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 點擊圖片放大
新聞名稱:

紫蘇

詳細介紹:

本草求眞 上編
卷三 散劑 散寒
紫蘇
紫蘇(芳草)
紫蘇 疏肺寒氣內客 蘇梗 蘇子
紫蘇(耑入肺。兼入心脾。)背面俱紫。辛溫香竄。五月端午採用。凡風寒偶傷。氣閉不利。心膨氣脹。並暑濕泄瀉。熱閉血衂崩淋。喉腥口臭。俱可用此調治。取其辛能入氣。紫能入血。香能透外。溫可煖中。使其一身舒暢。故命其名曰蘇。(蘇與穌同。)是以時珍謂其同橘皮砂仁。則能行氣安胎。同藿香烏藥。則能快氣止痛。同麻黃葛根。則能發汗解肌。同芎藭當歸。則能和營散血。同木瓜厚朴。則能散濕解暑。同桔梗枳殼。則能利膈寬中。同杏子菔子。則能消痰定喘。要皆疏肺利氣之品。雖其氣味淺薄。難以奏效。但久服亦能泄人眞氣。虛寒泄瀉尤忌。卽安胎和胃藥中。用之不過取其辛香。暫調胃寒氣滯之症。豈可概用久用。以陷虛虛之禍耶。(宗奭曰。紫蘇氣味香散。今人朝暮飲紫蘇湯。無益。醫家謂芳草致豪貴之疾者。此有一焉。若脾胃寒人。往往不覺。)梗下氣稍緩。子降氣最速。(務本新書云。凡地畔近道。可種蘇以遮六畜。收子打油。燃燈甚明。弘景曰。蘇子下氣。與橘皮相宜。)與橘紅同為除喘定嗽。消痰順氣之藥。(葉發汗散寒。梗順氣安胎。子降氣開鬱。消痰定喘。表弱氣虛者忌用葉。腸滑氣虛者忌用子。)但性主疏泄。氣虛陰虛喘逆者並禁。宜橘皮。忌鯉魚。子炒研用。
抄自:本草求眞
清 黃宮繡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