長時間訓練,不僅讓她在食品檢驗中對化學與微生物的理解更加深入,也讓她在操作與理論整合上有明顯成長。她回憶訓練過程中曾遇到不少挑戰,特別是對先前完全陌生的專業知識,需要花費更多時間透過實驗實作與課本內容交互印證,才能真正掌握。她強調,將實務與理論結合,是她能夠牢記觀念、穩定應賽的關鍵。針對未來有志參賽的學弟妹,鄧又慈同學分享參賽秘訣,比賽是現場抽題,即使有範圍,但內容整合性高且變化多,需要有良好的臨場反應與基礎實力,尤其在化學與微生物方面要有充實的準備,才能從容應對各種挑戰。 嘉義高工吳尚霖同學在去(113)年參加全國技能競賽,於「機器手臂技術」職類中脫穎而出,榮獲金手獎殊榮。他表示,這次能代表學校參賽並獲得佳績,是一段充滿挑戰但也收穫豐富的經歷。回顧比賽過程,吳尚霖同學說,競賽形式是程式設計與實體機器手臂操作,從模擬操作到實機演練,每一步都需精準執行,才能讓任務順利完成,與一般印象不同,此競賽並不以速度取勝,而是強調作品的「完成度」與精確性。他認為,比賽最大的挑戰在於預先模擬各種可能發生的錯誤與狀況,並在訓練中一一排除問題,才能在正式比賽時穩定發揮。 典禮中,蘭潭國中「熱舞-風華展」以活力舞蹈展現藝術與運動之美,東吳高職「戰鼓-技藝震」則由九天民俗技藝團曾德偉老師指導,陣式的變化及振奮人心的鼓聲激昂演出,融合獨奏和齊奏,震撼全場。現場也展出國中與高職合作班的技藝教育成果,吸引眾多師生與家長關注。(圖文/嘉義市政府教育處)嘉市南興國中推動水域課程「城市水域 在嘉啟航」 黃敏惠市長:讓探索教育在嘉扎根
嘉市南興國中推動水域課程「城市水域 在嘉啟航」 黃敏惠市長:讓探索教育在嘉扎根 114.04.16 (記者蕭百呈/嘉義市報導)南興國中今(16)日於其永續學院探索體驗園區(第二校區)舉辦嘉義市水域課程「城市水域 在嘉啟航」啟動典禮,課程的啟動展現了嘉義市在戶外教育領域的全新突破,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在城市之中的安全水域教育環境。黃敏惠市長與模擬聯合國李錫津理事長、童軍會李宗亮總幹事、女童軍會簡麗環理事長、教育處郭添財處長及多位議員貴賓皆出席水域課程啟動儀式,為嘉義市多元共融的教育藍圖再添上精彩的一筆。 黃敏惠市長表示,雖然嘉義市並非臨海城市,但身為臺灣這座海島的一員,更應積極推動海洋教育與永續教育。在95年擔任第一任市長期間,當時的李錫津副市長引進了嶄新的教育思維,希望能為孩子們打造一個不只是學科知識的學習場域,更是一個充滿挑戰、探索、啟發與成長的教育空間。在這個信念下,市府積極爭取中央的支持,並在許多關心教育的夥伴鼎力協助下,經過嚴謹的環評與水保規劃後,探索體驗學校自102年動工,耗時4年才完工啟用。戶外探索教育已於歐美國家盛行已久,希望探索教育在嘉義市繼續深入扎根,永續學院探索體驗園區能夠提供孩子一個可以挑戰自我、認識自我並超越自我的學習場域。 黃敏惠市長也提到,「教育決定人才,人才決定未來。」市府自112年起積極投入資源,經過縝密規劃與議會支持,由市府逐年編列預算,預計4年共計投入5億8千萬經費進行園區整體開發,進一步完善探索教育園區的硬體設備與師資培訓。黃敏惠市長強調,探索教育的推動必須兼顧專業與安全,未來市府將持續充實專業教學人力,打造更完善、更安全的體驗環境。也希望透過教育創新,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為城市發展奠定更堅實的人才基礎。 教育處郭添財處長表示,為豐富探索教育課程的多元性,市府補助621萬設置水域課程設施設備,水域課程的啟動僅是開端,未來園區開發將以「永續」為核心理念,依循「教育新世代」自我實現,適性揚才的發展軸線,透過戶外教育、童軍教育及環境教育三大課程主軸,培養學生自信面對未來。 南興國中校長柯博議表示,南興國中第二校區所設立的「探索體驗園區」,是全國首座由地方政府設置,並由國中學校代管的大型探索體驗學習基地,不僅具備「第一」的地位,更是目前全國唯一的案例。對此,柯博議校長也說,南興國中探索體驗園區佔地約7.5公頃,因此在建設與維運上需投注大量人力與資源,能肩負此項任務感到與有榮焉,同時也深知這份責任的重大。南興國中有多達33項擁有國際認證的高低空設施,透過各項體驗課程能讓學生認識並尊重大自然,體驗在戶外活動的技巧與樂趣,每年近6,000名學子前往體驗,至114年總參與人數已超過4萬5,000人。 柯博議校長也特別感謝市府的支持,不僅提供經費協助,也跨局處整合資源,協助園區克服水土保持區等法規限制,順利完成環評、水保等相關計畫,確保園區建設依法合規且安全完善。市府補助621萬設置水域課程,執行電力改善工程、空氣能熱泵熱水器建置、滯洪池教學情境暨周邊環境改善工程及水域課程教具教材暨安全設備等四大項目,於113年底全數驗收完成並開發相關課程實施。於今年正式辦理水域課程,可分為獨木舟操作及自力造筏兩項課程,預計有800名國中生參與課程,不僅能讓孩子學習到水域活動的安全知識,更能激發學生對於水域的興趣及潛能。未來若營運成熟,也將逐步開放給市外學校團體及民間單位申請,共享資源。 今日體驗水域課程的南興管樂班學生表示,同學大多是第一次上水域課程,從陸地跨到水域的課程讓他們覺得很新奇、特別,而且在划船過程中對於夥伴間的團隊合作與溝通默契相當考驗。(圖文/嘉義市政府教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