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減塑環保護好環境 暑期帶著循環杯環遊綠島打卡即送好禮 111.06.29
(記者游明蘭/台東縣報導)為推動綠島地區環境永續發展,臺東縣環境保護局將在7、8月每周五辦理「環遊綠島 減塑環保 暑期循環杯打卡送好禮」活動,自7月1日起,旅客在南寮漁港活動現場設攤期間,借用綠島循環杯暢遊綠島,完成相關任務後,即可到攤位兌換綠島循環杯任務獎勵,一人限領一份,數量有限,讓我們一起減廢旅遊,開心做環保。
臺東縣政府表示,綠島鄉一直都是國人旅遊的熱門景點,優美的自然海景更是吸引許多人暑假前往觀光,大量遊客產生的垃圾量不免對當地環境造成影響,為減輕環境負擔,鼓勵民眾多多使用循環杯免費租賃服務,共同維護離島美麗的環境。
環保局指出,綠島暑期循環杯打卡送好禮活動將在7、8月每周五上午10點至12點在南寮漁港舉辦,民眾及遊客只要在活動期間借用綠島循環杯,並在島上任一處拍下與循環杯的紀念照後,追蹤「臺東縣環境保護局」臉書粉絲專頁(https://reurl.cc/WrQvd9),並在「環遊綠島 減塑環保 暑期帶著循環杯打卡送好禮」主題貼文(https://reurl.cc/LmK0Xx)留言處貼上照片,且留言「#環遊綠島,減塑又環保」、「#綠島環保杯租借活動」,完成任務後,至南寮漁港宣導攤位,出示打卡畫面,即可獲得宣導品乙份,一人限領一份,數量有限,鼓勵民眾邀請身邊親朋好友共襄盛舉。
環保局呼籲,暑假7、8月為綠島旅遊旺季,將迎來大量登島觀光人潮,為減少島上一次性垃圾產生,於暑假期間辦理綠島循環杯設攤宣導活動,鼓勵民眾借用循環杯,體驗綠島減廢旅遊,達到宣導源頭減量觀念,設攤現場將有「租借環保杯體驗區」及「綠島循環杯活動介紹」,期望透過體驗及介紹的方式,強化民眾環保新觀念。圖文/臺東縣環境保護局廢棄物管理科
更多新聞
臺東最美星空「耀」進國際獲ISO認證 邀您一起與地球永續High Five
臺東最美星空「耀」進國際獲ISO認證 邀您一起與地球永續High Five 111.06.17 (記者游明蘭/台東縣報導)臺東縣政府繼去年以「臺東最美星空」關山場向BSI英國標準協會申請「ISO 20121永續性活動管理系統」認證成功,持續以永續為本,打造臺東專屬的「星級」慢經濟,今(16)日辦理「2022臺東最美星空」系列活動記者會,公布今年音樂會場次資訊及卡司,縣長饒慶鈴提到,很高興最美星空成為國際認證的永續活動,縣府會持續以環保永續的方式行銷臺東的美,邀請大家來臺東享受最天然無光害的浪漫夜空。 饒慶鈴表示,今年最美星空以「與地球永續High Five!」為主軸,宣告今年升級的永續行動。雖受疫情影響,縣府永續觀光的腳步沒有絲毫懈怠,去年10月9日的最美星空音樂會關山場,即採取對環境生態、社會和當地經濟影響最小的執行方式,如用桶裝水取代416杯活動杯水、採電子化宣傳減少500張海報、可重複使用的木架或電子立牌、以233盞太陽能燈具布置會場、提倡光害教育宣導等,問卷調查顯示超過9成認同現場的永續行動,而對縣府來說,拿到ISO國際認證的證書就是一種肯定,永續行動得到參與者認同,更加強我們持續實踐永續的理念,讓美景得以永續發展。 縣府交觀處提到,今年最美星空音樂會在活動執行上,持續實踐ESG各個目標,也延續歷年促進「地方發展」、「文化平權」的精神指標,走入鄉鎮舉辦8場音樂會,每場皆邀請在地團體展現當地文化。 今年首開的市區體驗場,邀請2021金曲新人獎得主的新人壞特?te於7月30日在臺東市舊站特區開唱;8月6日大武鄉尚武濱海公園,國際級表演藝術團隊十鼓擊樂團鼓動登場;8月13日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由「臺灣最美的聲音」、多次獲國際金獎的希望兒童合唱團古調傳唱;8月20日綠島鄉人權紀念公園,人氣創作歌手李友廷與聲林之王歌手吱吱郭芝吟現場飆唱;9月3日卑南鄉杉原海水浴場,靈魂歌姬家家與新生代創作女歌手琳誼Ring展現女聲力量;9月10日關山鎮關山親水公園,縣府力邀去年因疫情取消場次的NSO國家交響樂團演奏家群,在青山碧水旁以國際級的樂音交響;9月17日延平鄉舊鹿鳴橋遊憩區,金曲歌手桑梅絹渲染出極致旋律;9月24日長濱鄉八仙洞遊憩區,三金大提琴演奏家范宗沛與豎琴獵人李哲音在山石之中壓軸登場。 除了堅強的卡司陣容,今年縣府更邀請「臺東最美星空」顧問李昫岱博士帶來星空導覽特別場,讓對音樂會意猶未盡的民眾可以留在現地聆聽專業星象解說。音樂會現場將導入環境保護相關措施,包含觀星禮儀與光害教育、全場域低光害照明;融入「循環公益」主軸,現場將設有「紙沒有丟掉」回收箱,將回收紙製為手工紙再利用,會場布置以重複使用作為主要設計考量;負責承載場場精彩演出的舞台今年也將有全新面貌,由致力提倡永續藝術的「台灣藝術創意無極限協會」、理事長何景揚(蘇打綠阿福)、曾獲金點設計獎、義大利A’Design Award白金獎的設計師詹明旎和長友大輔共同打造出可重複利用的舞臺裝置;負責製作紀念品的合作單位也是投身公益、結合「永續環境」與「社會企業」的企業組織。 另外,秉持永續精神與推廣的理念,融合1% For The Planet地球稅理念,特別企劃推出「永續倡議」行動,今年各場次「臺東最美星空音樂會」,只要有一位參與者踏入活動場域,就能為世界上的環保非營利組織累積5元的地球稅;此次活動紀念品也與致力於創造玻璃回收全新循環經濟模式的「春池玻璃」合作「最美星空杯」、與結合循環設計理念、長期推動友善回收並堅持使用全回收料作為產品核心材質的「FNG世代設計」合作,使用100% 回收寶特瓶布料製作「無光害黑袋」與「在宇宙充墊」,所有紀念品販售所得在扣除成本後,也將全數捐給1% For The Planet地球稅計畫。 臺東的白日有充滿正能量的「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夜晚則有漫天星空的絕美感動。「臺東最美星空」系列活動邀請大家「與地球永續一起High Five」,在星空下浪漫感受臺東夜間的觀光魅力!更多活動詳情請見官網(https://www.xn--kpr063bjtawn699e24g.tw/)、FB粉專(https://zh-tw.facebook.com/StarryTaitung/)、IG搜尋「StarryTaitung_」。圖文/縣政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臺東限定「百人日出海洋晨曦瑜珈」 18日相約加路蘭喚醒身心靈溫柔伸展釋放身體壓力
臺東限定「百人日出海洋晨曦瑜珈」 18日相約加路蘭喚醒身心靈溫柔伸展釋放身體壓力 111.06.09 (記者游明蘭/台東縣報導)臺東限定「百人日出海洋晨曦瑜珈」 18日相約加路蘭喚醒身心靈溫柔伸展釋放身體壓力 《自然醒慢活祭》是臺東縣政府發展慢生活的優質身心靈休閒活動,現在邁入夏季號,推出百人《日出海洋 晨曦瑜珈》免費體驗,活動將於6月18日早上5點半在加路蘭遊憩區舉辦,與ness wellness 身心靈健康平台在地專業瑜珈師資合作,邀請喜愛瑜珈、身心靈療癒民眾與周邊的社區居民來搶先線上預約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205191122517278254410),在最美東海岸享受山海帶來的療癒能量。 縣長饒慶鈴表示,繼去年底於杉原灣4、5月於鹿野鄉自然場域舉辦《自然醒慢活祭》活動以來,深刻感受大自然具有的療癒力量,期待延續這份感動,讓踏上臺東這片土地的民眾為自己按下暫停鍵。夏季號主題為《電子音療的四肢解放》,強調「肢體療癒」,以舞蹈、瑜珈、伸展、聲音圈等肢體開展作為療癒主軸,並持續活動精神,善用臺東天然環境優勢,打造自然與藝術創作的美學環境。 社會處表示,6月18日《日出海洋 晨曦瑜珈》活動相關防疫措施也遵循中央相關防疫指引規劃辦理,請大家安心參與。也請配合活動防疫規定,安心防疫好生活。另一方面,今年度總計辦理55場次社區身心靈療癒體驗活動,預計促進縣內20個社區,一同為在地產業發展及促進社區參與,盼與在地社區建立夥伴關係,以社區身心靈產業多元樣貌為基礎,實踐社區共好之精神。 此外,《自然醒慢活祭》夏季號療癒工作坊預計於7月16日、17日於東河鄉金樽愛無限基地舉辦2日收費活動;8月20日至21日於都蘭觀海平台舉辦免費入場的紓壓音樂會及結合社區的心靈市集,詳細活動資訊將陸續公告,敬請鎖定並追蹤官方粉絲專頁。活動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tungSpiritFestival)、活動 IG 頁面(https://www.instagram.com/taitungspiritfestival/)圖文/臺東縣政府社會處史前館第10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南島新『視』界」登場
史前館第10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南島新『視』界」登場 111.06.02 (記者游明蘭/台東縣報導)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自2013年起規劃辦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迄今(2022)年已邁入第10屆,因應史前館建築再造工程及常設展廳更新即將完成重新開館,本屆特別以「南島新『視』界」主題,做為回顧與前瞻的規劃,展期自即日起至7/28日,假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遊客中心多功能教室展出,歡迎觀眾造訪參觀。 臺灣因地理環境特殊,早期即有多重文化在此地交會,史前館展廳更新計畫「以海洋連結南島族群多元文化與島嶼經驗成為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為核心,從而反身思考邊界、認同、社會制度、交換經濟體系、儀式溝通與環境變遷等議題,面對20世紀末地方社群崛起,原住民主體展現以此作為對於全球化的呼應。 史前館表示:今年「南島新『視』界」主題展示,將以視覺藝術的「視」角,重新觀看南島族群的文化藝術,邀請學子為新氣象抒發身為南島青年的觀點與心聲,並藉著藝術創作了解當代南島青年創作的樣貌,7所參展學校包括:關山工商、臺東高中、臺東女中、臺東體中、臺東商校、臺東大學美產系、大仁科大等,所呈現的內容、形式範圍廣泛,涵蓋使用傳統(含木雕、陶土、織品、刺繡、歌舞…),或以當代媒材(影像、多媒體、裝置…)進行各類藝術創作,展現他們活潑的創意與生命力。 史前館同時邀請當代資深南島藝術家根據本屆主題以作品和學子們展開對話:卑南族伊命的創作圍繞在關懷山林環境的關懷;自幼在海洋文化薰陶下成長的達悟族「飛魚」,對島嶼、海洋情深,他們分別代表著山海環境與原住民之間的深厚關係。另外,受學院藝術訓練馬卡道族的林勝賢,以簡潔、抽象創作表達「游、離」的意象,回應了平埔族群流動遷徙的歷史記憶。 史前館王長華館長感謝國內各高中職原藝班及大學原住民社團多年來的熱情支持,10年來史前館嘗試成為開創原住民藝術教育新型式的一份子,也讓執行「館校合作」推廣教育,達到一定的成效。「原住民青年藝術節」歷經十年的淬煉,當時的青年已成長茁壯為社會的中堅分子,也在各崗位上展現他們的能力。史前館期盼透過這些年的交流與培力,促使南島大家庭的年輕世代,在新世紀有新的發展。圖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紮根於流動中的邊界敘事─臺東都蘭藝術聚落故事》今新書發表會 饒慶鈴:打造臺東品牌的文化觀
《紮根於流動中的邊界敘事─臺東都蘭藝術聚落故事》今新書發表會 饒慶鈴:打造臺東品牌的文化觀 111.05.28 (記者游明蘭/台東縣報導)臺東縣政府委託女妖在說畫劇團主持人兼策展人李韻儀調查、研究都蘭藝術聚落,並記錄發行《紮根在流動中的邊界敘事─臺東都蘭藝術聚落故事》,今(28)日在臺東美術館藝術大廳舉辦新書發表會暨座談會,藝術家賴純純等多位書中主角現身表述自身故事,臺東縣長饒慶鈴希望大家多環顧周遭環境,挖掘珍貴寶藏,打造專屬臺東品牌的文化觀、世界觀。 饒慶鈴表示,「都蘭」是臺東縣獨特又非常有個性的聚落,近廿年從阿美族人的海邊村落發展成今日多元薈萃的人文藝術寶地,許多藝術家移居都蘭,抱持著對土地、海洋與人文的真誠熱愛,發展出此地藝術社群獨特的發展面貌,是臺東最珍貴的人文風景。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在2021年委託女妖在說畫劇團主持人兼策展人李韻儀調查、研究都蘭藝術聚落,並記錄成《紮根在流動中的邊界敘事─臺東都蘭藝術聚落故事》一書,藉由李韻儀文筆,彷彿與20多位生活在都蘭的藝術家面對面,聆聽他們娓娓道來在這片山海間生活的想像與實踐,及他們內心深處的故事。 文化處表示透過此書出版,大家能體會「愈在地,就愈國際」、「愈基礎,就愈前瞻」、「愈邊緣,也就愈核心」真諦,都蘭以藝術走入人群、邁向無國界的時空版圖中,獨特的發展軌跡一躍為臺灣當代藝術重鎮。期盼大家可以看顧自己周邊,挖掘並珍惜這些點滴累積的可貴寶藏。 作者李韻儀在新書發表會中表示《紮根於流動中的邊界敘事─臺東都蘭藝術聚落故事》一書,以深度踏訪及調查為基礎,書中每篇人物的書寫,都是與受訪者多年的相處和觀察結果。故事本身就是一門療癒的藝術,期待這本書能讓閱讀者透過都蘭藝文新移民的生命故事,以及他們看待自身、彼此、都蘭和世界的觀點,重新認識東部藝術發展軌跡的意義。 新書發表會中並邀請藝術家賴純純、巴賴、達卡鬧、希巨•蘇飛等多位書中主角現身說法,講述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以及與都蘭的不解之緣,並進行現場演唱。會後在臺東美術館大文創教室舉辦「流動的邊界,從都蘭看臺灣東岸當代藝術發展與影響座談會」,與談人有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王應棠老師、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暨南島文化研究所蔡政良老師、藝術評論者暨研究者黃瀞瑩等人,透過各別藝術家的觀點論述及時事對照,逐步建立都蘭藝術聚落發展脈絡。圖文/縣政府文化處視覺藝術科2022 島嶼音樂季 5/27 線上啟動花東與沖繩音樂人.連線溫暖致意
2022 島嶼音樂季 5/27 線上啟動花東與沖繩音樂人.連線溫暖致意 111.05.27 (記者游明蘭/台東市報導)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辦的「2022 島嶼音樂季」今年邁入第 9 年,自2014年起以一年在花東、一年在沖繩一期一會輪流辦理,讓民眾認識二地的音樂及工藝的異同與風采。本年度活動主題「聲歷其境」,以音樂為主軸,樂器工藝展示以及貼近生活文化體驗的一系列活動,帶來兼具深度與廣度的文化交流體驗。 今年島嶼音樂季於5月27日辦理活動線上記者會,由本年度臺灣方團隊的「阿美族複音青春歌隊」於記者會連線會場帶來阿美族珍貴的歌謠,充滿生命力的演出為活動揭開序幕。此外,不在現場的音樂季成員們也透過留言影片的方式分享透過島嶼音樂季進行音樂交流的期待。來自沖繩的前金曲獎團體「大嘴巴」主唱愛紗也特別為活動錄製宣傳短片,傳遞對於故鄉沖繩與臺灣花東進行音樂文化交流的支持。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江愚館長表示近兩年來不畏疫情,臺灣花東與日本沖繩透過各種多元形式且不同面向的方式進行豐富的文化交流,本次除了線上記者會,也會有樂器工藝展、音樂會等有趣的活動,也希望在疫情穩定後,能夠邀請沖繩音樂人來臺,如本年度主題「聲歷其境」讓兩地音樂人與民眾能夠更加了解彼此文化。 公益法人沖繩產業振興公社臺北事務所上江洲辰德所長表示,很高興本年度島嶼音樂季再度啟動,隨著那霸國際機場即將恢復運作,期待未來沖繩與臺灣有更多的交流與互動。外交部東部辦公室胡琪斌處長、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也透過線上記者會表達對兩島音樂與生活文化交流表達支持與祝福,期待透過島嶼音樂季推廣臺灣文化,並在兩地的深度而多樣化的交流中了解學習彼此的文化。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表示,本年度島嶼音樂季除了音樂會與工藝展,也將邀請花東與沖繩二地的音樂人,一起進到花東部落及校園做深度的音樂文化與生活體驗交流。在疫情時代,彼此藝文交流與情感流動仍持續不歇。 https://hotislands.culture.tw/home/zh-tw 與 HOT Islands Music Festival 島嶼音樂季粉絲專頁 圖文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國立臺東大學 《風起雲湧 海天一色-2022臺菲藝術交流聯合畫展》高雄開幕展出
國立臺東大學 《風起雲湧 海天一色-2022臺菲藝術交流聯合畫展》高雄開幕展出 111.05.27 (記者游明蘭/台東市報導)2022年《臺菲藝術交流聯合畫展》交流盛會移至高雄岡山文化中心辦理,作品展覽將於111年5月25日開幕,展期5月25日至6月5日。臺東大學與菲律賓系統大學交流密切,參與的藝術家在疫情中持續創作不輟,展現豐富亮眼的作品。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往觀展,沈醉於藝術饗宴。 臺東與菲律賓因地緣相近,菲律賓最北邊的巴丹群島有些島嶼和蘭嶼相距甚至不到百公里,兩地居民早已在海上頻繁活動且交流。臺東大學配合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由美術產業學系邀請藝術家舉行聯展,增進兩國藝術交流與國際友誼。臺東大學校長曾耀銘表示,舉辦臺菲藝術家聯展,除了展現兩地藝文特色與風情外,也是實踐臺東大學以「智慧、健康、永續、美學」四大內涵的教學培育方針,邁向綠色國際大學的宗旨。 國立臺東大學與菲律賓系統大學在2019年建立了平臺,促成《芳菲錯金/流光歲月─臺菲藝術交流聯合畫展》,並於2020年5月在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藝文中心1樓展廳舉行首展,佳評如潮。2022年的《臺菲藝術交流聯合畫展》不畏疫情重磅登場,我國外交部及菲律賓在臺辦事處將派員蒞臨參與;臺菲藝術家、藝文團體、以及菲律賓在台留學生等,亦熱烈響應、共襄盛舉。 參展的四位藝術家分別為臺東大學代表方曉蓉、林永發與菲律賓代表Menchu Pascual、Grace Javier Alfonso。菲國展者在學界和藝文界極負盛名,Menchu Pascual帶來濃厚的寫實主義與印象派傳統畫作,展現出自然之美;Grace Javier Alfonso身兼畫家與雕塑家,亦是多媒體藝術家。臺灣的藝術家代表也不遑多讓,方曉蓉老師的水彩畫獨樹一幟、水墨畫濃淡有致,工藝作品更以細膩卓然成家;臺東大學榮譽教授林永發,是國際知名畫家,擅長以水墨呈現臺東山海之美。臺灣和菲律賓雖然地理位置不同,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之際,且藉藝術家彩筆,帶領我們神遊太平洋畔的風起雲湧、海天一色! ※《風起雲湧 海天一色-2022臺菲藝術交流聯合畫展》活動資訊 展期:111年5月25日至6月5日 開幕茶會:111年5月29日,15時30分 地點:高雄市岡山文化中心展覽室 圖文/國立臺東大學2022「藝起來我家」庭院分享會首場活動 28、29日分別在關山及延平熱鬧登場 邀您來溫馨相聚
2022「藝起來我家」庭院分享會首場活動 28、29日分別在關山及延平熱鬧登場 邀您來溫馨相聚 111.05.26 (記者游明蘭/台東縣報導)由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辦理2022「藝起來我家」庭院分享會,5月28日(星期六)將在關山鎮德高里黃玉英女士家庭院舉行今年首場活動;第2場次則於29日延平鄉桃源部落古政富先生家庭院辦理,2場次時間均為下午4點開始,並安排搭配在地樂團演出,在庭院裡分享著主人家熱情與地方趣事,喜愛「藝起來我家」庭院分享會的朋友們,千萬不能錯過喔! 縣長饒慶鈴表示,「藝起來我家」庭院分享會活動以發掘各家戶動人的生命故事,並結合在地藝文團隊的音樂展演為主軸,呈現出屬於在地獨特的藝術下鄉演出,縮短城鄉間的藝文差距,每場次活動都會依社區的屬性,帶入不同的表演類型,在周末的午後,看著表演、品嚐著充滿人情味的茶點,就像從前大家聚集在庭院聊天、乘涼那般美好。 文化處指出,在鄉鎮聚落的午後,總會有人拿起吉他、聊著天或隨著音樂歡騰起舞,這是聚落的日常,更是藝文在城鄉間發酵的表現,「藝起來我家」庭院分享會一直以來以參與鄉親們的生活、融合場域,帶給大家像是同樂會一樣的歡樂與人情味,為日常生活增添一些小小的不一樣,拉近大家的距離。 今年首場活動將於28日在關山鎮德高里黃玉英女士家庭院(關山鎮德高里永豐5鄰52號)登場,德高里由阿美族、客家人、外省族群組成,在不同族群的交流下,社區環境呈現豐富多元的氣息與活力;當日表演團隊邀請到活潑的在地樂團「草草屋」,為大家帶來多首動聽的歌曲,並結合家戶主人的故事與回憶,帶給您滿滿的感動。 29日延平場次活動則安排在桃源部落古政富大哥家庭院(延平鄉昇平路4鄰88-1號)辦理,「桃源部落」是當時布農族的祖先從內本鹿遷至現在臺東縣延平鄉桃源村而取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不曾更改,也是布農族紀念歷史的方式,更是表達對祖先的敬意與懷念;表演團隊是由部落青年組成的「比砂麓樂團」,透過嘹亮的歌聲與您分享主人家的生活故事與部落滿滿的熱情! 今年度「藝起來我家」庭院分享會將前往縣內不同鄉鎮,把藝文活動帶到地方家戶門口,落實藝術下鄉,響應文化平權,年度活動將陸續開跑,詳情請關注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官網(https://reurl.cc/ErGgl0/ )及臉書粉絲頁(https://reurl.cc/3oO6Z0 )。圖文/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藝文推廣科臺東縣環境教育3場次線上講堂開課 每場次限量30名全程免費
臺東縣環境教育3場次線上講堂開課 每場次限量30名全程免費 111.05.24 (記者游明蘭/台東縣報導)防疫不停學,臺東縣政府為持續加強環境教育的傳遞能量,將於6月15日、6月22日、6月29日辦理3場次環境教育線上講堂,透過Google meet線上視訊交流分享,課程包含低碳綠生活、循環經濟、海洋永續等概念及議題,3場活動自6月1日上午9點起至10日下午5點止開放網路報名(https://pse.is/45umfd),全程免費,每場次限額30名,額滿為止,若提前滿額將關閉報名系統,各場次錄取名單將於臺東縣環境教育資訊網(http://www.taitung.url.tw/)公告,並於活動日前,以電子郵件傳送線上講座連結及寄發手作材料包,民眾只需自備電子設備及網路,即可在家學習環保新知。 臺東縣政府表示,縣府朝向SDGs永續發展目標邁進,致力於環境教育的在地推廣,帶動全民從根本解決環境問題,更可促進資源永續利用,以達臺東實踐永續家園的願景。線上講堂融合了SDG4優質教育、SDG13氣候行動、SDG14保育海洋生態的概念,將環境教育的精髓濃縮成精簡的線上課程,讓民眾在家上網,就能跟著老師學習環保知識,用行動友善我們真愛的土地。 環保局說明,為加強環教,持續規劃多元的環境教育課程,透過線上及線下活動,提供師長、家長、孩子第一手的環境教育資源。線上講堂依主題分為3場次,第1場次「環境達人秀」以全民綠生活為主軸,分享如何從食、衣、住、行、育、樂、購落實環保,並加入環保DIY的教學,從中建立民眾節能減碳的觀念。第2場次「搖籃到搖籃」,則探討循環經濟及消費行為的改變,如何減緩對環境的衝擊,引導民眾從源頭減少浪費與污染。第3場次「親海、愛海、知海」,呼應海洋永續的未來展望,揭露氣候變遷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聯,啟發民眾守護海洋的環保意識。 環保局呼籲,友善地球是每一位地球公民的共同責任,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就能促進資源的永續利用,為理想的永續環境投下一票,歡迎大小朋友踴躍報名環境教育線上講堂,響應低碳行動於日常生活,共創對土地好、對人也好的低碳家園。 圖文/臺東縣環境保護局綜合計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