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本草求眞 上編
卷三 散劑 吐散
木鱉子
木鱉子(蔓草)
木鱉子 木鱉子引吐熱毒從痰外出 番木鱉引吐熱涎逆流而上
木鱉(耑入外科外治。)本有二種。一名土鱉。有殼。一名番木鱉。無殼。木鱉味苦居多。甘辛略帶。諸書皆言性溫。以其味辛者故耳。究之性屬大寒。狗食卽斃。人若誤用。中寒口噤。多致不救。常有因病錯用而斃者矣。故其功用多從外治。如腫毒乳癰痔漏腫痛喉痺。用此醋漱於喉間。引痰吐出。以解熱毒。不可咽下。或同硃砂艾葉捲筒。薰疥殺蠱最效。或用麻油熬擦癬亦可。總不可入湯劑。以致寒毒內攻耳。番鱉。(卽馬錢子。)功與木鱉大同。而寒烈之性尤甚。所治熱病喉痺。亦止可同山荳根青木香磨汁內含。使其痰涎引吐。逆流而上。不可咽下。斑瘡入眼。可用番木鱉半個。輕粉冰片麝香為末。左目吹右耳。右目吹左耳。日吹二次卽住。狗性大熱。用此大寒內激。使之相反。立見斃耳。止入外科治療。用時除油。
抄自:本草求眞
清 黃宮繡 撰
更多新聞
蠍
蠍為鉗蠍科動物東亞鉗蝎的乾燥體。蠍毒為一種類似蛇毒神經毒的蛋白質。1抗癲癇、抗驚厥作用:東亞鉗蠍提取物連續灌胃3天,可延長戊四氮小鼠驚厥潛伏期,提高大腦皮層GABAA受體的結活性,降低NMDA受體的結合活性。蠍毒給大鼠連續灌胃3週,能降低紅藻氨酸誘發的SD大鼠癲癇發敏感性,可以提高紅藻氨酸誘發大鼠深梨狀皮層T 區的GABA免疫反應陽性神經元數目及平均光密度的下降到正常水平,使腦內粒狀皮層T 區錐體細胞缺失減輕。東亞鉗蠍毒的磷酸緩衝液及蠍毒中分離的純品多肽-抗癲癇肽靜脈注射,均能延長頭孢菌素或馬桑內酯致癲癇小鼠的癲癇發作的潛伏期,減輕發作程度有所縮短平均總持續時間,且能降低馬桑內酯致癲癇小鼠的死率。抗癲癇肽給家兔側腦室内射,對高振幅放電有抑制作用。全蠍抗癲癇抗驚厥作用的有效成分為蠍毒等肽類物質等。2鎮痛作用:全蠍的多種提取物均具鎮痛作用,蠍毒蛋白是其鎮痛的主要活性成分,其鎮痛的機制是通過激動阿片受體等實現鎮痛,另外與腦內單胺類遞質及其代謝有關。全蠍的粉末及水冷浸液、水提液、醇提液灌胃7天,除水冷浸液外,其餘均能抑制小鼠醋酸扭體次數,延長小鼠扭體潛伏期,全蝎粉末、水提液、醇提液連續灌胃3天,對利血平致偏頭痛小鼠能提高熱板法的痛閾值。3抗腫瘤作用:全蠍95%乙醇提取物的水溶液,可使人肝癌BEL7402細胞和人宮頸癌HeLa 細胞全部脫壁死亡。全蠍的一種提取物,每天皮下注射,對LA-795肺癌帶瘤小鼠可抑制腫瘤生長,降低死亡率,體外可使培養的HeLa細胞死亡脫壁。蠍毒抗癌多肽腹腔注射可抑制H22生長。全蠍水提取液於體外培養,可促進HL-60細胞的程序化死亡。全蠍蛋白對癌細胞有明顯抑殺作用,且呈劑量效果正相關。蠍尾提取物對人前列腺癌PC3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顯高於蠍身提取物。4降壓、鎮靜作用:全蠍浸劑、煎劑灌胃有顯著持久的降作用。對清醒動物有明顯鎮作用。5毒性:蠍毒主要集中在蠍尾部分,蠍尾毒性比全蠍毒性約大6倍。蠍毒可導致實驗動物動脈血壓升高、心率減慢、心率不齊、呼吸頻率減慢,並終因呼吸停止而死亡。服藥後如出現心律失常、心悸、心慌、出冷汗、呼吸急促、皮膚過敏等症狀,應立即停藥。以上摘自:中葯大辭典、A十醫學百科、中醫世家、中藥學堂、中國食品藥品網、每日頭條、中醫道、周志遠網。藜蘆(毒草)
本草求眞 上編卷三 散劑 吐散藜蘆藜蘆(毒草)藜蘆 吐風痰在膈藜蘆(耑入肺胃。)能反五參細辛芍藥。及一服卽吐。其義何居。蓋緣苦雖屬降。而亦善涌。藜蘆辛少苦多。故能入口卽吐。是以風痰膈結。而見欬逆上氣者。當用是藥以投。使其膈部之邪。悉從上出也。但此宜作散劑以投。(散可達上。)切勿湯藥湯藥以服。(儒門事親云。一婦病風癎。初一二年一作。後漸日作。甚至一日數作。求死而已。值歲大飢。採百草食。見野草若葱。採蒸飽食。覺不安。吐膠涎數日。約一二斗。汗出如洗。甚昏困。後遂輕健如常人。以所食是葱訪人。乃憨葱苗。卽藜蘆是已。時珍曰。我朝荊和王妃劉氏。年七十。中風不省。牙關緊閉。先考太醫吏目月池翁診視。藥不能入。不獲已打去一齒。濃煎藜蘆湯灌之。少頃噫氣。遂吐痰而甦。藥勿暝眩。厥疾勿瘳。誠然。)至於腸澼泄痢如何。書載克治亦是因吐除其實積。積去而利與澼亦可止矣。吐雖等於常山瓜蒂烏附尖萊菔子。但常山則吐瘧痰。瓜蒂則吐熱痰。烏附尖則吐濕痰。(亦吐風痰。)此則專吐風痰者也。況此氣善通頂。治喉痺及鼻中瘜肉。為末吹效。然亦並非得已。卽有中蠱等毒。及或老痰積塊。止可借其宣泄。切勿沾口以自損其津液耳。取根去頭用。黃連為使。反細辛芍藥諸參。惡大黃。畏葱白。(服葱湯。吐卽止。)抄自:本草求眞清 黃宮繡 撰斑蝥
斑蝥為芫青科昆蟲南方斑蝥的乾燥體,其關節處能分一種氣味辛辣的含斑蝥素的黃色液體,從古希臘時期開始就有使用這種液體作為春药的記載,羅馬帝國開國君王屋大維的妻子莉薇娅,會將斑蝥混入賓客食物中,引誘賓客輕薄自己,其後再以此勒索,是西方最早記載的仙人跳。1斑蝥具明顯的抗炎作用。2斑蝥有抗病毒抗菌的作用。3斑蝥有促進雌激素樣作用,尚具一定的雌激素樣作用。4抗癌:斑蝥抗癌機制a減少癌細胞DNA、RNA的前體物攝入,抑制核酸代謝。b減少癌細胞對氨基酸的攝取,抑制蛋白質合成。c影響粒線體的通透性,控制、緩解癌變發生。5升白作用:斑蝥素鈉有升白作用,減輕放化療對骨髓造血系統毒性。6毒性:斑蝥有劇毒,內服宜慎。外用可刺激皮膚,發紅起疱,甚致腐爛;內服超量可引起悪心、嘔吐、腹瀉、尿血及腎功能損害,有很強的腎毒性。以上摘自:中药大辭典、A十醫學百科、中國食品藥品網、華韵國學。常山(毒草)
本草求眞 上編卷三 散劑 吐散常山常山(毒草)常山 吐心下瘧痰積飲 蜀漆常山(耑入心下。)辛苦而寒。有毒。功專引吐行水。為除瘧疾老痰積飲要藥。蓋瘧無不挾痰挾熱以成。然亦有風痰寒熱食氣之分。(風痰宜於星烏。寒痰宜於薑附。熱痰宜於貝母。食痰宜於楂麴。氣痰宜於烏藥。痰在膈上經絡。非吐不解。痰在四肢皮裏膜外。非薑汁竹瀝不達。痰在脇下。非白芥子不除。痰在骨節眼黑歩艱。非萆薢苦參不祛。痰在手臂肩背酸痛。非導痰加薑黃木香桂枝不和。痰在腸胃實結。非用下藥不愈。)治須分其陰陽虛實表裏以定。如瘧果因傷寒寒熱。及時氣瘟疫。而致黃涎聚於胸中。心下牢固不解。則當用此引吐。然亦須在發散表邪。及提出陽分之後而用之。其用又當審其所見部位。及藥佐使以治。如常山得甘草則吐。水在上焦者宜之。得烏梅山甲則入肝。水在脇下者宜之。得大黃則利水。邪熱交結而成內實者宜之。得小麥竹葉則入心。得秫米麻黃則入肺。得龍骨附子則入腎。得草菓檳榔則入脾。然此陰毒之草。其性悍暴。雖有破瘴逐飲之能。而亦終損眞氣。所以仲景治瘧方中。從無及此。(經曰。太陰在泉。濕勝所淫。民病積飲。又曰。歲土太過。雨濕流行。甚則飲發。蓋飲有五。流於肺為支飲。於肝為懸飲。於心為伏飲。於經絡為溢飲。於腸胃為痰飲。)而夏傷於暑。秋必癉瘧。及瘧在三陰。元氣虛寒人。則常山等藥皆為戈戟。或問吐藥甚多。何以瘧疾必用常山蜀漆。蓋以常山性兼逐疫。瘧疾本於濕疫。故於常山蜀漆則宜。猶之瓜蒂烏附尖萊菔子藜蘆皆為吐劑。而瓜蒂則止宜於熱痰。烏尖附則止宜於濕痰。萊菔子則止宜於氣痰。藜蘆則止宜於風痰也。酒浸炒用。根卽蜀漆。功用略同。但苗性輕揚。其於上焦邪結。治之更宜。抄自:本草求眞清 黃宮繡 撰蜈蚣
蜈蚣為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的乾燥體。1抗驚厥作用:蜈蚣醇提物給小鼠連續灌胃7天,可延長士的寧所致的小鼠驚厥出現時間。蜈蚣60%乙醇提取物10、20、30、40g/Kg灌胃,能不同程度的抑制電驚厥,且量效呈正相關性。少棘巨蜈蚣乙醇提取物與乙醇提取後水提取物的混合物對士的寧所致驚厥有對抗作用。2免疫調節作用:蜈蚣水提物給小鼠連續灌胃,能升高小鼠的脾臟指數。蜈蚣混懸液給小鼠連續灌胃能增強機體呑噬細胞的呑噬活性,增強對呑噬細胞F受體作用,激活的巨噬細胞伸展能力增高,體積變大,表面結合的羊紅細胞增多。蜈蚣混懸液小鼠灌胃連續7天,能抑制正常小鼠體液免疫。3抗腫瘤作用:蜈蚣醇提物對宮頸癌Caski細胞、SiHa細胞離體培養、對宮頸癌HeLa離體培養,能使宮頸癌Caski細胞形態由梭形逐漸變圓,胞漿皺縮,體積縮小,細胞數量減少,能抑制宮頸癌Caski 細胞生長。能使SiHa細胞生長受柳,DNA週期改變,促進凋亡。能使宮頸癌HeLa細胞存活率降低對HeLa癌細胞生長有抑制作用。蜈蚣醇提物對離體培養的胃癌-823細胞、肝癌H22細胞等有殺傷作用,且隨劑量增大,殺傷率增加。4解熱鎮痛作用:蜈蚣粗提物和多肽單體對醋酸引起的腹腔疼痛明顯抑制作用,這兩種活性成分屬於作用於外周部位的抗炎鎮痛藥,通過抑制花生四烯酸和環氧化酶產生,阻斷前列腺素合成,抑制5-脂氧酶發揮消炎、解熱、鎮痛作用。5毒理作用:蜈蚣口服有一定的毒性,有過敏反應、腎毒性作用、神經系統毒性作用、心肌受損、消化道疾患、致畸、溶血作用。以上摘自:中葯大辭典、醫砭、中藥學堂、百度一下、中國食品药品網、A 十醫學百科、中醫道、每日頭條、中醫世家。散劑 吐散
本草求眞 上編卷三 散劑 吐散邪在表宜散。在裏宜攻。在上宜吐。在中下宜下。反是則悖矣。昔人謂邪在上。因其高而越之。又曰。在上者涌而吐之是也。但吐亦須分其所因所治以為辨別。如常山蜀漆。是吐積飲在於心下者也。藜蘆皂白二礬桔梗蘆皂角。是吐風痰在於膈者也。生萊菔子是吐氣痰在於膈者也。烏尖附是吐濕痰在於膈者也。胡桐淚是吐腎胃熱痰上攻於膈而見者也。梔子瓜蒂。是吐熱痰聚結於膈而成者也。砒石是吐寒痰在於膈者也。至於膈有熱毒。則有木鱉青木香以引之。痰涎不上。則有燒鹽以涌之。但吐藥最峻。過用恐於元氣有損。況砒石木鱉。尤屬惡毒。妄用必致生變。不可不慎。抄自:本草求眞清 黃宮繡 撰五倍子
五倍子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受倍蚜科昆蟲倍蚜寄生後形成的蟲癭,稱角倍;少數為同屬植物紅麩楊受蛋鐵倍蚜寄後形成的蟲癭稱肚倍。其它尚有同屬多種植物受類似蚜蟲寄後的蟲癭。五倍子主含鞣質,其功用都與此相關。1抗菌作用: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以及傷寒、副傷寒、痢疾、炭疽、白喉、綠膿桿菌等均有明顯的抑菌或殺菌作用。五倍子除鞣酸外尚含有其他抗菌有效成分,主要分布在皮部,五倍子心的煎劑無抗菌作用。五倍子煎劑對接種於雞胚的流感甲型PR株病毒有抑制作用,可能與其中所含鞣酸有關。100%煎劑用平板打法,對綠膿桿菌、痢疾桿菌、變無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腸炎桿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及肺炎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抑菌作用不是由於鞣酸的酸性,而是因其對蛋白有凝固作用。2解毒作用:五倍子主含鞣酸能和很多重金屬離子、生物鹼及甙類形成不溶性的複合物,故可用作化學解毒劑。3鞣酸在體內的反應:鞣酸在胃腸道中難吸收,在通過胃腸道時水解成沒食子酸,沒食酸無收斂作用,易被吸收並在體内分解。鞣酸在黏膜及創傷表面如被吸收過量可導致肝小葉中心壞死。水解成的沒食子酸及其酯類能抑制緩激肽對豚鼠回腸的收縮作用。4收斂作用:五倍子具鞣質的一般藥理作用。鞣質對蛋白質有沈澱作用,能使皮膚、黏膜、潰瘍面等局部組織的蛋白質凝固,因而呈收斂作用。因可沈澱蛋白質,多少可干擾食物之吸收,但在小腸之鹼性環境中,蛋白質可重新被釋出,因此少量是無害的,但大量時就如過度飲茶,可延緩食物之吸收,更大量甚至可引起刺激、腐蝕,特別在空腹時可導致疼痛、嘔吐、下瀉或便秘。以上摘自:中葯大辭典、醫砭、A 十醫學百科、中醫世家、中國食品药品網、中醫中藥網、中药查詢、碩博士論文網。淡豆鼓(造釀)
本草求眞 上編卷三 散劑 散熱淡豆鼓淡豆鼓(造釀)淡豆鼓 升散膈上熱邪淡豆鼓(耑入心肺。)本於黑豆蒸罯而成。按其味苦氣寒。(陳藏器曰。豆性平。炒熟熱。煮食寒。作鼓冷。)似屬苦降下行之味。而無升引上行之力也。然經火蒸罯。味雖苦而氣則馨。氣雖寒而質則浮。能升能散。故得葱則發汗。得鹽則引吐。得酒則治風。得韭則治痢。得蒜則止血。炒熟又能止汗。是以邪在上而見煩躁。頭痛滿悶。懊憹不眠。發斑嘔逆者。合於梔子。則能引邪上吐。不致陷入。而成內結之症也。然必江右製者方堪入藥。按古製鼓法。用黑大豆水浸一宿。淘淨蒸熟。攤勻蒿覆。候上黃衣。取晒簸淨。水拌乾濕得所。安甕中築實。桑葉蓋。厚泥封。晒七日。取出曝一時。又水拌入甕。如此七次。再蒸去火氣。甕收用。抄自:本草求眞清 黃宮繡 撰